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强,杨 洋,周建锋,刘明月,谭建国△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1.修复科,2.第一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牙列的结构完整性是维持自身健康的首要前提[1],缺牙间隙周围的牙齿在牙弓中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重要的研究课题[2-9]。当牙齿缺失以后,牙列的三维动力平衡受到破坏,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内倾斜或移动,直至获得新的平衡状态,这可能带来牙周组织破坏、咬合紊乱等问题[1]。与缺牙间隙相邻或相对的牙齿移位将会使修复治疗变得更加复杂[10-11],并对最终的美学效果和咬合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及时修复缺失的牙齿应该作为牙列缺损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12-13]。
2019年1月1日至2月28日,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两名高级职称医师处,连续选择20例进行金属桩核修复的病例,进行观察性研究。
纳入标准:(1)年龄18~40岁;(2)设计为金属桩核修复;(3)前磨牙或磨牙;(4)近中、远中及咬合接触良好;(5)牙周健康状况良好,无松动,附着丧失<2 mm;(6)桩核预备体至少有一个颊侧或舌侧壁,以及一个近中壁或远中壁的龈上高度>2 mm。
排除标准:(1)连续修复两颗及以上牙齿者;(2)近中和/或远中无邻牙或邻接触丧失和/或咬合关系不良者;(3)全身健康状况不佳者;(4)有放疗或者化疗史者。
使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IBM公司,美国),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数据进行描述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共纳入20颗牙齿,女性和男性各10人,平均年龄为(29.5±4.9) 岁,平均观察时间为(10.9±2.7) d。
表1 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Table 1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s
表2 牙齿失去邻接触后的移动幅度Table 2 The amount of tooth movement after losing interproximal and occlusal contacts /μm
A,two dimensional cross section;B,black lines indicate the distances of tooth movement.图1 牙齿颊舌向位置变化的测量方法Figure 1 Measurement of buccal-lingual tooth movement
表3 牙齿失去邻接触后的移动速度Table 3 The speed of tooth movement after losing interproximal and occlusal contacts /(μ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