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义
(贵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全球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地位也逐渐提升。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手段服务于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但是,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尚不完善,信息化层次不足,孤岛现象一直存在,且服务公众方式单一,升级、改造不及时[1]。例如,北京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就是在“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以及八大系统”的基础上,落实了单兵定位和GPS 警车定位的主要内容。可以实现意外情况自动报警、信号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放行等功能,路网综合通行能力提高了15%,减少了延误[2];上海智慧交通建立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红黄绿三色交通“诱导板”,并在嘉定新城完成实践;江苏的ETC 建设和96196 服务热线在“苏通卡”的基础上,给民众提供了更多的服务[3];浙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示范系统,不仅完成了信息资源整合创新,还丰富了省、市共建信息;陕西省对高速公路建设监理实行信息化管理,不仅实现了道路运行状况视频监控和数据采集,还实现了咨询、投诉、帮助呼叫等电话服务。
高速公路服务体系,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落实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地保持高效性和科学性特征。首先,通信系统需要以同步传输的方式,应用于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中。PDH 传输方式被兼容,MSRP 技术已经成熟[4]。地理系统主要是系统架构、系统功能、数据库等的有机整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高速公路网全线交通运行进行监测,不仅能进行拥堵地段的预报,对交通流量实施合理分析,还能加大气象的监测。
收费系统需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提升运输效率。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可以分为人工、半自动以及全自动。半自动收费方式以IC 卡为主,将车辆信息的记录在磁卡(IC 卡)中[5];全自动收费正在进行普及和建设,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还处于实验中。实时性监控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类似问题的出现,同时加大公共服务的水平,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增强指挥和管理效率的成效。
面对体制不完善、认识不到位、需求不清晰等问题,高速公路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打破信息孤岛格局,提高内容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加强系统的开发、升级和维护。地区高速公路交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以人为本、服务公众”的基础上,落实出行信息的服务水平。建设信息化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还可以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及时的更新信息系统,建立动态化的发展路径[6]。首先,需要将交通阻断信息、高速公路网动态路况等服务类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信息的精确性,满足快捷发展的需求。其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平时较为拥堵的路段设置为红、黄、绿路况诱导,在选择路线的时候,民众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同时,还需要加强高速公路呼叫服务系统建设,方便大众的出行。最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高速公路实时监控管理机构,最大程度地掌握道路的运行情况,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质量。
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主要为了满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要求,落实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绿色交通。因此,应全面提高路网运行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大平台建设。这就需要在合理的统筹规划下,打破原有的格局,制定相对应的采集计划,建立常规信息保障体系,扩大对出行和内涵的指导。
首先,要以行业管理为基础,探究公路桥梁技术状况,根据实践数据,完善制度建设[7]。
其次,需要在突发事件较多的路段,加大应急预案建设,并形成完善的上报体系,加大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同时,还需要提升公路数据库建设,并将这些内容与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向着自动化系统进行发展。完成信息共享,组建公路信息数据库,解决资源分散的问题,最大程度提升使用率。
最后,落实信息化发展平台,在电子政务的有效处理中,加强硬件设备和行政内容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格局,向动态化的网络方向发展。
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时,要积极的保持信息资源共享,加大网络化管理服务建设。按照标准规范,分析重点和难点部分,细化省、市、县级公路部分,并完善内部的信息渠道,加大规范性发展,全方位合理规划、统筹。不同部门之间的融会贯通,不仅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也是为了保持管理的规范性,提升运行效率,真正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价值呈现出来[8]。
要保持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大服务建设,增强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满足当前的服务和管理需求。同时,需要在整体的服务框架中,落实高速公路路网综合管理平台,加大高速公路路网的综合管理。在数据的整合过程中,先根据实际情况落实通信专网主干网络,而后搭建对应的二级网络,在实时监控中完成信息共享。
此外,还需要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持综合性的发展路径,落实智能交通系统,保持健康的发展趋势。搭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路政执法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立路政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业务不规范、透明度较低、人情办案等问题。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也不例外,也需要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基础上,发挥出主要通道与命脉作用。
当前,大众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内容的需求逐渐提升。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交通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已初步成形,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合理的规划中,落实公路收费政策,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联网收费的系统建设。加大资源共享,提升高速公路收费“一卡通”的使用率[9]。顺应时代的发展路径,加大ETC建设,提高信息的精确性,加大管理效率,增强管理质量。
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落实公路的业务建设,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在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时,需要不断扩大组织和渠道,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制定激励制度,保持培训的层次性。
要根据人才的差异性,合理落实岗位制度,提高其综合性素养。管理人员作为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积极落实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落实业务知识,保证信息的精确性。交通运输部门还需要合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增加其责任感,为道路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
当前,需要将不同部门融合起来,加大跨区域合作力度,保持较高的透明度和规范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系统在建设时,还要整合资源,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政务网络系统,实施内外公开制度发展路径,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和共享性。
从高速公路路政主管部门开始,将领导层和路政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网络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内部业务的有效对接,实现内涵信息共享建设。计算机辅助管理和决策支持建设过程中,想要完成跨越式的发展,应保持数据上的共享,进行路政执法管理系统平台内涵的开发,不仅要落实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还需要保持(就是B/S 模式)的发展,同时在服务形式以及信息发布的广度、速度、深度等方面,加大内涵方式建设,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持续完善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管理机制,落实重点和难点工作,全方位把控和管理。渗透“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需要让传统行业得到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传统行业的运行效率,实现对管理系统的完善和优化,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存储,加大维修和养护建设,为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管理养护公路基础设施作业的时候,需要根据养护信息系统,找到属于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属性,保持空间数据发展,开发数据应用软件。合理的养护计划,不仅是为了加大监督力度,也是为了进行综合性的养护信息查询,实现相关信息的落实。使用信息化管理养护方式,不仅可以完成作业信息的快速延伸,还可以在全方位的跟踪中,分析相应的投资资金,并随时根据这些数据查询内容,落实主要的职责和义务,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完善信息管理基础建设,加强系统开发、升级和维护,遵循公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分析现有公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开发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制定养护计划,最大限度地保持沿线设备的正常运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原有的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发展需求。想要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落实信息化管理目标,提升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在人、车、路一体化的基础上,搭建路网综合管理平台,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实时监控重点路段,加大养护,为道路畅通无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