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王忠群 王 勇
(1.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关键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图书馆
自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专业在该协议成员国之间实质等效[1]。2019 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将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验收条件。该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各个学校转变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吴建中在《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中指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职业价值,强调图书馆在教育发展中的参与价值[2]。专业认证对高校图书馆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3]。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7 年11 月修订)》七大通用标准中,图书馆是需要考查的重要指标点。随着专业认证的大力推进,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契机和挑战[4,5]。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对照专业认证指标要求,扬长避短,合理转变工作重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6]。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表1给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给出的12条标准的毕业要求。
表1 毕业要求12条
现代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基础性公共文化机构,需要为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和信息支撑。高校图书馆为专业认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分析最新版(2020 版,试用)的专业认证标准解读中的支撑条件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主要关注:①纸质/电子图书资源充足;②支撑立德树人、信息获取及其工具选择、终身学习和交流等;③教学/科研服务;④资源与服务的共享与使用机制等。显然,为了更好服务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从以上4点出发进行建设。
截至目前,安徽工程大学共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实现国际多边互认。另外,纺织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认证自评报告通过,即将进校考察。学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支撑毕业要求、资源共享与使用机制、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为专业认证提供全面支撑。
不同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聚焦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需要为专业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源以满足毕业要求的达成。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主动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充分调研其专业文献资源建设情况,采用精准服务模式。为满足各个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图书馆需要更新传统的图书采编模式。采用多方式多渠道进行文献采编:①专业教师/学生推荐书目;②参考同类学校资源;③出版社推荐;④捐赠等方式。
另外,围绕新办专业和重点建设学科,对新老校区的馆藏文献进行优化,重用轻藏。制定新的文献资源发展对策,采取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并行采购模式。规范数字时代资源建设发展工作,加强电子资源相关业务工作。实现从以传统纸质文献为主的业务流程及内容服务向新的以数字资源为主的内容和服务。
2020年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新增纸质28538册图书,完成补充图书161662 册(其中中文纸质图书96476 册,捐赠图书65186 册,续订中文纸质期刊669 种,报纸81 种)。2020年新增随书光盘181 种。指导各学院加工图书218 册。现有的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如表2所示。
表2 图书馆图书配置一览表
(1)强化立德树人
习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校图书馆积极设立“马克思主义图书专架”建设工作。陈列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图书。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做细。
(2)信息获取及其工具选择
信息获取能力是本科生培养核心能力分析、设计、研究等能力的基础。图书馆作为文献服务的提供者,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针对现有信息获取工具众多,如何进行工具选择尤为重要。信息获取及其工具选择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生4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体现在:
①对于大一生开展新生专栏:新生专栏为提供新生入馆考试系统、读者指南、新生入馆教育PPT、新生入馆测试平台等服务初级信息获取服务。
②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主动对接需要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工程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提供信息获取及其工具选择的培训工作。
③不定期开展文献获取讲座、培训班,向学生介绍图书纸质/电子资源的获取方法、途径等。
④与专业教师进行深入教学,辅助专业教师宣传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电子资源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并为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电子参考资料提供支持。
校图书馆在2020年通过QQ在线咨询、信箱咨询、电话咨询、服务台咨询、网上问题解答等多种方式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举办数据库利用宣传讲座70场,受众达2.6万多人次。
(3)终身学习与交流
阅读是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交流能力的基础。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推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文化活动,拓展读者服务内涵,打造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特色的读书文化活动品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健康的文化素养,服务教学和科研,实现文化育人、服务育人。
每年以“纪念‘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为平台,开展系列读书文化活动。开设“好书推荐”栏目,鼓励学生发表原创文章。联合教务处和人文素质教育中心举办“雨耕讲坛”读书报告会。2016至今,共举办读书文化活动76场,受众面达全校师生读者。
图书馆新馆于2018 年9 月投入使用,总面积3.3 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个。新馆新增了自助打印复印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座位管理系统、研修室预约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设施。建有文澜阁、研修室、多媒体视听室、虚拟图形工作站、多媒体教室等教学用场所。图书馆还开辟“学习中心”,提供800多个阅览座位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员工,并不局限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如何进行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是提供其使用效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际工程师学院图文信息中心的投入使用,需要管理的资源迅速增长,显然,图书馆不能沿用已有的各种管理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对图书馆已有资源进行梳理,图书馆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纸质资源、各种电子资源以及图书馆的座位资源等。针对不同的资源,采用不同的资源共享与使用机制:
①为了便于资源共享与管理,将分散在各个学院的专业图书资料室全部回收到图书馆主楼。这些资源基于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借还实现资源共享与使用。
②对于各类电子资源,构建图书馆电子服务平台为全院教职工提供下载或资源播放功能。
③图书馆座位及各类研修室,构建预约图书馆座位平台系统。在该平台上,学校教职员工可以实时进行该类资源的预约。
近5年来,学校加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学校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 个。另外,学校也在积极开展一流学科评估工作。教学/学科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图书馆如何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值得进一步探索。在现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我校图书馆以新一代图书馆系统为平台,紧密结合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通过一系列的硬、软件设施建设,以智慧数据和智慧管理为基础,把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有机整合,致力于将图书建设成成为一个开放、可生长的教学/科研服务平台。
结合教学与科研的信息需求,图书馆采用一种贴近用户的新型服务模式。按照某一学科、专业来组织信息资源,使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内容知识化,为图书馆扩展出新的发展空间。为更好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图书馆采用多种信息化工具进行:①新书推送;②各位文献代查代检;③学院层次的专题培训;④教学/科研数据整理与分析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支撑条件,其对现代图书馆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落实机制和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为图书馆功能和作用的重新定位等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图书馆的要求,给出了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支撑毕业要求、资源共享与使用机制、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探索,以期对其他高校图书馆建设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