闫 建,张 武
(1.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3;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础研究所,北京 100013;3.北京市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对于高层建筑主楼、多层裙楼及纯地下车库连接在一起的大底盘基础,其荷载差异较大,沉降在主楼区域大、裙楼区域小,基底反力分布复杂,当上部结构为荷载与刚度内大外小的框架-核心筒时,蝶形沉降和马鞍形反力分布会更加明显。调平设计概念源于桩筏基础中对沉降差的控制,通过控制沉降差来降低筏板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应力,进而减小筏板厚度、配筋等[1-3]。由于实际工程中多是通过调整基桩平面布置或改变基桩长度、直径等桩筏刚度的因素来减少沉降差,故称之为变刚度调平设计[4-5]。
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前多采用桩基础,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选用施工便捷、费用低廉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来解决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基问题成为可能[6]。当前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多数应用均匀布桩模式,尽管桩数不少,但碟形沉降仍不可避免。针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特点,通过调整CFG桩的刚度分布,使反力同荷载分布相协调,从而减小差异沉降,降低筏板基础内力。本文结合厚筏基础的厚跨比大于1/6,考虑核心筒外扩对基底应力的影响,采用核心筒局部CFG桩平面位置调整的变刚度调平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该高层建筑由北塔、南塔、附属用房及纯地下车库组成。其中北塔为地上20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99.90 m,南塔为地上15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76.25 m,附属用房为地上2层,建筑高度18.55 m的框架结构。北塔、南塔和附属用房地下室与纯地下车库连通,地下4层,基础埋深约21.6~22.6 m。北塔和南塔均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后北塔核心筒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 650 kPa,北塔外框柱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 450 kPa;处理后南塔核心筒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 570 kPa,南塔外框柱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00 kPa。总沉降量不大于50 mm,差异沉降不大于0.002 L。
根据本工程的地勘报告,该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33.96~36.05 m,地层按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按其岩性及工程特性,基底以下土层的分布及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
表1 地层分布及物理力学参数Table 1 Strata distribution and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该高层建筑为大底盘框架-核心筒结构,由双塔、裙楼及纯地下车库组成,双塔之间、双塔与裙楼之间以沉降后浇带连接。由于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力学特性与一般住宅剪力墙结构有很大差异,剪力墙结构整体刚度大,荷载与刚度分布较均匀,上部结构对基础的贡献大;而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刚度较差,荷载与刚度分布不均是其显著特点。北塔核心筒冲切范围内的基底平均压力约为874.0 kPa,外框柱区域的基底平均压力约为400.0 kPa,二者相差2.2倍。北塔核心筒约占楼面面积的18.4%,荷载却占总荷载的46.2%;南塔核心筒约占楼面面积的 23.1%,荷载却占总荷载的46.8%,核心筒荷载占比高。
传统设计为了满足承载力和荷载的总体平衡,多采用满堂红、均匀布桩,而缺少优化基础本身的受力状态、减小差异沉降的思维,马鞍形反力分布并非外围桩的承载力不足所引起,而是由于内、外竖向支撑刚度不均造成的。为了增大基础的整体刚度,若采用增加筏板厚度、布桩的数量和加大桩的几何尺度,通过降低沉降的绝对值而满足对沉降差的设计标准,将造成工程量增加,刚度冗余。对于大底盘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复合地基设计,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其优化模式见图1,通过调整CFG桩复合地基强度和刚度,使之与上部结构荷载分布相协调,减小差异沉降,基底反力分布模式得到改变,基础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应力降低,在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设计要求的同时,工程量优化效果明显。
图1 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刚度优化模式Fig.1 Stiffness optimization model of frame-core tube structure
工程应用中,时常遇到筏板较厚,而无法减薄的情况。对于厚跨比大于1/6的厚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扩散主楼荷载的作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大大节约工程造价。
根据荷载、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布局,该高层建筑 CFG桩复合地基采用强化与弱化结合的变刚度调平设计,实现差异沉降、基础内力最小化目标。通过计算分析,在充分考虑核心筒外扩作用,调整桩距来改变 CFG桩的平面布置,对于荷载集中的核心筒区域予以强化,对于核心筒外框柱予以弱化,从而使基础沉降趋于一致。北塔核心筒采用桩径400 mm,有效桩长12.0 m,以⑥卵石、圆砾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间距1.5 m;北塔外框柱采用桩径400 mm,有效桩长12.0 m,以⑥卵石、圆砾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间距2.0 m;南塔核心筒采用桩径400 mm,有效桩长12.0 m,以⑥卵石、圆砾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间距1.8 m;南塔外框柱采用桩径400 mm,有效桩长12.0 m,以⑥卵石、圆砾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间距2.0 m。
(1)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由式(1)计算,即:
式中:up为桩的周长,m;qsi、qp分别为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lpi为第i层土的厚度,m;αp为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Ap为桩的截面积,m2。
依据勘察钻孔所揭露的土层参数指标进行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714.6~737.1 kN,由于北塔、南塔及外框柱 CFG桩的设计参数相同,桩端持力层均为⑥卵石、圆砾层,综合分析可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700 kN,设计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经验算桩身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式(2)计算,即:
