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业需求及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构建与探索

2021-06-21 03:11王显祥任静丽邓居智葛坤鹏陈辉陈晓
高教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工程

王显祥 任静丽 邓居智 葛坤鹏 陈辉 陈晓

摘  要:从当前市场需求来看,对硕士研究生人才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急需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是应用型交叉学科,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该学科的首要目标。为此,我校以行业需求与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对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构建了“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专业实习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文章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从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开放式课题研究、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切实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需求;创新能力;教学改革;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6-0040-04

Abstract: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market dem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e talents have shifted from knowledge-based to ability-based, and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who can us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o solve practical production problems are needed. The major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s an application-based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and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subject is to trai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ho ar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need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our school has conducted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training system of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 our school, and constructed a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 platform, trinity student practice platform system of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platfor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starting from aspects such as optimizing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s,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carrying out open-ended research projects, and building 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highlighting the special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professio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needs; innovative ability;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数量上讲,招生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到2020年招生数量突破百大关,40年间,招生数量增长了100倍。但同时也出现了高校研究生就业困难、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中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不一致是导致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就业困难[1-8]。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人才为主,专业型硕士只占少数。从当前市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人才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需要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問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当前,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以行业需求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源于建校之初在国内最早开设的“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放射性水文地质”等本科专业,现有双聘院士2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0人,教授36人,副教授100余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学术积淀,学科紧扣“面向服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与核行业以及江西省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结合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优选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勘探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信息技术”四个研究方向。为保证我国铀原料供给和“两弹一艇”成功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我校优势与特色学科,并成功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是应用型交叉学科,是保证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和知识型人才是该专业的首要目标[9-16]。随着资源的枯竭,迫使人类去勘探开发埋藏更深、条件更艰苦的新型资源,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停留于传统模式,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遇到了瓶颈,发展持续性不足,已不能满足产业对应用人才的要求,归纳原因如下:

1. 地勘行业不景气。由于市场不景气,国家和社会资本对常规矿产勘查的投入大幅减少,地矿系统减员和转产,地质人才需求锐减,地质人才不被重视,导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找矿型”“资源型”地质人才就业困难。

2. 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探测等新技术与本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科战略性调整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辟了新方向。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并没有实时引入到教学中,导致教学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使得毕业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

3. 教学目标定位与产业需求脱节。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看,对教学科研的人才需求远小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部分研究生将走向社会进入企业。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没有体现“应用型”特色,培养方案过于笼统,定位不够清晰,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契合地方产业的需求和发展。

4. 课程体系缺乏规律性。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现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缺乏全盘的、整体的考虑,大多都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设课,没有深入考虑课程之间的深层衔接,也没有考虑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关系,使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变得更加科学化、体系化。

5. 实践内容更新滞后。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内容和方法,更新滞后,跟不上行业对于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6. 教学方法跟不上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煤炭、石油等的主体地位将会降低,而随着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战略性矿产资源也在发生改变,传统高校地质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適应能源结构的变化。

二、改革措施

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行业亟需的,培养这类人才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实践教学。目前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也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战略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此,我校以行业需求与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对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培养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构建了“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专业实习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旨在提高该专业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企业需求。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特点是实践性较强,而目前培养方案没有体现“应用型”特色,定位也不够清晰,不能契合地方产业的需求和发展。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定位应用型学科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行业需求、学校特长与技术革新导向调整课程。我校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增强职业素质为主线,凝练特色和优势,优选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勘探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信息技术”四个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制定特色课程。在课程设置时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技术超前行、创新性,构建与产业链结合紧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其次要强化专业课程行业特色,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整合学校办学资源,面向区域、面向行业加强特色发展,鼓励科研与教学互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补充教学内容。在教材建设方面,激励教师将优秀科研成果固化为教材内容,建设特色教材。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工程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多以系统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性教学缺乏严格的指导。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我校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将工程意识渗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构建突出行业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生教学课程相对本科课程较少,且专业性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鼓励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讲解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积极引入实践案例,将相关工程意识逐渐渗透到学生潜意识中,使得学生懂得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密不可分,逐渐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同时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培养方案紧紧围绕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核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铀矿采冶与矿山环境、核废物处理与地质处置等研究方向,设置了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核科学的相互交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还需要注意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及企业需求,增大课堂信息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通过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而获得。为此,学校构建了多元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方案中安排了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用。

