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亚
2021年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此次活动也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年内首次双边线上交往,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志性成果
当天开工的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是2018年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是迄今为止中俄核能合作最大的项目,也是中俄核能合作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早在2018年6月,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签署了核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商定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
位于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两国合作历史悠久。按照规划,田湾核电站将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建成后,装机总量超过90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超过700亿千瓦时。根据此前双方签署的合同,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及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均采用俄罗斯设计的VVER-1200/V491型反应堆装置,单台机组容量为1274MW。同时拟配备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参考电站(核岛)为列宁格勒核电厂二期。徐大堡核电站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徐大堡镇,3、4号机组为该电站二期工程,电站设计运行寿命60年。
对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核能、航天等领域的战略性大项目是中俄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这些项目加速推动的趋势明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为两国务实合作,尤其是战略性大项目领域合作的推进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习近平主席在当日致辞中指出,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并强调中俄要推进更多低碳合作项目,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建设性作用。而普京总统也表示,和平利用核能合作是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今天开工的4 台核电机组项目,不仅将为俄中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事实上,4月22-23日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中俄两国元首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环保政策和主张。其中习近平主席做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
加大核电建设将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长远来看,核电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替代火电的基础能源。官方资料显示,一台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与同规模火电相比,每年可减少300万吨标准煤的燃耗,同时可减排600万吨二氧化碳、2.6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5月19日開工建设的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核能具有清洁高效特点,四台机组建成后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既体现了中方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也彰显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有力担当。
合作韧性增强
两座核电站四台机组顺利开工,既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合作成果,也将助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提质升级。
事实上,面对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中俄相互坚定支持,密切有效协作,生动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特别是2021年以来,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全面开工,到两国签署协议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生动表明,经历了疫情考验的中俄务实合作韧性更强,后劲更足。
对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她认为,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贸易等领域将成为两国务实合作新亮点。中俄双方将继续深化战略性大项目合作,打造科技创新、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等新的增长点,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