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平 叶青松 许红霞 肖丽丽 刘永忠 秦光明 肖能武
(1.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十堰442000;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华玉17(参试代号:HZ15-5)是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16-2017 年度参加湖北省山区组玉米区域试验,2018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18008)。 依据玉米区试汇总资料,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 为该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来源于2016-2017 年度湖北省山区玉米区域试验总结。对照品种为双玉919,试验点设在恩施、利川、十堰、腾龙、五峰、兴山、秭归、竹山、康农等地,分别代表了湖北省西南部不同类别的生态区。
试验按照湖北省玉米区域试验方案进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3 次,5 行区, 小区长 6.0 m、宽3.33 m,面积 20.0 m2。 行距 0.67 m、株距 0.28 m,每行21 株,密度 5.25 万株/hm2。 四周设保护行。 实收小区中间 3 行计产,计产面积 12.0 m2。 用 DPS 7.05 分别对2 年试验结果进行1 年多点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 用LSD 测验检验品种与对照产量平均值间的差异显著性[1]。
由表1 可知,组内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间互作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表明可以利用该试验数据进行品种丰产性、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由表2可知,2016年华玉17单产10 941.21 kg/hm2,组内排名第一,比CK(双玉919,单产9 503.29 kg/hm2)增产15.13%,增产极显著,其中 8 点增产、1 点减产,增产点率 88.9%;2017 年单产 11 293.70 kg/hm2,组内排名第三,比 CK(双玉 919,单产 9 718.98 kg/hm2)增产16.2%, 其中6点增产、1点减产, 增产点率85.7%;2016-2017 年 2 年平均单产 11 117.46 kg/hm2,比 CK(双玉 919,9 611.14 kg/hm2)增产 15.7%,其中 14 点增产、2 点减产,增产点率 87.5%。 由表 3 可知,2016-2017 年华玉17 的丰产性明显好于对照品种双玉919, 具有丰产性好的特点,增产潜力较大。
湖北省山区组玉米区试于2016 年和2017 年分设在7~8 个不同生态区进行, 试验点气候和生产特点差异显著, 故稳产性变异度越小的品种被认为稳定性越好。 由表 3 可知,2016 年、2017 年华玉 17 的稳产性变异度分别为8.891 和5.328,平均为7.110,高于双玉919 的稳产性变异度4.810,但低于10,表明华玉17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变化不大,稳产性好。
表1 品种试验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2 不同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续表2
以参试品种在各试点的平均产量作为依变量,以各参试点全部供试品种的产量平均值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以回归系数的大小来衡量品种的适应性[2-4](表 3)。 当回归系数b=1 时,表示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当b<1 时,表示该品种对环境变化不敏感; 当b>1 时, 说明该品种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大, 对于高产环境的特殊适应性增大;2016 年华玉17 的回归系数b=1.188、2017 年b=1.071,2 年b值均大于1,表明华玉17 增产潜力很大,属于优良环境特殊适应性品种[5-8]。
表3 不同玉米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比较
由表4 可知, 该品种空秆率为0.5%, 低于双玉919,果穗粗5.7 cm,长18.4 cm,秃尖长 0.8 cm,平均每穗15.9 行,每行37.6 粒;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227.7 g、400.3 g;干穗出籽率 86.4%。穗粗、穗长、出籽率与双玉919 相当,秃尖长比双玉919 小、穗行数低于双玉919,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高于双玉919。
华玉17 品质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容重 726 g/L, 粗蛋白 (干基) 含量10.38%,粗脂肪(干基)含量 4.90%,粗淀粉(干基)含量73.20%。
由表5 可知,华玉17 根系发达,抗倒伏、抗倒折能力均强于双玉919;抗病性好,活秆成熟,抗灰斑病、 大斑病、 小斑病、 锈病等病害, 抗性略优于双玉919。 经区域试验鉴定,其倒伏率为1.15%,折断率为0.35%;灰斑病 3 级,大斑病2 级,小斑病 2 级,锈病 3 级。
表4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果穗性状比较
表5 不同玉米品种抗逆性比较
玉米品种的选育是以丰产性为主要鉴定指标,同时还要兼顾在高产前提下的稳产性及适应性的综合评判,区试结果是作物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016-2017 年湖北省山区组玉米区试中,华玉17 在2 年所有16 个试点中产量14 增2 减,增产点率为87.5%,最高单产达到11 293.70 kg/hm2,高产潜力大, 丰产性突出。 其稳定性变异度小,且2 年产量分别高居参试品种的第1 位和第3 位,体现了该品种既高产又稳产,且自身的产量遗传基因好;回归系数法分析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特别是在有利环境中栽培更容易获得高产。 另外,2018-2020 年在湖北省山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及推广种植过程中,该品种均表现出品质好、抗倒性强、抗病害能力强、中后期长相清秀,农艺及果穗性状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