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许 婷
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思绪犹如长了翅膀,一下子飞到了多年以前:不知不觉间,我竟然已经在浙江卫视的主播台上整整坐了28个年头!多少年来,从一个来自浙西小城的黄毛丫头到如今也算业内资深主播,想来心中无限感慨。浙江卫视给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舞台,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有幸见证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
那是1993年11月,我在杭州舟山东路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播音主持专业,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个专业的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新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又富有挑战性。我整天都在琢磨:声音怎么能更松弛、气息如何能更稳定、这个后鼻音的位置到底在哪里,舌尖应该放在上齿背还是下齿背,思想感情要怎么表达才能到位……懵懂的我不像班里很多基础好的同学,早早去各家广播电视台实习,对未来已有了计划,我只是一心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既然底子弱是只笨鸟,便只能多下苦功。一天,突然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我第二天一早去浙江电视台,我竟然没有多问,心中想着之前电视台录制节目请我们学校的学生当观众,这回也许也是这样吧。
第二天一早,一部面包车把我连同其他4位同学一起送进了浙江广电的大门,不过让我意外的是这次没有进演播室而是来到了一间会议室,会议桌的另一边早已坐着几位领导模样的男同志,我们几个学生怯生生地被安排坐在对面,我一边听着人事部老师介绍,一边仔细观察。左边这位理着平头、面色红润、中等身材的是新闻部主任施泉明,中间这位大背头络腮胡梳得一丝不苟、颇具艺术气质的是社教部主任高克明,右边这位皮肤白净、身材高大、气质儒雅的是文艺部主任周羽强。现在回想起来,19岁的我是那么单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次会面决定了我未来的人生方向。
作者在北京“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直播室
互相介绍完之后进入了正题,我这才知道,因为浙江卫视的节目1994年元旦要上卫星,这是我国省级卫视当中第一批上星的,意义重大,当然任务也异常艰巨。从一个区域性的电视台转变成一个面向全国乃至亚太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受众的更高平台,对节目的内容、形态包括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为了充实新的力量,三位主任前几天特地赶到学校观看了所有学生的出镜图像,筛选出了我们几位同学到浙江卫视实习。而我作为唯一一位新闻部的实习生,马上开始跟节目团队工作。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凡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却没有想到命运对我如此眷顾。两个月后,1994年元旦浙江新闻第一次上星直播,我站在直播机房的角落,看着记者编辑紧张的送带播出,各个技术岗位精准配合,指令、切换、字幕、特技忙而不乱,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新闻工作的严谨和高压,也是第一次真切地产生了对播音这个职业的深深敬畏。
1995年5月,根据中央和浙江省委号召,浙江派出45名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西藏那曲。这是一个平均海拔4500米的极度缺氧地区,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神秘也是特别艰苦的地方。从全省各地遴选的45名同志从未在高海拔地区工作过,工作和生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是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省级媒体派记者跟随援藏干部一起入藏,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这也是浙江卫视第一次派记者赴西藏采访,没想到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一个刚刚工作一年的小记者担负那么重要的采访任务,从没出过省的我一下子要去到4000公里以外的西藏,让人紧张又兴奋。
先来到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援藏干部们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很多同志临行前就开始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在工作方面,大家前期对那曲的经济社会情况都做了细致了解,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助力那曲发展建设。