首先,根据学科发展规模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强化室内实验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对现有实验课程内容调整与融合,按“基础型、综合设计型、创新型”三个层次改革实验内容,减少基础型实验比重,重点增设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综合设计型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体现设计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型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学校每年下拨一定的设备采购经费和设备维修费用,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保证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数量和质量不断更新,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将各实验室涉及实验技能方面的项目重新整合,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对本专业学生开放。此外,实验室会根据自身情况,在每年的4月份与10月份发布创新型实验项目,每个项目的设计要具备一定的难度系数。须在数周内完成,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仪器的安装与数据的采集,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开展开放式课题研究,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学校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拿出少量经费用于开放性研究课题。选题紧扣“专业型”“应用型”的特点,紧跟产业技术发展需求,定期发布,以项目的形式资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创新研究与科技作品制作工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选做相关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和过程的实施均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通过资料查阅、方案设计、设备选择、实验摸索等步骤完成开放性课题,最后对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和讨论,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在实践环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实验模式,对發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1)它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成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设计方案,需要学生灵活和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进行试验时,需要他们掌握各种工程素养,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加强科研思维训练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既能加深对课本概念的理解,又能及早了解学科前沿,保证所学知识、能力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实践平台和师资力量,深度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从调动学习积极性出发,将学生引入科研团队,以工程实践、创新与协作能力为导向,让其参与科研与生产各环节中,加深对社会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方案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以后,让学生就已学知识进行总结与汇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理解理论知识在社会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六)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以校企合作共建为突破口,构建全天候的实习、实训平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积极落实校企共建,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本专业已建立10余个稳定实习基地。以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由企业提供专业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教学课程开发与设计,将职业岗位的任务标准融入教学内,开发“产、学、研”融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实现了“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联合培养。利用课程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对仪器的操作、专业方法及工程应用有了初步认识。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开展各类实习,企业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工程的全过程学习,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最前线的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回校再加强学习,将新的问题带入理论学习中,产学研合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及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科研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方案,不仅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专业实践能力。实施几年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不仅得到学校的一致好评,在企业也受到一致欢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师资问题。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我校引进了大批博士充实教师队伍,绝大分博士理工功底较强,但缺乏相关实践经验,难以达到高水平实践教学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构建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制定了《中青年教师工程与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实施办法》,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顶岗训练、挂职锻炼、专项科研训练、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等形式开展专业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2. 教学工作量分配问题。新的实践教学方式,需指导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若仍按传统方式计算工作量,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为此学院制定了新的工作量考核办法,将教师指导学生开放型实验、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到教师工作量考核中,并规定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职责,实践教学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等。为了提高实践环节的效果,该规定同时还包括了对指导教师的考评,既有过程考评又有结果考评。过程考评是规定每个环节的教学工作量,对指导教师各个环节是否到位的考评,结果考评是对实践效果的考评。

3. 实践教学安排问题。学生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高质量完成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有时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学时间安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期内同时存在许多其它课程,因此如何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有时出现矛盾。

参考文献:

[1]郑湘晋,王莉.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00(004):15-19.

[2]周叶中.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4):57-60.

[3]章晓莉.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07):36-38.

[4]张来斌.认清形势把握关键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00(001):58-60.

[5]黄宝印.适应发展新常态 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00(012):1-6.

[6]趙桂荣,刘军,澹台湛.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145-146.

[7]赵鹏大.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5):12-14.

[8]陈花玲,仇国芳,王俐,等.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000(006):26-29.

[9]李国荣,陈文婷,王涛,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011):156-158.

[10]田红,常象春,刘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6):301-304.

[11]李峰,庄凤良,周梅,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139-141.

[12]方根显,李曼.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以东华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中

国地质教育,2010,19(01):40-42.

[13]杨光树,陈爱兵,李俊,等.“双一流”战略下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设——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01):125-128.

[14]王中美,杨根兰,左双英,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6-9.

[15]罗水亮.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测井地质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000(030):93-94.

[16]赵晓明,刘丽,谭程鹏,等.“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及成效——以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03):30-34.

猜你喜欢
应用型研究生工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