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连勇 华福平 沈希华 王海莉 邢晓宁 王 芳 王 艳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花生果腐病,俗称烂果病,最早发现在美国,之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在我国山东、河北、 吉林、 河南等地发生危害严重, 尤其是重茬地块,有逐年加重趋势。安阳地区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100 万亩左右,花生果腐病已成为近些年本市花生主产区内黄县、 滑县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之一。 据调查,一般发病田产量损失达15%左右,重病田可致绝收。2020 年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二安乡等地发生了该病害,严重情况下,发病率高达50%以上,造成了大幅度减产。 该病的发生不仅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也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对本地区花生产业发展构成了威胁[1-2]。 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比较困难,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通过农业措施、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等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的作用,但都存在缺点,不能完全控制花生果腐病。 利用抗病品种是抵御土传病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缺少花生抗果腐病品种。 为此,笔者选用安阳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26 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对花生果腐病抗性的筛选鉴定试验, 以期为安阳花生主产区抗果腐病花生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本试验供试品种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提供,其中, 小果型花生品种16 个, 大果型花生品种11 个(表 1)。 供试品种在 2019 年 6 月 8 日和 2020 年 6 月6 日分别种植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县永和试验基地花生果腐病鉴定病圃, 田间管理措施按大田生产常规管理。
2019 年和2020 年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县永和试验基地选出果腐病抗性鉴定自然病圃进行筛选鉴定,该自然病圃多年连续种植花生,花生果腐病每年流行发生严重。 供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设3 次重复,小区为6 行区,行长15 m,行距0.32 m,小区保基本株300 株左右。 在苗期、开花下针期和收获前进行高温高湿应激诱导,并调查植株萎蔫、死亡情况。在每个供试品种小区中间位置随机选取田间性状表现一致的30 株作为调查样本,根据花生果腐病的分级标准调查样本每株花生的病级数及单株荚果湿重,并计算花生果腐病发病指数。
目前我国应用的花生果腐病抗性分级标准,基本上都是根据Wheeler 等[3]的研究,将花生果腐病划分如下。 1 级: 果腐病发病为 0,3 级:0<果腐病率<10%,5 级:10%<果腐病率<25%,7 级:25%<果腐病率<50%,9 级:果腐病率>50%。
根据何美敬等[2]引入受害指数(INI)建立的花生种质资源果腐病的田间抗性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高耐(HR),0
表1 供试品种
利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参试品种抗花生果腐病的差异显著性。
通过对2019 年和2020 年连续2 年抗果腐病田间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2),在27 个参试品种中未发现对花生果腐病完全免疫品种; 高抗品种 1 个, 抗病品种 3 个, 中抗品种 3 个, 感病品种7 个, 高感品种 13 个, 分别占比为 3.7%、11.1%、11.1%、25.9%、48.1%。 从鉴定结果可以看出,对花生果腐病具有高抗和中抗水平的品种占比只有25.9%,感病和高感品种占比高达74%。 全部供试花生品种中豫航花7 号抗性表现最好,相对抗病指数为0.91;花育33 号和中花12 号相对抗病指数最小,为0.19,病情指数最高,达到86.5,抗性表现最差。
国内外研究表明, 花生果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 病原菌包括丝核菌(Rhizoctonia sp.)、腐霉菌 (Pythium sp.)、 冬青丽赤壳菌 (有性阶段,Calonectria ilicicola)、侵脉新赤壳菌(有性阶段,Neocosmospora sp.)、镰刀菌(Fusarium sp.)等[1]。 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下病原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花生果腐病的症状不同[4]。 安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以镰刀菌真菌土传病菌侵染为主, 腐霉菌次之。花生果腐病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存活。果腐病病原菌的侵染和繁殖主要受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 花生田间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畅、排水不好,造成田间湿度过高,加之施肥不科学等,花生果腐病危害严重。 笔者在2019-2020 年连续2 年抗果腐病圃筛选鉴定试验中发现, 部分供试品种抗性表现在不同重复中差异极显著,还有部分供试品种在2019 年与2020 年连续2 年抗性鉴定均属感病或高感,但不同年份病情指数差异显著。有可能是不同年份气候原因造成果腐病圃温度和湿度差异,进而造成部分供试品种对果腐病抗性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
表2 供试品种对花生果腐病抗性评价
花生果腐病近年来在安阳地区频繁发生, 已成为当地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害不仅造成花生产量和品质下降,还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当前对花生果腐病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致病病原菌的科研攻关,对花生果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的研究较少。 刘立峰科研团队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共计116 份不同类型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 年的抗性鉴定试验[2],结果表明,抗花生果腐病材料仅有8 份,并且美国的抗病材料不一定适应中国的环境条件, 不宜直接推广种植。 为筛选鉴定出适宜在安阳地区推广种植的抗果腐病品种, 本研究团队在2019-2020 年连续2 年在永和试验基地花生果腐病抗性鉴定圃对本地区推广种植的26 个花生品种进行抗性筛选鉴定。 通过参试品种抗花生果腐病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 豫航花 7 号、安花 10 号、濮花 55 号、安花 3 号这 4 个花生品种抗性较强,建议在安阳地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