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有一则售房广告,被称为业界经典:“远离闹市喧嚣,尽享静谧人生;绝版湖岸府邸,上善上风上水。台地叠景,冬暖夏凉;邻里亲近,非富即贵。节能环保,领先时代;超大绿化,满眼春意。个性化设计,紧跟时尚潮流;简约式生活,纵显优质品味。”
漂亮吧?动心吧?可你要真到那看一看,就傻眼了。所谓“远离闹市喧嚣”,是因为地处偏远;所谓“绝版湖岸府邸”,是因为旁边有一水沟;所谓“台地叠景”,是因为地势低洼;所谓“邻里亲近”,是因为楼间距小;所谓“节能环保”,是因为集中供暖;所谓“超大绿化”,是因为有一块草地;所谓“个性化设计”,是因为楼层低矮;所谓“简约式生活”,是因为周边没有公交车和商务区。
中国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样话,百样说。要真的较真,人家说的也没错。地处郊外,不就是“远离闹市喧嚣”吗?同样,地势低洼,就是“台地叠景”,楼间距小,就是“鄰里亲近”,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就是“简约式生活”。你找人家理论,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从这则广告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秘密。
其一,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好的东西,也能找到坏;坏的东西,也能找到好。
其二,好的东西可以放大,坏的东西也可以放大。十亩草地可以说“超大绿化”,一亩草地也可以说“超大绿化”。
其三,这就给我们每个人的表达,提供了一个“秘密武器”。如果想说这个人好,就光说他的优点;如果想说这个人坏,就光说他的缺点。而且优点和缺点,都可以放大了说。
比如一个人干过九十件好事,十件坏事,你要是光说他的坏事,谁听了,都会觉得他是一个绝对的坏人。同样,一个人干了九十件坏事,只干过十件好事,要是光说他的好事,很多人也会认为他是一个绝对的好人。
几乎所有的商家,所有的广告,都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只说好,不说坏。每一家都说自己的商品好,好的不得了。其中的技巧,就是像前边那则售房广告一样,绞尽脑汁,搜罗最华丽最夸张的文字,来放大自己的优点。
当然,说归说,听归听。上过几次当之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也都聪明起来。不管你说得多么好,我都要亲自看一看、试一试。只有少数涉世不深者,才会一听那些华丽的语言,马上就“下单”。商品讲究的是价值。靠广告夸张和忽悠,终究不会长久。
怕只怕这种“优点放大术”,被其他行业所借用。比如有一些急于升迁的从政者,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门艺术。无论汇报工作、介绍经验还是各种宣传,都只说成绩,不说问题;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只说赞颂,不说批评。而且想方设法放大自己的成绩和能力,掩盖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好在通讯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广泛,人们也越来越聪明。无论衡量一处房还是评价一个人,大家都不止听他说的怎么样,更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那些放大的广告及其产品,哪个不是昙花一现?
【原载《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