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松,程金秋,李 霞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 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临床上多见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难以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相鉴别。目前CAG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显著相关性,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自身的运动性、黏附性特征,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传统西药对Hp的作用并不理想,而联合中药不仅能大幅降低耐药性,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显著提升。本研究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中医辨证属脾胃湿热型的患者56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其中对照组包括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2±8.8)岁,平均病程(2.6±2.1)年。治疗组包括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3±9.4)岁,平均病程(2.3±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组织病理检查,其中后者为主要诊断依据。内镜诊断:内镜下胃黏膜红白间相出现,白相居多,黏膜表面变平,皱襞减少甚至消失,黏膜表面可见部分显露的血管;可伴见黏膜颗粒或结节状赘生物等。病理诊断:病检见胃黏膜下出现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萎缩程度分级:轻度:固有腺体的减少数目少于原有腺体数的1/3;中度:固有腺体的减少数目为原有腺体数的1/3~2/3;重度:固有腺体大量减少,仅存少量,减少数目大于原有腺体数的2/3,甚则固有腺体完全消失。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脾胃湿热证:主证:胃脘痞胀或疼痛。次证:①口苦口臭;②恶心或呕吐;③胃脘灼热;④大便黏滞或稀溏。舌脉: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证型确定:主证和舌象必备,加次证2项以上,参考脉象。
①符合CAG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脾胃湿热型的中医辨证标准;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②合并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病、肝肾疾病及血液病者;④精神状态异常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对照组服用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2 g,黄连6 g,黄芩9 g,党参9 g,干姜6 g,大枣9 g,炙甘草9 g;此外对于阴虚患者加沙参、玉竹、麦冬、石斛各5 g;便秘者加用大黄3 g,麻子仁、郁李仁、柏子仁各9 g;气滞者加用柴胡、香附、枳壳各9g;血瘀者加丹参12 g,白芨12 g,三七6 g;腹胀严重加厚朴8 g,枳实10 g。药物均使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江制药厂提供的中药颗粒剂,指导患者分别在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用药,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参照 2009 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
1.6.1 中医观察指标 主证:痞胀,疼痛(无、轻、中、重分别记0、2、4、6 分)。次证:①口苦口臭;②恶心或呕吐;③胃脘灼热;④大便黏滞或稀溏 (无、轻、中、重分别记0、2、4、6 分)。
1.6.2 西医观察指标 主要指标:①萎缩:无萎缩记0分,轻度萎缩记2分,中度萎缩记4分,重度萎缩记6分;分级标准采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②肠化:无肠化记0分,轻度肠化记2分,中度肠化记4分,重度肠化记6分;分级标准采用新悉尼系统的直观模拟评分法。次要指标:炎症程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记 0、1、2、3 分;分级标准采用新悉尼系统的直观模拟评分法。检测方法:采取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研究人员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Hp阳性率,统计治疗后的转阴率,并记录治疗前后差值计算其清除率。
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
1.7.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或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较前明显改善,95% > 疗效指数≥70%;有效:主要症状、体征较前明显好转,70% >疗效指数≥3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较前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 =[( 疗前积分 - 疗后积分) / 疗前积分]×100%。
1.7.2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减轻1个级度以上,但未恢复正常或消失;有效: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较前减轻;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甚至恶化。
2.1.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a1t=2.643,a2t=8.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减少,bt=5.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
2.1.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症状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痞满、疼痛、口苦口臭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显著改善,at=2.159、bt=2.312、ct=2.568、dt=4.009、et=4.657、ft=5.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医各症状积分对比
2.1.3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萎缩、肠化及炎症的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后病理积分比较,治疗组的病理积分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半夏泻心汤联合康复新液比单一服用康复新液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更强。见表3。
表3 病理积分对比
2.3.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达 92.8%,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 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n(%)]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胃黏膜萎缩总有效率达75.0%,对照组为 46.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上皮化生总有效率达71.4%,对照组为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6。
表5 胃黏膜病理萎缩疗效比较 [n(%)]
表6 肠上皮化生疗效比较 [n(%)]
2.3.2 两组转阴率对比 两组治疗后Hp转阴率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Hp清除率比较 [n(%)]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此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可表现为腹胀、疼痛、泛酸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临床诊断以内镜和病理组织检查为主要依据。西医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治疗以根除Hp、抑制胃酸及保护胃黏膜等为主。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历史较为悠久,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并且中医治疗副作用小、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认为此病属“痞满”“腹痛”等范畴,认为此病的基本病机为寒热错杂、气虚血瘀,治疗以平调寒热、益气活血为主。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病证的经典方剂,自古以来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疗效肯定。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有降逆止呕、散结消痞之功,又借黄连、黄芩苦寒之性清热解毒燥湿,干姜辛热,又能温中健脾、散寒除湿,病情日久会中虚失常,加以党参、大枣等甘温益气之品,调和半夏降逆之势,使脾胃升降平衡,方中甘草在补脾的同时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调寒热、散结消痞之效。研究显示[7],半夏泻心汤可降低脾胃湿热型CAG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表达水平,同时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对于痞满、灼热、口苦等临床症状也有很好疗效。中药疗法能有效改善胃黏膜微循环,避免肠化生与不典型增生,防止胃腺体萎缩与癌前病变,降低胃癌的发病率。陈永灿等[8]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能有效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炎症因子表达,且高剂量的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有研究显示[9],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都达到90%以上,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一定证据。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疗法优于单一使用康复新液,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被临床广泛联合使用[10]。
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某些成分参与了多种核苷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其中鸟苷、D-葡萄糖醛酸、肌苷、多巴胺及腺苷等15个代谢物可能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志物[11]。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综合影响的结果,此病可影响到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能量代谢及靶标通路等。半夏泻心汤具有调节自身免疫因子的表达、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蠕动、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及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扩散等作用[12]。半夏泻心汤可以显著降低胃组织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1β、磷酸化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的表达水平,且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13]。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痞满、疼痛等临床症状,并有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促进胃黏膜修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