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培育

2021-06-22 16:29梁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新型职业农民

梁杰

摘要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塑造与以往时代农民不同的生态人格不仅是解决农村危机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对人格范式转型的内在呼唤。从心理学视角确定生态人格的内涵和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的具体特征即生态认知与信念、生态情感与态度、生态意志与行为、生态信念与价值观。基于心理资本认知框架提出心理资本的提升和开发是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养成的内在机制与原发动力,在教育中要注重新型職业农民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提升希望、增强韧性、培养乐观。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9-025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9.069

Abstract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are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reating an ecological personality different from farmers in previous eras is not only the key to solving the rural crisis, but also the internal cal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paradigm in the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personality and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personality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re determined, namely, ecological cognition and belief, ecological emotion and attitude, ecological will and behavior, ecological belief and value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framework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ecological personality. In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to improve their self-efficacy, enhance hope, enhance resilience, and cultivate optim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cological personality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as the goal and pursui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Ecological 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capital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存在“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致使农村“缺活力、缺生气、缺生机”。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时期的农村危机其实质是人的危机,人性的迷失和人格的扭曲异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加剧了农村的危机。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称:人类的未来社会应当是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这个时代不仅要求重构外部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构内部自然生态即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以形成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人的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形成与以往时代农民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仅是解决农村危机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对人格范式转型的内在呼唤。那么,生态文明视域下,为解决农村危机、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把塑造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作为理想追求。

任何一个真正问题的发生和提出,从根本上来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是理性思维使然,更是与时代的对接和呼应。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离不开公民生态素质的提高和生态人格的养成。人类社会经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文明的演进是以人格为基础的,生态文明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人格。

1 生态人格的定义

生态人格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涉及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个共生的课题。不同的学者因为视角不同、体验不同对生态人格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即使要给生态人格要个简单的定义都很困难。有的学者从道德的视角来看,认为:“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样态,是生态道德原则与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凝结和内化,是一个人的生态道德智慧、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信念、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等的综合体现”[1]。这个观点认为生态人格是生态道德在知、情、意、行的具体体现,生态人格本质是道德人格;有的学者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认为:“生态人格是一种新型人格,是具备生态伦理学所反映的价值观的一种人格样态。它涉及对所有生命形态价值的哲学认识,涉及对人与其生命形态之间关系乃至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认识,涉及人与人之间环境关系的哲学认识”[2]。这个观点认为生态人格是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对关系的认识,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所有生命形态的关系。岳伟等[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关系的具体特性: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生态人格体现了“自性开悟”的精神境域;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生态人格体现了“生产性的爱”的人道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人格体现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将道德伦理关系进行创造性更新,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些学者的研究让人们能够与学术界已有的成果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为理解生态人格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同时对深刻认识和解决当前生态人格培育问题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无论是道德的知、情、意、行,还是哲学、伦理学的3种关系的认识,人格问题涉及的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可以尝试从心理学视角解读生态人格的内涵。

生态人格顾名思义是一种人格范式。而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是心理学家难以把握的一个概念。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如何确切定义人格还没有达成共识。戈登·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心理物理系统的一种动态动力组织,它塑造了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独特模式。人格从心理现象角度来看,“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和特质单元,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系统;既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也包括他的信念和价值观”[4],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资质、规格和内在的标准。该研究在人格概念基础上,从心理学视角解读生态人格,认为所谓的生态人格即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一个人内部心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塑造了一个人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和生态行为的独特模式,同时也包括生态主体对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反思。透视生态人格的概念,具体到某一群体,生态人格的特征也应有所不同。

2 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

2.1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职业农民的区别

传统的农民“是指出生在农村并生活成长于农村,拥有农村户口的人;是一种有别于市民的身份的群体,专指为了满足最低的生活保障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一部分人,在经营、科技知识和资金投入等能力方面没有要求的一类人”[5]。由此可见,传统农民是基于户籍制度的一种世袭身份,而非自主选择的职业。在人格上被动、屈从、不自在,由于缺乏技术知识的支撑而依附于自然和群体社会,对自己内心缺乏观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分散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民作为职业应运而生。职业农民的规定性主要是按照社会分工产生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对土地具有一定占有权,并依靠土地上农产品的收入作為主要的经济来源,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我国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推崇理性,以自我为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工具,最大化追求经济价值,人为物役,道为技隐,所有的环境资源都是为人服务的,对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予取予求,地力耗损、水源枯竭、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生态危机。基于上述困境和危机,催生了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有文化”的农民群体,作为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还必须“是市场的主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6]。在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时期,他们既是具有主体性人格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具有生态人格的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是社会发展对农民这一群体的特殊要求,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宣传力,带领其他农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生态文明发展作出贡献。鉴于以上表述,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职业农民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存在巨大区别,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格的方面的差异,具体在认知与观念、情感与态度、意志与行为、信念与价值观方面(表1)。

