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民
数字经济时代汹涌而至,生活中可谓无处不“数字”。吃喝拉撒要扫码,衣食住行要扫码,看病购药要扫码,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皆在网上。即便到菜市场买菜,都需要扫码付费。有次打出租车,老夫顺手拿零钱付费,司机说:“现在付现金的人太少见了,你挺特殊呵。”同行人也揶揄说:“难不成你是‘数字难民?哈哈哈……”
“数字难民”?这四个字眼,反复在老夫脑海里滚动,很扎心。忽然想起发生在公共卫生间里的一件事,一位老者,望着扫码取卫生纸的设备,又摇头又叹息,急得直跺脚。老夫扫码取纸递给他,竟见他眼含泪花,急急如厕。我在想,“数字难民”,着实处境堪忧。
所谓“数字难民”,是指那些因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龄等原因远离数字文化的群体,也特指社会上选择逃离而不是融入数字时代的老年人。与生长在数字时代的“数字原住民”形成强烈反差,“原住民”如鱼得水,掌握数字工具和通讯方法易如反掌,尽情享受着数字时代的便利。而“数字难民”,却在数字时代门外徘徊,内心充满了恐惧和迷茫。幸运的是,老夫还算不得纯粹的“数字难民”,尚可勉强应对眼下的瞬息万变,大抵可算作不十分合格的“数字移民”。尽管年纪较大,但还是拼着老命学习再学习,尽力请教周围的“数字原住民”,不耻下问,自感思想还算解放,渴望融入数字时代。即便如此,依然惶恐不安。
不幸的是,眼下“数字难民”比比皆是,承受着各种煎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大约两亿人在2019年全年从未使用过互联网。两亿人,多么庞大的数字!老夫觉得这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六十岁以下的准老年人,受种种条件制约,又有多少未接触过网络呢?老夫虽然无法说清,但数字不会小。
数字化席卷神州,势不可挡,“数字鸿沟”越来越深,“数字难民”队伍越来越大,社会脱节的问题必将凸显。这已经不仅仅是“数字难民”个体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事关民生,事关国人的幸福指数,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
拯救“数字难民”,是全社会必须正视而且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近日,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意见,以国家层面要求解决这个难题。然如何落实?又是一道难题,倘若缺乏真情实意,走了过场,岂非难者依旧?
或许有人会说,身为“数字难民”,首先应该自我拯救。这话并不全错,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融入数字时代的意愿很重要。某文友,年近古稀,欲开微信公众号,求助老夫,老夫只得把“半瓶子醋”统统倒将出去。现今,文友的公众号办得有声有色。但是,“数字难民”毕竟是新的社会问题,全社会合力解决才是关键。试想,一厢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一厢却有两亿甚或更多的人拖住后腿,不补齐这个短板怎么能行?
对于个人来说,置身狂奔的时代,唯有跟着狂奔,别无选择。眼下,倘若还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用网银、手机银行,不会网购,不会订外卖,不会网约车,不会网上看病挂号,不会移动支付,不会看微博微信抖音公众号……怎么办?首先自己学吧,向“数字原住民”学,向“数字移民”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学,就真被时代遗弃了!
但话又说回来,拯救“数字难民”,必须“里应外合”才行。应该纳入民生工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包括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化工具推广者,“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以及社会培训组织等等,培养一批专门的“数字难民”信息技术辅导员,像“数字大使”一样,深入村屯、社区。首先从老年人抓起,进行数字化“扫盲”。要编写适宜“数字难民”使用的零基础教材,不妨从智能手机、电脑开机教起,引导帮扶“数字难民”学习新科技,多多接触使用电脑和网络。而作为“数字原住民”或“数字移民”的中青年人,更有义务承担长辈的“数字教师”的职责,尽一份孝心。
其实,拯救“数字难民”,说难也不难。只要政府“保障兜底”,社会倾力帮扶,一面构建好数字化便民制度,一面供给“非数字化”的替代服務,消解“数字断链”的恐慌,填平“数字鸿沟”便指日可待。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国民素养的需要,也是对为民情怀的考验。
【选自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