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小常识,胜过一堆大学问。”近日,成都电瓶车电梯内爆燃,武汉极端天气高空作业……极端恶劣事件刷屏,引发网络热议。“安全合理使用电瓶车”“严禁极端天气高空作业”这些常识性的警示在生活里已经听了千百遍,可灾难还是发生了。
电瓶车电梯内爆燃,类似事件年年上演
2021年5月10日晚,成都某小区电梯内电瓶车起火,导致5人受伤,其中还包括一名婴儿。这样的惨剧让人揪心,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事实上,类似的电瓶车爆燃事件每年都在上演,伤亡人数也不容小觑。一般来说,较大火灾是指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火灾。全国这类火灾中,以电瓶车为起因的占比正在上升。为什么电瓶车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如何才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目前,电瓶车主要是靠锂离子电池提供能量。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含有加压环境下易燃的有机溶剂,如碳酸酯类化合物(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等),它们自带易燃属性,在特定环境下会成为爆炸的隐性因素。为了使用时更加便携,锂电池被制作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小,防止短路的隔膜也被改造得越来越薄。这也让隔膜在使用时容易破损,导致电池短路从而引发爆炸。爆炸所引发的火灾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威胁人体健康。因此,购买电瓶车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千万不要购买那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个体户销售的电瓶车。
此外,部分厂家私自改装电池,并且为了省成本,去掉了电池保护架,降低了电池的抗碰撞性,增加了安全隐患。再加上电瓶车老化引起的线路短路,以及车主使用不当、私装防盗器导致电负荷过大等,便导致了形形色色的电瓶车燃爆事件。
因而,正确给电池充电尤为重要,建议不要长时间给电池充电,一般控制在8小时内最好。还有一些人习惯在楼道私拉乱接电线,直接在楼道给电瓶车充电,一旦线路出现故障,极易引发火灾。只有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加强用电安全意识,才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满脑生意经,却罔顾生命安全
成都电瓶车电梯内爆燃事件发生的同日,武汉遭遇了雷暴大风。两名工人在对幕墙工程进行保洁作业过程中,吊篮被大风吹起摆动,猛烈撞击大楼幕墙,最终导致吊篮内两名工人抢救无效死亡。
雷暴大风,吊篮反复撞墙,视频让人触目惊心。两名工人的不幸离世让人痛心。然而更要追问的是,如此重大的事故为何会发生?为何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工人依旧在高空作业?是否有安全生产规范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其中诸多问题值得深究。
据报道,当天,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最大风力达到14级,此前湖北气象部门已多次发布大风黄色预警。然而两名工人依旧在高空作业,把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实属不该。我国《高空作业分级》标准中明确规定,阵风5级以上不能进行高空作业。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幕墙保洁装饰工作的企业,必须知晓极端天气下高空作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更有责任现场确认气象环境条件是否达标。
以往的多起安全事故都暴露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心存侥幸,为了缩减管理成本,在安保设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上做表面文章,蒙混过关。
此次事故,不仅是安全意识的缺失,更是安全常识的缺位。满脑生意经,却唯独不顾工人生命安全,当警钟长鸣。
安全防护指南
恶劣事件刷屏,都指向一个最浅显易懂又极其容易被大众忽略的事实:常识缺失,到底有多可怕?
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让人忽视的常识?
预防煤气中毒 在厨房煮饭、烧水时,应有人看管,切不可在点燃煤气后离开厨房。燃气热水器不应放置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当发现有人中毒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确保呼吸通畅。
预防电梯伤人 为防止电梯事故,一定要在机房安装必要的降温设备,必要时停止使用。乘坐电梯时不要在电梯内蹦跳,如有意外情况,第一时间用警铃、报警机报警。
预防食物中毒 生熟食品应做到不共用一把刀,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冰箱里存放的食品也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加热,避免引起食物中毒。
洪涝灾害时如何自救 来不及转移时,應立即爬上楼房高层、高墙等地暂时避险,然后尽量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等待救援。被卷入洪水时,应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体、保持仰位,等口鼻先浮出水面后再呼吸和呼救。而且,要尽可能抓住可以支撑人体漂浮的物体。
地震时如何避震 在室内尽量保护头部,如有可能,尽快冲出房屋到空旷的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快速转移到户外安全处。
(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