2.2 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具体特征

2.2.1 生态认知与理念。新型职业农民要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应的生态科学、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和生态文化观念,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的理念有深入系统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道德和智慧对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事物作出符合生态学的判断,制定符合生态学的策略。农民以土地为劳动资料和以农产品为劳动对象的职业特点,更要求具有生态人格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要具有与农业生产劳动、生活相关的、科学认识自然的生态知识,改变传统人格中与自然依附的前提下谋求发展的认知理念,把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稳定、生态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发展、经济的发达、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是这些新知识、新理念的传播者、引领者。

2.2.2 生态情感与态度。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情感是对农业、对自然特别是土地的热爱、敬畏、尊重,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自然之美,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所谓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连接人的认识与行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情感是在生态认知与生态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体验,虽然不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但是具有指向性。有学者指出“所谓生态人格,不只是从理性上树立生态意识,还要在感性上具有生态情怀和生态敏感,把对生态的理性认识变成感性的生态本能,能够全身心地感受自然界的生命节律”[7] 。

2.2.3 生态意志与行为。意志是人格中重要组成因素。是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心理品质。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建立生态文明生活态势或在履行与其职业相对应的社会责任时,克服困难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即为生态意志。从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相较于传统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主体,不仅要履行一般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要切实履行其因职业特殊性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为社会提供数量充足农产品并在质量上保证优质安全,有效利用土地并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和草场资源、渔业资源等自然资源。新型职业农民在履行职业责任时产生的生态农业的绿色生产方式以及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态消费方式等生态行为,是其内在的生态素养外化行为的具体体现,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生态人格的标准。

2.2.4 生态信念与价值观。新型职业农民要用整体性思维树立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价值观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共生共荣的价值观,相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和谐相处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共生”(Symbiosis)最初是一个生物学术语,主要是指多样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共栖”。20世纪中叶这一概念被拓展进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一种哲学的高度引领着人类社会实践。其实质就是“一定区域内的生命体之间为求生存而相互依赖的关系”[8]。在大的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社会、他人都是紧密联结的,尤其是农民的劳动性质和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直接发生紧密联系。自然作为有内在价值的存在,人们可以利用自然,不能改造、征服自然,也不能依附与顺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是彼此互惠、相互依赖,并依靠彼此间的互利合作、良性互动形成更大规模的平衡协调共生系统,在共生关系中实现彼此的独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富裕、生活幸福,生态文明的时代才能到来。

心理学视角下生态人格内涵的揭示是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培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后续探讨路径研究的内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是生态社会的理想人格,它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通过教育、教化来养成。我国目前现实是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型的关键期,生态文明社会的准则、秩序远没有形成,对生态人格的涵养与滋育的认识也有待提高。农民的3种人格模式共存的复杂的情况极容易导致人格的错位,也给塑造、整合适应时代文化精神要求的人格造成一定难度。但是正如教育哲学家布鲁巴克所言,“从社会观点出发,来选择教育目标,犯有一种错误。他们不能摆脱现状的困扰。他们很会描述现代社会所崇奉的价值,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否应永远如此延续下去,或应该有所改变,甚或完全取而代之,则茫然不知。社会学和历史都是寻找事实的学问。他们只能告诉人实际追求了什么,但不能指给人什么是可以,换言之,什么是应该追求的。连应该追求的也求诸历史与科学,那毋宁是让将来为现在与过去而服务”。所以教育的长期性、引领性预示教育的目标一定是指向未来的,它培养人才不仅要符合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更要考虑未来时代发展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责任与使命中,要把生态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目标和追求,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具有生态人格的生态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农业文化的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主体性人格的内在局限,实现人的创造性发展,满足生态文明的需求。

