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转变与发展探讨

2021-06-21 12:58蒋忠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9期
关键词:陈列展览转变新形势

蒋忠华

摘 要: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博物馆在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以及保存优秀文化的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展现了博物馆促进实现自身转变与发展的必要性。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文物应当完整呈现给受众,通过文物陈列展览的形式来吸引博物館受众,促进博物馆重要传播职能的实现。在转变与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博物馆必须要明确当前馆藏文物展览陈列布局结构要点,结合博物馆的受众基本需求来创新馆藏文物的展览陈列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新形势;博物馆;陈列展览;转变;发展

博物馆主要承担保存珍贵馆藏文物以及传播优秀文化的职责,这决定了博物馆必须要运用新颖与多样化的馆藏展览陈列形式来实现自身的重要价值。在传统的陈列展览开展与实施方式下,多数博物馆往往会局限于展示某种类型的馆藏文物资源,忽视合理布局与创新陈列展览形式。由于受固定化的陈列展览表现形式影响,博物馆受众对此表现出厌倦乏味的情绪,不利于博物馆优秀文化传播职能的最大化实现。由此可以判断,博物馆在全新形势下应当深刻认识陈列展览模式内容创新的意义,凸显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展览陈列模式创新宗旨目标。

1 博物馆在新形势下转变陈列展览模式的必要性

现阶段,博物馆应促进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充分保证更大范围的博物馆受众对于馆藏文物涉及的历史演变进程能够准确加以了解、把握,突出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文物展览以及文化传播宗旨思路①。博物馆在当前时期的全新历史形势下,不仅需要承担妥善保存珍贵历史遗迹的重要职责,而且要运用新颖生动的馆藏文物展现形式来扩大文化传播覆盖领域,通过创新陈列展览模式的途径与做法来展示博物馆的文化主题,紧密结合当前时期的博物馆公益职能以及受众文化需求②。

博物馆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全新背景下,将数字化手段全面融入文物陈列与文物展示的各个环节阶段③。与传统陈列展览布局设计模式相比,运用数字化平台创建陈列展览模式的做法更加具有新颖性,科学规划馆内藏品文物的展示空间,防止产生视觉疲劳的不良现象。在此基础上,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规划设计人员必须要准确把握智能化的文物陈列展览主题与内涵,密切重视受众的情感与心理需求,不断丰富、完善陈列展览具体表现形式。

2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目前实施状况

当前,各地博物馆正逐步探索创新文物陈列展览模式的具体思路,依靠虚拟化与数字化的现代技术手段来展现新颖的文物展览陈列空间形态,对受众产生较强烈的视觉吸引以及情感冲击。但是从根本上讲,某一些博物馆仍然没有实现馆藏文物的最佳陈列展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情况:

2.1 博物馆未能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以及宣传职能

全面宣传优秀文化并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教育职能是当前博物馆的核心工作。然而很多博物馆在履行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教育职能实践中,未能运用生动的馆藏陈列展示手段予以实现,导致博物馆主题展览内容与文化教育宣传的目标宗旨相脱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当深刻认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教育职能,还要善于依靠陈列展览工作来突出博物馆的重要职能④。

2.2 陈列展览的空间布局设计方式欠缺合理性

陈列布展方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将会直接决定馆藏文物展示过程的视觉吸引效果,并且直接关系到陈列展览的人文教育目标能否得以实现。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某些陈列展览设计人员没有结合馆藏文物展览的宗旨目标来实施科学的馆内空间区域规划布局,那么将会造成博物馆空间区域内的珍贵藏品文物无法达到吸引受众的目标,浪费了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资源。

2.3 博物馆缺乏创新陈列展览模式的基础物质资源

基础设施与资源构成了博物馆创新馆藏文物陈列展览模式的重要保障支撑,博物馆在缺少物质资源作为支撑的情况下,陈列展览的良好效果就无法得到全面与充分的展示①。近些年来,很多地区的博物馆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支撑,但是某些博物馆仍然缺少物质、资金的保障,无法引进数字化的陈列展览创新技术手段,严重影响到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教育职能发挥。

3 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的实例

广德市文物管理所在设计文物展览与陈列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重点运用了人工生物技术以及虚拟现实的技术手段,合理改造馆内区域与空间分配方式,有效确保馆内的珍贵文物展示区域达到光线明亮程度适中、文物摆放排列合理以及文物外观特征明显。广德市文物管理所的展览陈列布局设计人员主要依靠人工生物的智能技术手段来展现动态化的文物历史演变场景,合理划分馆内文物展出空间的各个维度,对于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外观形态的馆藏出土文物进行组合与搭配,增强了文物展览陈列的外观造型美感。

此外,文物展览陈列的空间布景设计人员运用交互性的虚拟现实处理技术手段来展示丰富生动的馆内文物形象,全面突出了均衡与整齐的文物排列摆放形式。在空间展览的场景设计过程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有益于营造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文物展览场景,确保进入博物馆内的观众能够迅速被生动、真实的文物陈列展示场景打动,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效应以及情感共鸣效应②。