两天后,终于出发去那曲了!我们的两辆大巴车行进在青藏公路上,路两边一望无际,虽是5月却不见绿色,中间大路直通天际。拉萨到那曲有300多公里路程,按计划来到途中的当雄已近中午时分,西藏的同志早就在路边搭好了帐篷,我们浙江的同志入乡随俗,和西藏的同志一起喝着酥油茶,互相交流着,气氛融洽。这时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白花花有点飘,心中觉着不对,赶紧起身想着到帐篷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是刚撑着走到帐篷门口便脚下一软失去了知觉。
醒来时我已躺在车里,鼻子上插了氧气管,好多同行的同志焦急地围在旁边照料我。车子进入那曲县城,到处是坑洼的石子路,道路两旁建有很多铁皮屋子,屋子的反光更让人睁不开眼,而这些就是那曲大多数老百姓住的房子。在这个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2℃的地区,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40℃,生活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领队拿出从杭州专门带来的水和土洒在了那曲的黄土上,象征浙江与那曲就是血肉相连的一家人。
回到杭州后,我们几位随行记者走进了浙江卫视《黄金时间》演播室,打破常规编排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走进西藏》,以专题片加现场讲述的方式把我们在那曲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给观众。雪域高原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援藏干部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迎难而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这档节目获得了当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浙江卫视新闻中心最重要的宣传任务之一,在以往,常规工作方式是派几名骨干记者前往北京实地采访,每天回传新闻在杭州的演播室播出。当时,浙江卫视的新闻节目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很强。2001年,时任新闻中心主任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能否把两会直播室设在北京,直播“全国两会”的新闻?如果方案得以实施,不仅是卫视首创,更是全国首创。此语一出,大家都吃了一惊。要知道在当时很多省级卫视的新闻还是录播的,没有实现直播。可是要在北京直播,技术难度、播出风险太大了吧,这可是“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容不得出一点纰漏。
卫视采编技术团队大胆设想、细致谋划、反复论证,终于拍板定了下来。可是北京演播室的主播派谁去呢?机会再一次幸运地落在我的头上,这又是一个第一次!说实话,当时我内心很矛盾,这是卫视创新之举,做得好便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业务能力的锻炼大有裨益,但是压力也很大:一、时间长,一个人连续直播十多天恐怕很难保证最好的状态;二、难度大,“全国两会”内容重要,质量要求高,直播和配音一肩挑能否胜任;三、不确定因素多,这是浙江卫视第一次异地现场直播,采编制作、技术保障、卫星传输等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最后,我还是勇敢地领下了这个任务,铆足一股劲儿想要来一次新的突破。
北京演播室设在梅地亚宾馆,要开直播一个环节也不能少。我们订下了三楼的套房作为演播室,因为空间狭小,摄像机到播音台只有两米左右的距离,头顶还安装了专业灯光,空间越发侷促了,租用的卫星车和台里的直播车就停在梅地亚的院子里,醒目的浙江卫视蓝色logo常常引得路人驻足。虽然空间小了,但是所有节目直播的流程全部按规范进行,每次戴上耳机听到导播的指令我才能踏实下来。
3月2日第一天的直播特别关键,尤其让人紧张。我清楚地记得,当前方演播室的片头音乐响起,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凝神屏气,现场鸦雀无声,那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情绪直接通过耳机传导到我这里,手心里又潮又热,心脏“突突”地快要跳出胸膛,直到镜头切到北京演播室的那一瞬间,我反而卸下了压力,全神贯注于新闻内容的播报而完全顾及不了其他,一条,过,再一条,过......当我说完“好,今天北京演播室的内容就是这些,请导播把画面交还给杭州演播室”这最后一句,画面切走的那一刻,耳机里响起了雀跃的欢呼声。
新闻直播就是这样,让你焦虑又给你幸福,困难重重又收获满满。北京演播室的成功播出很快在业界引发关注,一天上午我正在房间休息,主任打电话让我立刻到三楼演播室,央视记者来了。我随便套了一件西装便冲向演播室,进门一看,那不是央视王小丫嘛!她的“小丫跑两会”在会议期间收视率很高,我赶紧迎了上去,她对浙江卫视到北京设立演播室直播“全国两会”的做法很感兴趣,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其他省市电视台有过这样的做法。聊着聊着她很自然地伸出了话筒,于是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第一次上了央视,遗憾的是我没化妆、全素颜。
回望20多年在浙江卫视的工作历程,我和浙江卫视的第一次远不止于此,还有浙江卫视第一位首席主播,浙江广电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等等。我想我的同事们一样见证、参与过许许多多浙江卫视的第一次,也正是这些第一次,让我伴随着浙江广电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也正是这些第一次,成就了我人生当中最美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