3 基于心理资本认知框架下的生态人格培育路径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的方式与路径,研究成果还比较丰富。有的学者从德育视角如“两课”教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体验3个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有学者则从生活化路径视角對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进行了探讨,主张高校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特点,从文化、理论教学、活动3个方面探寻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的生活化路径;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题出发,从传统伦理文化对人格塑造的价值、审美态度的培育等视角论述生态人格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这种多学科参与以及多维路径的探讨对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培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心理学认为人格的养成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努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生态人格是现代人格发展的新阶段、新高度,遵从人格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特殊性。生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两个因素:外在环境和内在修养。外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内在修养依靠心理资本的提升。因此,生态人格的形成是一种双向生成机制,由外到内通过环境、教育将生态要求内化成自己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和道德品格;而由内到外的是已经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又影响着一贯的行为方式。这种机制既看到了人格形成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也看到了人格主体本身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作用。而以往研究多是从哲学、道德的角度谈生态人格,是从外部因素来寻求生态人格培育,没有凸显人自身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即主观能动性,即如何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心理资本的力量。大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毕竟是异质群体,二者在心理特点、行为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激发自我积极心理力量,抵抗挫折的能力,促进人格和谐发展,需要放在一个认知框架下寻找到一条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培育路径,而心理资本作为左右生态人格生成的主导力量,在生态人格培育中体现核心功能。

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框架即智力地图,是人类的思维方式,用来解释、推理、阐述、建构所有的认知任务。资本的认知框架是以挖掘资本为导向处理认知任务。该研究借鉴Bensimon[9]在研究高校为学生创造公平教育成果的文化和结构障碍时对认知框架的论断。他认为认知框架有“赤字”和“资本”两种不同视角,“赤字”视角就是关注对象缺少什么,然后实施补偿;“资本”视角是关注对象拥有什么,然后加以激发和利用。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文化、会经营、会管理”,与传统农民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社会声望,毋庸置疑也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里兰[10]曾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也就是区别“精英”和普通农民的除了上述4个资本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资本即人格特质、动机、价值观。所以心理资本是核心结构,比个体任何能力都能预测绩效和满意度[7]。所谓的心理资本,管理学家路桑斯[11]提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来开发,既具备特质性,又相对比较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发积极的行为。同时他认为健康的心理资本应该包括4项核心的心理特征:Hope(希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商)、Resilience(韧性)、Optimism(乐观)。教育的作用就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在心理资本方面的开发和投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希望、增强韧性、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而促进他们生态人格的养成。

3.1 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由阿尔伯特·班杜拉[12]首次提出,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和信念,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成功的信心。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信念等人格特征的重要体现,影响目标的选择和个体的行为方式,影响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因此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生成与人格滋养培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提高自我效能感,才能面对困难坚持与不懈地努力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并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在生态人格养成的过程中拥有顽强的信念与高度的自信,才会克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习惯思维的影响,选择挑战性的任务,自我激励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当遇到危机和障碍时会坚定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一个有效途径是在教学中增加个体成功的经验。在这方面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有很好的经验。自2015年开始,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始培养有潜质的学员成为实训讲师。出身中药世家的杨平成长为房山分校讲师团成员,谈到这段经历时激动地说:“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会有这样的变化!如果没有参加农广校的培训,我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中药种植方面的技术人员,绝不会想到扮演中药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文化自信已成为他的人格特质,影响并改变着他的人生。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具有丰富的潜在的智力因素和人格价值,当教师采用有效方法激活这种资源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主动卷入教学环境,扩大自己思考、能力和行动范围,建立持久的资源促成向上的力量。

