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雷,沈学良,刘海峰,杨欣可,沙云鹏
(1.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河北 雄安新区 071000;2.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前的化学储能设备,多采用锂离子电池[1]。锂离子电池具有无污染、充电电压高、比能量大和可循环使用的特点。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问题随之出现。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时,锂金属处于活泼状态,锂负极的表面极易形成锂枝晶,而这些物质中的锂,却不再参与电量的产生,而是刺破隔膜引发内部短路现象,生成大量热量后,就会出现电池燃烧热失控问题,影响整个供电公司的安全[2]。
因此,文献[3]设计一个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的风险预警模型;文献[4]构建一个基于时间相依Cox回归的预警模型。但是这2个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均表现出了预警时间较长弊端。此次研究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提取锂离子电池燃烧失控特性,以期加强模型的预警效果。
低压环境中,锂离子电池在外部加热条件下,均能发生热失控。锂电池是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其中,正极材料主要为含锂的金属氧化物,具备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和橄榄石结构;负极材料包括无定型碳、石墨化碳和硅基材料。分布式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在低压条件影响下,通过内部和外部因素耦合会产生燃烧现象。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工作效果如图1所示[5]。
图1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工作效果
设置环境压力为10 kPa,分析7节锂离子电池在低压条件下的热失控扩展规律:其中,第一级是分布式储能系统电加热,直接导致了2节电池热失控;第二级为热失控自发热条件下,第1个电池向其他电池扩展;第三级为二级失控电池触发了临近电池,导致锂离子电池向三级蔓延;第四级为最后被触发热失控的电池。该热失控扩展规律可用图2进行描述[6],其中,颜色较深的电池表示失控电池。
根据图2的扩散规律可知,在四级扩展过程中,锂电池发热失控的蔓延规律,是逐渐向外侧扩散的,受低压条件影响,其扩展时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可根据上述提取结果,识别过充电导致的热失控风险。
图2 热失控扩展规律
根据上述获得的热扩展规律,此次研究采用双层窗口数据流分类识别算法,识别过充电热失控风险基本数值。在电池监测数据流到来时,生成窗口内的数据结构。当数据频度过快时,由于预警模型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根据热扩展规律,有选择地处理热数据。利用聚类算法,计算数据流初始聚类结构。再对新来到滑动窗口的数据,进行在线聚类,采用高维度相似性函数、欧氏距离等参数获取稳定聚类中心。该识别过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假设初始聚类最大个数为n,质心用Cn表示;数据到质心、归类的最小隶属距离,用Dmin表示;令每个聚类的数据元素数量为Qn。假设当前阶段的数据流用s表示,双层窗口的尺寸为u,当前到达的数据流为li,当前窗口内的数据总量为T。判断窗口中的数据是否超出窗口中的数据总存储量,设M为窗口数据数量,则有
(1)
若数据已经超出窗口数据总存储量,则要不断剔除过期数据。计算新来的数据到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以此判别这些数据的具体归类。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该值与最小隶属距离Dmin之间的差距,若小于Dmin,那么将这个新数据安放到对应的类别中;若大于Dmin,则要修正质心,通过新建类别、合并类别和删除类别重新归类预警模型的监测数据。该过程就是当前类别小于n时,直接新建1个类;当类别数量为最大值,且新的数据与所有质心距离均大于Dmin时,为识别新的数据,需要合并与解散原有类别,实现对数据的重新归类。因此引入以下概念:
(2)
umin与umax分别为当前窗口中数据最小和最大的编号。
若满足下述条件解散类别,剔除过期数据后重新归类剩余数据,则有
(3)
δmin为所有类别数据编号的平均最小值;α与β分别为判断类别解散与合并的2个参数。
将n个稳定聚类中心,录入离线层进行数据分类,根据最优计算结果,识别其中的过充电热失控风数值[7]。
根据得到的不同特征的风险值,设置燃烧失控风险指标。该值作为构建预警模型的基础,对于模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根据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使用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基本概况,将预警指标分为4个部分。其中,电池风险为主体风险指标,该指标包括锂电池故障率风险指标、锂电池检修质量、锂电池可靠性及稳定性。故障率为在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正常运作周期内,由于低压、过充电等因素影响,使锂离子电池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导致系统运行异常的概率[8]。该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4)
t1为电池燃烧时长;t2为燃烧之前的维护时长;Δt为预期预警时长。
