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河河道整治方案研究

2021-06-21 05:52:36裴志涛
陕西水利 2021年5期
关键词:墙式清淤型式

裴志涛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沈阳分院,辽宁 沈阳110001)

0 引言

中小河流较大型河流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城镇农村的发展决定着中小河流基底,其生产生活方式对河流生态、自然结构的影响极其显著[1]。总体上,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着防洪标准低、河岸崩坍、河道淤积、生态功能衰退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运粮河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需综合采取河道疏浚和护岸措施,配合生态防护完善河道本底功能,逐步实现河流水清、河畅、景美的目标[1]。

1 河道概况及现状

运粮河为太子河左侧一级支流,发源于鞍山市区玉佛山风景区,是鞍山市区的主要承排河道。运粮河河道全长39 km,河道比降0.45‰,流域面积为268.12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363 m3。其中鞍山段河长21.77 km,流域面积为99.32 km2;辽阳县境内河长17.23 km,流域面积为168.8 km2。运粮河南与杨柳河为界,北与南沙河为邻。

运粮河现状河道不规整,两岸沿线有数座行政村,由于上游暗渠段多年未经清理,淤积严重,下游明渠段生活垃圾遍布,养殖场粪便污水未经处理即排放入河,严重阻碍了河道行洪,逐年的冲刷和淤积导致河道两岸面临着冲兑塌岸甚至洪水漫滩的危险,威胁周边百姓生命及财产安全。

2 河道整治方案

整治方案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水利与景观、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等方面协调统一。在保证防洪前提下,突出防洪工程的生态性。通过河道的整治,建立具有综合功能、较高安全度的防洪体系,在减轻自然灾害对保护区造成的损失同时,使河道生态化,造福于沿岸群众。工程布置尽量考虑利用现有工程,努力减少对土地的占用,结构形式易于施工,工程完工后易于维护,使工程与河道生态相协调[2]。

2.1 治理范围

河岸整治治导线以现有河势为基础,既要尊重河道发展自然规律又要兼顾现状河道两岸的各项需求;整治充分利用现有以及规划的沿岸控导工程;并力求上下游平顺连接,左右岸兼顾;因势利导,随弯就势,尽量不对现有河势进行大幅调整。本次整治治导线平面划定以现有河势及现状岸顶高程为基础,尽量做到平顺光滑,同时根据该河段管理实际情况,河岸整治土方尽量平衡,减少外运土料。本工程治理运粮河长共8005 m,其中永宁吐口以上明渠段治理长度162 m,暗渠段治理长度为3400 m,永宁吐口以下干流3993 m,支流450 m,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范围内清淤工程和护岸工程。清淤长度共8005 m。新建浆砌石护岸工程长度共6828 m。

2.2 清淤治理

河道清淤以恢复河道行洪能力,恢复过水断面,增强水体流动性为主要目标。运粮河鞍山西站高铁桥以上段多年未治理,岸坡无防护,现状土体及树枝被冲入主河槽情况较多,导致主槽内形成淤滩,加之周边村屯堆弃垃圾杂物等,主槽淤积严重,永宁吐口以上段为暗渠,多年未经清理,淤积严重。对运粮河整治范围内全线实施清淤处理,清淤工程建设内容见表1。

表1 清淤工程建设内容汇总表

2.3 护岸治理

2.3.1 防护型式选择

目前常用的硬防护型式为坡式护岸和墙式护岸。坡式护岸为传统的护岸形式,坡式护岸利用耐冲材料直接敷设在岸坡一定范围形成连续的覆盖式防护,对河床边界条件改变较小,但受工程占地较大,且整体性、耐久性相对墙式护岸较差。墙式护岸兼顾耐用,抗压强度高,且占地小,但施工程序相对坡式防护复杂些。结合运粮河沿线部分河段已有防护情况,但农田段河道较宽,多数没有防护的现状确定本工程村屯密集河宽较窄河段采用墙式护岸型式,河宽较宽河段采用墙式护岸与坡式护岸结合的复式断面型式。

2.3.2 结构型式的选择

选择护岸型式,根据已建工程的成功经验及本次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的结构型式。

(1)护岸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墙式护岸材料有固滨笼、浆砌石墙等,本次工程对这两种材料的墙式护岸进行比较,见表2~表4。

表2 墙式护岸材料特点对比表

表3 固滨笼每延米估算表

表4 浆砌石每延米估算表

通过表2~表4的比较情况来看,两种材料的结构良好,安全性相差无几,固滨笼较浆砌石墙生态效应好,但造价略高,且固滨笼网箱具有容易挂漂浮物,影响美观、阻碍水流等缺点。综合以上方面,确定本次工程墙式护岸材料选择浆砌石。

(2)浆砌石直墙护岸设计

浆砌石直墙护岸采用M10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型式,墙高基本与水面线齐平,设为3.5 m,墙基础埋深1.2 m,墙顶宽0.5 m,挡土墙背水侧坡比1∶0.4,迎水侧直立,墙趾与墙踵齐平,宽均为0.5 m;墙体垂直方向设2道φ75 mmPVC排水管,竖直方向间距1 m,梅花形布置。PVC排水管背水侧设反滤,采用土工布包裹。墙顶设10 cm厚C20混凝土压顶和1.2 m高仿木混凝土护栏,栏杆不透水基座高0.5 m。墙后回填土顶铺设100 mm厚道路,路宽1.7 m;挡土墙每隔10 m设分缝,缝宽2 cm,采用沥青杉板填缝,墙体迎水面采用250 mm厚浆砌条石,采用M10水泥砂浆勾平缝。墙后回填土设计宽度以外与现状地面以1∶2边坡相连。

(3)生态防护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采用乔木为柳树作为新建护岸岸顶的生态防护,柳树防虫性好,美观大方,夏日可供乘凉。本次设计防护长度6828 m,设计柳树在岸顶栽植1排,间距2 m布置,在具体设计参数见表5。

表5 苗木规格及栽植要求表

3 结语

实践表明,河流治理要结合实际深入现场调查,遵循河道自然发展规律,在充分掌握河道基本特性、已建工程情况、历年受灾害情况和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对整治方案进行多轮比较论证,最终确定设计的治理范围、治理内容和治理措施。运粮河治理方案在设计中充分顺应自然的水生态环境,河道自然形态得到保护,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均非常显著。

猜你喜欢
墙式清淤型式
新型装配墙式质量调谐阻尼器抗震性能研究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煤气与热力(2021年9期)2021-11-06 05:22:48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毛木耳不同出耳方式的比较试验
食药用菌(2017年4期)2017-08-02 08:00:30
军持的型式分析与年代分期
东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7:54
热力管道墙式固定墩设计探讨
山西建筑(2016年8期)2016-11-05 02:12:03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06
6-APA裂解过程搅拌型式的研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