3.2 提升希望

Snyder[13]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由个体后天学习而成的一种个人思维和行为倾向,它是一种认知特征同时还是一种动力状态。是基于成功、路径和意志力三者之间互动而形成的积极动机状态”。基于这个定义,意志力是对完成目标的决心,而路径指的是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或能力,也即在目标完成过程中,一旦出现“道路阻塞”,要创造性地找到可替代的路径以完成目标。希望不是理性因素,是感性因素,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心理暗示,是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农民对群体的依附心理使其行为表现为从众心理严重,不相信科学知识和技术,更相信群体中成功人士的经验。这样在教学中要给农民树立榜样,增加其替代性经验,让其看到希望。让他们在成長中虽然也有生存的纠结,但总洋溢着“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张力。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有成功的案例。北京老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实训基地,也是房山区最大的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无公害特色水果、优质绿色蔬菜,是集种植、采摘、加工、休闲农业、青少年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种植机构。老田农业主要以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为主体,以老田的种植技术为根基,以小田的农产品销售为动力,按照“公司+基地+农民”互惠互利,相互发展的模式,坚持以安全、健康为核心思想,并以现代化设施为基础,增加科技含量,打造出一个“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安全农业”“健康农业”的特色生态农业园。自老田农业成立以来,坚持稳步实施,先行培育试点,重视示范带动,开创出都市型现代高效农业新模式。目前,老田农场广泛接待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种植大户前来学习交流,每年接待人数都超过4 000人。“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把注意力放在榜样身上,从榜样身上看到希望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借鉴成功经验,做到知识与能力迁移,提升希望,促进健康人格养成。

3.3 增强韧性

路桑斯[11]认为韧性“不仅包含从困境中,还包括从非常积极、挑战性事情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以及超越平凡的意志力”。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人格的养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境和危机。对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培育来讲韧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它既是压力中的坚持,也是挫折中的复原,更是顺境中的超越。心理学认为由远大的愿景或挑战性的目标对人们当下心理状态造成的冲击,被称为“情绪张力”(Emotional Intension)。张力适度,人们会激发出活跃的思绪、积极的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结果。张力过大,人们往往陷入各种情绪中,绝望、无奈、焦虑、愤怒。尤其在生态人格培育的初始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对生态人格的重要性还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也没有自觉内化成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迫于权威或者舆论的力量,压抑本性屈从,遇到困难极易动摇。在教学中提供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院校的科技帮扶、重要他人的关心和鼓励,都可以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在困难中复原,增强韧性的心理品质,促进生态人格的养成。

3.4 培养乐观

马丁·塞利格曼[14]认为乐观是归因方式:乐观主义者把积极事件归因为内在的、稳定的、一般性的原因,而把那些消极事件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原因的人。有学者认为,乐观也是一种现实而又灵活的人格特质。新型职业农民的归因方式直接会影响生态人格的养成。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情绪情感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对事件的认知、看法、解释引起的。同样的荒野,有人看成荒凉,需要改造;有人看是美景,乐不胜收。所以,乐观的特质有助于人们改变原有认知图示,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乐观作为一种心理资本或积极心理力量是可以通过某种心理机制在老师或者成人的帮助下,经过自己后天不断地努力学习、练习获得的。马丁·塞利格曼[14]结合认知治疗技术,提出了一个发展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称之为ABCDE技术。A(Adversity)是指不愉快事件,B(Belief)代表你对这件事的看法,C(Consequence)是依照自己想法做出的行为产生的后果,D(Disputaion)反驳的意思,是自己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驳斥,E(Energization)是激励的意思,是成功反驳自己之后带来更好的行为的转变。马丁·塞利格曼[14]认为当一个不愉快事件A发生时,人们很自然反应是去思索他,很快形成一些念头B,这些念头会变得很习惯,使人们根本不自觉地会这样想,然后这些念头会引起后果C,人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些念头的直接后果。他是人们放弃、颓丧或是振作、再尝试的关键。经常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即使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会放弃或感到悲观无助了。教师要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学会乐观的认知技能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认知模式中,形成稳定的生态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 蒋国保.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2-44.

[2] 卢风,刘湘溶.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314.

[3] 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8-22.

[4] 陈少华.新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

[5] 邓聿文.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J].科技信息,2003(12):17-18.

[6] 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2(3):1-4.

[7] 谢斌.“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与生态人格生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57-60.

[8]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76.

[9] BENSIMON E M.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 in higher education: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5,131(3):99-111.

[10] 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logist,1973,28(1):1-14.

[11] 路桑斯 F.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6,133.

[12] 阿尔伯特·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胡谊,林颖,庞维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7.

[13] SNYDER C R,HARRIS C,ANDERSON J R,et al.The will and the way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4):570-585.

[14] 马丁·塞利格曼.学习乐观[M].洪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11-112.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新型职业农民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