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6-21 15:08李绍华冯晶莹
高教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李绍华 冯晶莹

摘  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平衡、高校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不同步等问题。文章以外语类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为背景,打造“信息管理+IT外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开展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IT外语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6-0168-04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IMIS), such as un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 unclear characteristics, unbalanced betwee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unsynchronized between curriculum system and enterprise demand.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ining of IMIS i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 this paper aims to create the pract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IT foreign language", and carry ou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IMIS.

Key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practical personnel; IT foreign language

一、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是1998年由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整合而成的[1],还有部分院校的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转型为信管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类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信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极强的交叉学科,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信息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分析,进而形成知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约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管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的信管专业有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有偏重信息情报的,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的等等。

为服务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大连外国语大学于2005年成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过15年的发展,形成了外语特色鲜明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生规模为400多人,是国内最大的信管专业之一。

二、信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信管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学生应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敏锐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等各种手段获取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够掌握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2]。

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众多高校在信管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献[3]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个主要环节,以及如何有效体现新IT与现代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文献[4]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探讨了该校信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文献[5]提出“专业+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双创”课程模块,将“双创”理念融入专业教学。文献[6]依据信管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规划一个覆盖物联网知识体系的课程群。文献[7]以皖南医学院信管专业为例,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探索医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医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交叉点。文献[8]以财经大数据分析方向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模块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强化建设。文献[9]构建了信管专业.NET方向软件外包系列课程群的建设方案。文献[10]在北京化工大学信管专业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设计(论文)融合在一起,优化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

当前众多高校信管专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人才培养仍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特色不鲜明

各高校的信管专业产生背景不同,分布在商学院、管理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等院系,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同质化、体系层次不明確、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二)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平衡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专业技术课,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是众多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灌输,轻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学以致用。

(三)高校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不同步

高校为了培养综合型、平台型人才,开设的课程过于偏向基础理论科目,深度够,广度不足,然而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是迅速的,每年都有大量新的前沿技术涌现。而高校受制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更新课程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外语类院校信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为背景,开展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建设专业课程群、突出IT外语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打造“信息管理+IT外语”的应用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IT外语特色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

确定了培养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日语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信息管理+IT外语”复合型、应用型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专业课程群

为了弱化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分别建立了经管类课程群、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信息系统课程群和IT外语强化课程群等四个课程群,突出课程群为共同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征,强调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1. 为培养“懂管理”的信管人才,设置了经管类课程群:管理学、经济学、基础会计、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

2. 为培养“精技术”的信管人才,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群:Python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3. 为培养“通系统”的信管人才,设置了信息系统课程群: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Web设计与开发、SQL Server数据库高级编程、软件需求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4. 为培养“擅外语”的信管人才,设置了IT外语强化课程群:基础日语、IT日语、基础日语视听说、初级日语精炼、中级日语精炼、高级日语精炼、初级日语写作、中级日语写作、中级日语语法、日语商务文书、商务日语、初级IT英语、中级IT英语、初级大学英语、中级大学英语、高级大学英语、综合大学英语等课程。

通过“骨干系列课”的前后衔接,全方位立体式培养“信息管理+IT外语”应用型信管人才。课程群在形式上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强调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突出IT外语特色

区别于传统的日语和英语课程,大外信管专业的外语课程与IT技术紧密结合,与IBM、埃森哲、华信等公司联合出版了国内首套IT英语、IT日语系列教材,课程内容中突出IT技术,增加专业外语属性。IT外语强化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四)强化实践教学

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块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与课程实验的“两个结合”,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一个转变”,满足了不同层次、阶段学生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综合实践能力,侧重强化工程培训,助推应用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五)校企联合培养

为提升学生择业和就业的竞争力,已与国际商业机器全球服务(大连)有限公司、埃森哲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思科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安排,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和实验环境,并配合实施教学全过程,公司委派专家到校完成教学任务。参加校企共建课程的学生,采用课程置换、承认学分的形式,替换校内部分专业课程。

大外信管专业以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为抓手,以产业项目为推动力,围绕产教协同机制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规范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协同育人,按企业要求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打通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的共赢。

(六)拔尖人才培养

分层次教学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学生人数众多,每年招生400余人,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足够大的学生基数。二是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以2018级信管专业为例,同一班级内分差达到60多分,同一种授课标准必然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下”的问题,影响授课质量。

为保证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质量,信管专业开展了拔尖人才计划。拔尖人才班学业成绩优异,以2017级《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考试为例,拔尖人才班平均成绩为89.8分,普通班成绩为70分,表明拔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高,学生知识点掌握牢固。

拔尖人才班的设立,对普通班学生具有积极的先锋示范作用。每学期结束后,都会面向全年级学生打开拔尖人才班的大门,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拔尖人才班,替换不适合继续留在拔尖人才班学习的学生,实现人员有进有出、动态流动、公平竞争,进而促进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拔尖人才班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专业课考试成绩整体提升。

拔尖人才班成立以来,学生在“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成绩突飞猛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9项,合计19人次;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34项,合计211人次。我校还多次获得“优胜学校和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历年获奖统计信息如图3和图4所示。

四、结束语

大连外国语大学信管专业以“信息管理+IT外语”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反复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独具特色的IT外语强化课程群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使用日语和英语的能力,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外语优势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大外信管专业将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泉.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80-81.

[2]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824-830.

[3]胡洋,郭勇,于骐呜.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4):83-86.

[4]杨晓梅,白尚旺,武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6(24):80-81.

[5]毕雪华,余光雷,严传波,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9):148-149.

[6]杨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與课程群规划[J].计算机教育,2017(7):22-26.

[7]毕迎春,卢小杰,刘芬,等.具有医学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1):75-78.

[8]张戈,张新,王小斌.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3):220-222.

[9]李绍华,冯晶莹,王雅轩.面向大连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课程建设和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4(9):11-14.

[10]王莉娟.信管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优化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20):194-196.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