检修质量指发生燃烧的锂电池,在经过修理之后恢复使用的技术能力,该值可与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5)
a为返修工时;b为实际检修总工时。
通过比较该值,分析检修质量是否为导致电池燃烧的原因。锂电池可靠性,是指该电池在供电公司长期维护下,是否能长时间无故障运行。若该值较低,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可靠程度偏低,易出现燃烧事故。最后稳定性是指在系统飞速、无间断工作条件下,电池是否还具有稳定的反应能力。根据上述分析,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供电公司锂电池燃烧预警指标体系
根据4大类风险指标,确定预警指标权重,实现对供电公司的系统电池使用安全管理。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建立矩阵X=(xij)m×m,当该矩阵满足0≤xij≤1时,那么默认该矩阵为模糊矩阵;当xij+xji=1时,则该矩阵为模糊互补矩阵[9-10]。与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相同,为了判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需要比较其中的任意2个指标,由于该矩阵也采用“0.1~0.9”九标度法,因此这里就不再具体描述,直接计算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权重,该结果为
(6)
m为模糊矩阵中元素个数。根据上述计算得到权重,即ω={ω1,ω2,…,ωn}是矩阵X的排序向量,则W=(ωij)m×m为矩阵X的权重矩阵,存在
ωij=ωi-ωj+0.5
(7)
i,j∈n,n为矩阵X的最大排序向量数量,且n为正整数。
根据上一节的研究结果,假设电池风险指标为f1,人员风险指标为f2,系统风险指标为f3,环境风险指标为f4,则建立的预警模型为
F=g(f1,f2,f3,f4)
(8)
为了便于计算,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评价每一阶段中分布式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并计算评估分值:
(9)
z为准则层数量;y为某一准则层中指标的个数;Fi为第i个准则层在总目标层中的占比;Fij为准则层Fi中第j个指标在该层中的占比;Bij为第i个准则层中第j个指标的评分值。
为了加以区分预警结果,建立风险预警等级以及预警指示灯,具体指示灯提示如表2所示。
表2 风险预警等级和预警指示灯提示
按照上述过程,设计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在低压环境下对分布式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的燃烧失控预警。
为验证此次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提出对比测试实验。实验将此次提出的风险预警模型作为实验组测试对象,将文献[3]方法、文献[4]方法分别作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的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分布式储能系统中锂离子电池过充电导致的燃烧失控,进行3组模型预警,比较测试结果的差异性。
选择型号为18650的锂离子电池,作为此次实验的被测试对象。已知电池的标准容量为2 600 mAh,最大充电电压为4.20 V,最大充电电流为2 500 mA,充电时的工作温度在0~60 ℃之间,放电时的工作温度在-20~60 ℃之间。利用计算机和摄像机等设备,建立测试平台,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设备
锂离子电池安装如图4所示。将图4所示的锂离子电池与分布式储能系统相连接,并将测试平台与该系统建立连接。在保障实验测试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模拟过充电,利用测试平台监测不同测试组的预警效果。
图4 锂离子电池
已知在模拟条件控制下,锂电池的燃烧失控时间在第22 s。为了保证此次实验研究更有说服性,共进行3次模拟实验。图5为第22 s电池燃烧失控时,3个测试组的预警效果。实验组即为所提方法测试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分别为文献[3]方法和文献[4]方法。
图5 预警模型测试对比
根据图5中的3组测试结果可知,3个预警模型中,只有实验组的预警模型的α系数,在第22 s时发生剧烈变化,而对照A组和对照B组的α系数,则是在第26 s、和第31 s时才出现剧烈变化。可见2个对照组模型,预警锂电池燃烧失控的速度偏慢,预警能力较差。所以只有实验组通过快速反应,将燃烧失控风险指数α迅速控制下来,而其他2个测试组的控制晚于实验组。统计3个测试组3次测试下α系数的波动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预警差异对比 s
根据表1的数据,计算3个测试组预警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2.61 s,26.09 s和30.25 s。与2种传统模型相比,所设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警时间分别快了3.48 s和7.64 s。综上所述,实验组的预警模型有更好的预警效果。
本文通过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燃烧失控风险预警模型,解决了传统方法造成的电池燃烧失控预警不及时、预警时间长的问题,具有更好的预警效果。但此次研究受时间和个人精力的影响,并未将3次实验测试完全展开说明,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可以扩大实验测试基本条件,进一步说明预警模型之间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