式中:λ为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m为面积置换率;β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fsk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规范中对于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可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并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不等时取小值[7]。由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范围有限,而增强体的设置改变了基底压力的传递路径,其破坏模式与天然地基不同,对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的研究成果不多,为了安全起见,行业标准要求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0,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8]。实际工程中由于裙楼和纯地下室结构刚度的存在,对地基差异变形起到调整作用,并有利于主楼地基承载力的发挥,修正时把裙楼或地下室结构自重折算成土的厚度,对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是一种偏安全的方法。
经计算,北塔核心筒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16.1 kPa,未修正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500.0 kPa;北塔外框柱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59.3 kPa,未修正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350 kPa。北塔基础底面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7.1 kN/m3,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超载187.6 kPa考虑,北塔核心筒经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77.8 kPa,北塔外框柱经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27.8 kPa。南塔核心筒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49.1 kPa,未修正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 430 kPa,南塔外框柱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32.9 kPa,未修正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 400 kPa。南塔基础底面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5.3 kN/m3,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超载考虑为187.6 kPa,南塔核心筒经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10.5 kPa。北塔、南塔核心筒及外框柱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框架-核心筒结构大底盘基础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研究较少,仍以经验为主,在进行变形计算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按照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近似采用线性理论分层总和法计算模式。在加固区模量取桩土复合模量,核心筒范围和外框柱采取不同的桩土复合模量,应用荷载叠加原理对不同区域变形进行计算。由式(3)计算,即:
对北塔、南塔进行变形计算,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北塔基础中心点最大沉降量计算结果为41.0 mm,南塔基础中心点最大沉降量计算结果为34.5 mm,北塔和南塔的理论计算结果均小于控制值(50 mm),沉降差小于0.002 L,变形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CFG桩施工完成后,分别在核心筒及外框柱进行了单桩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9],检测结果见图2~4。根据静载荷试验曲线判定,南塔、北塔核心筒和外框柱的单桩复合地基和单桩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进行了南塔、北塔 CFG桩的桩身低应变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桩身完整。
图2 北塔单桩复合地基p-s曲线Fig.2 p-s curves of singl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north tower
图3 南塔单桩复合地基p-s曲线Fig.3 p-s curves of singl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south tower
图4 单桩Q-s曲线Fig.4 Q-s curves of single pile
施工过程中,对北塔和南塔分别进行了沉降观测,北塔观测点布设在地下4层基础底板上,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开始初始值观测,北塔观测点沉降-时间曲线见图5;南塔首次观测点布设在首层基础底板上,南塔观测点沉降-时间曲线见图6。
图5 北塔观测点沉降-时间曲线Fig.5 Settlement-time curves of observation point of north tower
图6 南塔观测点沉降-时间曲线Fig.6 Settlement-time curves of observation point of south tower
结构封顶时,北塔观测点的沉降量在 27.6~37.3 mm,平均沉降量为32.6 mm,南塔观测点的沉降量在24.1~28.3 mm,平均沉降量为25.6 mm。根据沉降-时间曲线分析,建筑的沉降还未完全稳定,从图5~6可以看出,北塔核心筒(J19、J21、J23)和南塔核心筒(J10、J11、J13)沉降量略大于外框柱,各观测点的沉降值基本趋于均匀,建筑物最终总沉降量小于设计控制值(50.0 mm),考虑南塔观测点是布设在地下室1层,所以北塔、南塔核心筒和外框柱之间的沉降差较小,远小于设计控制值(0.002 L)。北塔、南塔沉降等值线见图7~8。
图7 北塔沉降等值线Fig.7 Subsidence contours of the north tower
图8 南塔沉降等值线Fig.8 Subsidence contours of the south tower
变刚度调平在框架-核心筒结构大底盘基础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应用,其技术合理性在于通过调整CFG桩的布置,实施核心筒增强,使核心筒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达到较高的荷载水平。而经济合理性在于减少或消除多余CFG桩,从而使造价降低。依据检测和沉降观测结果,该框架-核心筒结构大底盘基础厚跨比大于 1/6,具备扩散主楼荷载的作用,在充分考虑核心筒外扩下的应力减少,采用荷载集度高的核心区局部增强措施,其调平效果十分显著,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效果。
(1)框架-核心筒结构大底盘基础复合地基设计应根据荷载、地层条件及结构布局,通过调整刚度分布,使反力同荷载分布相协调,实施核心筒增强变刚度调平,减小差异沉降,降低筏板基础内力。
(2)框架-核心筒结构荷载悬殊大,该高层建筑核心筒占楼面面积的20%,其荷载却占总荷载的50%,控制其沉降差是复合地基设计和布桩的核心环节。
(3)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当其基础厚跨比具备扩散主楼荷载的作用时,应充分考虑核心筒外扩的应力减少,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