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

2021-06-23 00:37荆艳艳张志萍路朝阳赵淑蘅蒋丹萍
科技视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农科农林一流

荆艳艳 张志萍 路朝阳 赵淑蘅 蒋丹萍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生产方式变革的进行, 对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也促使高等院校进行农林教育教学创新改革。 新农科建设是在适应全球变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以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和协同发展为核心策略,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建设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专业或改造升级现有涉农专业,实现涉农专业人才供给侧改革[1]。 在新农科背景下, 为培养农业工程领域新兴战略性产业人才, 全面推动涉农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与发展,提高创新性和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提出了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改革方向与改革措施,以开展农业工程相关专业优化改革的攻坚实践研究,培养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

1 基于新农科的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改革方向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瞄准农林产业发展动向,在保持特色与优势的同时,将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相结合,探索出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改革方向。

1.1 建立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重新定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发展,凝练以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的专业方向,构建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进行专业优化攻坚,达到专业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和协同发展。

1.2 实现知识体系更新和深度融合

瞄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并采用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等手段,拓展专业知识面,做到“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拓宽眼界、探索前沿”,实现专业知识体系更新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1.3 探索实践教学协同进行新路径

以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区域优势实践教学基地[2],探索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内,实践教学高质量协同进行的实施新路径,实现实践教学优质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达到培育卓越农林人才的目标。

2 基于专业集群和“微文化”的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2.1 建立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优化融合多学科交叉教学内容

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与融合,建立了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避免因专业不同而形成孤立化、碎片化的知识界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科知识体系内在逻辑强化,达到不同单位、不同学科内优势教学资源共享,在加强相关子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高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河南省农林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聘请校内外信息工程、农业机械和动力工程领域教师参与教学工作,以期在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内,构建农业工程交叉知识生产机制,实现传统农科知识的转型升级。

2.2 搭建“微文化”教学平台,突出成果导向教学理念

“微文化”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能以碎片化的信息完成对某个事件的解释和传播[3]。在新农科建设中,加强“微文化”研究及运用,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综合利用QQ 群、微信、钉钉、学习通、智慧云平台等开展“微文化”进课堂,进校园活动。 利用微课、微视频、音频或者图片欣赏等活动,加快先进农业知识的传播,拓展课程教学渠道和方式,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

3 信息化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3.1 基于线上教学优势,重构混合式教学线下课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充分显示了在教学方法上的及时性、灵活性、不依赖场所等优势[4],但线上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授课在互动设计、效果反馈和科学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只是把线上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翻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5]。 为此,农业工程学科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和信息化技术手段,采用是线上和线下教学目标分工与互补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课程资源特点对线下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的良性循环。

3.2 以一流专业为载体,建设一流精品课程

基于国家级一流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建设契机, 以建设一流课程和培养一流人才为导向,农业工程领域已建成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基础、节能技术、热力发电厂等省级和校级一流课程。 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通教理念,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将党性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每门课程,强调农业工程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开拓性,建设和完善具有农林特色的通识思政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同时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树立课程建设新标杆,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开展研究式、探索式、兴趣导向型教学方式,努力实现一流精品课程专业全覆盖。

3.3 项目驱动课程教学法,达到学与教的渗透融合

强化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衔接,采用科研项目驱动专业课教学改革法[6],提高农林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为范本,将其划分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农村生活垃圾发电四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下,设置一个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完成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后,根据自己所选的项目进行创新实验研究, 实现寓教于研,使学生培养过程与教师教学科研过程紧密衔接。

4 新农科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4.1 优化重整教学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良性循环运行为目标,进行传统农科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造重组[7],将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专业部分课程进行整合,打通内容相近的公共基础课程,集中利用教学名师、先进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资源,跨学院、跨学科建设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教学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与政府、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合作, 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平台,实现专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人才孵化培育功能。

4.2 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推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应用

提高实践教学内容难度, 加大实践教学督导力量,开展实践教学听课环节,完善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并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性,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 同时基于已建立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发挥虚拟仿真实训知识集成性、模块系统性、功能延伸性与情境真实性等特征[8],开展厌氧发酵、生物制氢、风力发电、太阳能供热等可再生能源制备与应用的实训课程,拒绝实践教学中“水课”进课堂。

猜你喜欢
农科农林一流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