广德市不可移动文物众多,许多古建筑、古墓葬由于年久失修存在屋面坍塌、墙体倾斜、构件缺失朽坏等状况,面临灭失的危险。由于财政困难,每年安排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资金只有几万元,这些钱用于文物抢修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大量古建筑、古墓葬将要灭失的严峻形势,广德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想尽办法,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抢救性维修了一批不可移动文物,计有:省保耿姓民宅、桥头村戏楼、卢承华宅、下阳祠山庙、云氏宗祠、万孺人墓、县保杨世德宅、姜洪石牌坊、刘凡安宅、崇法寺。广德市文物管理所通过加强文物保护与维修工作,积极做好文物执法工作、文物普查工作和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举措,对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创新实效予以全面的展现。

4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转变与发展举措要点

4.1 合理布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空间

合理与科学的馆藏内容展览布局空间形态将会带来全新的视觉欣赏感受,有益于博物馆发挥出更加显著的公共文化、教育职能。在此基础上,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览布局规划负责人员必须要科学规划馆内的区域空间,善于运用虚拟化与智能化的空间布局处理技术手段来扩展馆藏文物展示空间,呈现出生动与逼真的陈列展览场景。

布展空间的科学规划基本目标就是生动复原藏品展示场景,紧密结合展览博物馆藏品的主题与宗旨来安排布展陈列空间。在规划展区内各个区域空间时,陈列布展的设计规划人员必须要善于运用智能化的场景再现手段,转变博物馆的静态布展陈列思路方法,营造充满动态感并且富于人文情感内涵的藏品布展空间情境与氛围。

4.2 引进数字化的陈列展览空间布局与设计技术手段

数字化的网络媒体基础设施平台目前已经全面融入博物馆的馆内空间优化设计以及陈列展览布局规划过程,并且能够被运用于文物展览区域的场景复原与再现③。在现状下,陈列展览设计人员运用幻影成像的重要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形成真实的博物馆空间场景,依靠光学反射以及光学投影的重要技术原理来营造藏品的展出氛围。观众在进入藏品展出空间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深刻体验到数字化手段贯穿于藏品展示空间布局设计的意义与价值,丰富了受众的藏品展出观赏体验④。

数字化的现代博物馆藏品展览与陈列空间布局应当体现动态化的展区场景特征,旨在创造多样与丰富的藏品展览空间情境,结合藏品展示主题来营造生动与活跃的空间氛围。陈列展览的内容主题设计方向应当与展区空间情境达到完全吻合的程度,创造丰富的受众感官体验,合理运用智能化的空间布局技术手段来优化空间视觉效应。同时,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网络科技手段可以有效防止视觉疲劳与厌倦的不良后果产生。

4.3 增强博物馆的陈列文物藏品安全管理力度

博物馆主要负责收藏各种文物珍品,因此必须严格监管馆内文物,防止文物丢失或者损坏。文物保护工作不仅需要依靠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还必须依靠财务管理负责人员。文物保护部门对于财务管理岗位的业务负责人员应当展开综合性的业务实践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并且正确操作智能管理系统,针对藏品文物展开实时性的监控。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对于文物修复处理技术手段应当予以准确的选择、运用,确保选择有助于文物修复处理资源节约以及文物修复效果优化的最佳文物修复技术措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文物修复工作负责人员需要具备良好业务素养,充分结合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宗旨与需求来实施馆藏文物外观检测与保护工作,提升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人员素养。

除此以外,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机构对于专门负责保管藏品以及维护藏品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操作培训,充分保证了专门负责人员能够具备优良的业务素养,坚守崇高的职业道德标准。在保管馆藏文物的过程中,不能够从谋求经济效益层面进行考虑,而是必须着眼于保证公众的权益。

4.4 充实博物馆机构部门的物质资源基础

博物馆本身属于公共文化职能部门,博物馆运行的重要基础支撑就是博物馆的资金资源。因此,博物馆机构对于获取基础物质设施与资源的途径渠道应当予以合理扩展,善于运用多种不同渠道来吸收物质资源与资金,充实博物馆的物质资源基础。对于文物陈列布展的博物馆重要实践领域而言,博物馆的管理责任人员必须要引进智能化的博物馆基础设施,运用大数据手段以及虚拟现实平台来营造陈列布展的生动空间场景,营造动态化的藏品展出空间环境氛围。在虚拟现实的智能化平台技术手段支撑下,文物陈列展览的生动鲜活场景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再现。

博物馆通过展出馆内陈列的藏品与文物,充分展示了博物馆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确保受众能够通过欣赏悠久的文化与历史遗迹,进而实现深入了解区域历史文化的目标。全面实施藏品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就是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员依照馆内的相关管理工作流程来保管与维护珍稀文物藏品,确保馆藏文物能够维持完好的外观形态,防止珍贵藏品出现外观裂缝或者内部结构破损的情况。各地博物馆负责保管的馆内藏品种类重点应当包含自然标本藏品、文化历史遗迹藏品、科技成果藏品与其他指定的藏品种类,全部的馆内藏品都具有珍贵的文物遗产价值与较高的经济价值。

5 結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博物馆的各类文物陈列展览必须要达到空间造型新颖、视觉美感突出以及主题鲜明的效果,如此才能确保陈列展览的博物馆珍贵文化遗产能够吸引更大范围受众,凸显陈列展览主题的深厚人文情感内涵。根据现状,各地博物馆正在深入探索转变创新馆藏陈列展览模式的具体思路,旨在创新博物馆受众的文物展览观赏体验,开阔博物馆受众的人文视野。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善于整合利用博物馆的珍贵文化历史资源,合理规划馆内的陈列展览区域与空间,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陈列展览受众观赏体验。

猜你喜欢
陈列展览转变新形势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