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辉
摘要:湖南日报《湘江周刊》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湖南优质文化精神家园”“引领湖湘文化的主力军”,其性质上的纯粹性、结构上的严谨性、内容上的优质性特征明显。《湘江周刊》紧跟文艺热点,深度解读剖析,挖掘人文故事,倡导湖湘文艺精神,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笔者通过对《湘江周刊》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优秀文艺类刊物的内容选取标准的特点,即原创性、新闻性、文化性、引领性。
关键词:湖南日报 《湘江周刊》 原创性 新闻性 文化性 引领性
《湘江周刊》的源起可追溯到1949年8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新湖南报》创刊,在《新湖南报》四个版面中,第三版大部分内容就是以《湘江》来命名的文艺性副刊,截至2021年,《湘江周刊》已经有72年历史。
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袭来,纸媒遭遇“寒冬”。为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结合传媒新业态下党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湖南日报社对社内媒体形态与发展格局做出了战略性调整,2015年8月14日决定将《湘江》由副刊调整至周刊,对开4版,每周五发刊。
有着72年历史的《湘江周刊》在其发展过程中刊名、形式有过不少变化,但它的宗旨始终如一:坚持引领先进文化导向,坚持高格调、高标准,努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湖湘精神和文艺创作主旋律,成为湖南文化和文艺不可或缺的精神高地。
《湘江周刊》在其结构安排上,头版内容主要通过通讯、报告文学、全局性的文艺评论对湖南重大文艺事件、社会文化热点事件进行内容深度报道;第二版是以散文为主的“湘韵”版块;第三版主要报道湖湘艺术——包含戏曲、电影、舞蹈、书法等艺术类型的“艺风”版块;第四版“悦读”版块是为读者提供新鲜的读书资讯、图书点评的文学平台。四个版块的内容都可单独抽出,以供读者进行深度阅读。《湘江周刊》内容的选取标准充分体现了原创性、新闻性、文化性、引领性四个特点。
一、原创性是《湘江周刊》的立身之本
4G时代,我国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对于纸媒而言展现出强势的竞争力,纸媒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压迫,市场份额不断缩水,各大报刊纷纷裁撤、删减副刊版面。与大势相反的是,《湘江》自2015年8月14日改版之后,不仅不压版,反而扩版、加人,逆流而上。敢于逆势而为的《湘江周刊》所倚重的就是内容选取上的原创性。正如《湘江周刊》原主编、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龚旭东所说:“不是原创内容的稿件一律不发,只有原创才有吸引力,才有竞争力,才能留住读者。”
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与新媒体平台内容拼凑观点、转载文章以博取流量和关注相比,坚持内容选取的原创性,或是纸媒的机遇。新媒体行业近几年的竞争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运营者愈发意识到“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在坚持深耕原创产品内容,提升内容价值方面,传统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导性优势,这得益于在传统媒体从业数十载的专业记者、编辑丰富的从业经验、敏锐的内容敏感性、深厚的媒介素养,这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少有的素质技能。《湘江周刊》秉持着原创性的原则,在2015年9月18日,独家刊登了报告文学《不能忘却的红色橡胶记忆》,此文原作200余万字,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长沙市作协副主席薛媛媛历时三载,三下云南,跋涉数千公里,采访了500多位湖南支边人,还原了那段真实、壮烈的历史。文章讲述的是1958年在毛泽东主席的号召之下,中央秘密指示,五万青年下云南支援国家橡胶产业生产的历程中,那些充满辛酸的往事,记录了湖南人为中国橡胶事业创下的辉煌业绩。从200万字到精华版的8万字,再到5万字,最后压缩到5000字见报……该文发出之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内容的原创性是竞争力的核心来源。对于纸媒来说,失去了内容选取的原创性,就失去了媒体立身的根本,沦为没有思想、没有态度、没有灵魂的躯壳,也终究是会在市场的竞争中消亡。
二、新闻性是《湘江周刊》的立命之基
立足人民、兼顾时事,是《湘江周刊》的立命之基。
《湘江周刊》的基本宗旨决定了它是一个弘扬湖湘精神和文艺创作的文艺类刊物,但绝不是仅限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类刊物绝不能只是故步自封沉浸在文艺的象牙塔中,应当紧跟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事件,必须具有鲜明的新闻性。
对于兼顾新闻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事件,《湘江周刊》始终秉持着“万事可写,关键在于如何动笔”的态度。湖南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日报为此发表过很多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进行了宣传。2020年7月24日《湘江周刊》头版刊发了《嬗變中的十八洞村》一文,选题与当时的精准扶贫政策紧密结合,但并不是高屋建瓴的“起架子”,而是通过找典型、找角度,从细节点切入,体现了精准扶贫政策下普通村民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发生的真真切切的变化。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湘江周刊》同样结合时事,发表了一系列报告文学。据笔者统计,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5月1日,《湘江周刊》头版共计刊发疫情相关文章23篇,其中1月31日将“湘韵”“艺风”“悦读”版块改为战疫特刊,与当时国内疫情发展紧密结合;1月31日至2月21日的头版文章围绕“家”这个关键词,内容包括家书、战疫中的女性角色、请战家书、全家战疫、家庭关系等几个角度;2月21日后,角度扩展为社会角度,包括社会群众、医生视角、战疫医疗队、科技战疫、社区工作者、医患关系、患者与常人、工厂复工、记者等;5月1日刊发鲁迅文学奖得主纪红建先生的报告文学收尾。整个战疫期间报道多以个人视角出发,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结合报告文学这一写作方式,践行了新闻工作中强调的“三贴近”原则。
三、文化性是《湘江周刊》的立刊之魂
《湘江周刊》作为一档文学类刊物,坚持自身的文化性,是创刊办刊的第一要义。如何体现刊物的文化性,一看版面,二看内容。我国各大报社副刊栏目普遍存在“冲版”的现象,一旦有重大报道、广告,首当其冲就是副刊版面,既破坏了副刊的结构性,也消解了刊物本身的定位。龚旭东担任《湘江周刊》主编期间,一直坚持强调周刊上不安排广告,同时向社内要人,由组版编辑进行《湘江周刊》版面的设计、编排,在版面设计、内容板块上保持了良好的文艺气息。据笔者统计,《湘江周刊》自2020年4月2日至2021年4月3日,累计发刊53期,头版内容共计111篇,其中单篇头版内容有5期、两篇29期、三篇12期、四篇3期,在版面上杜绝了“冲版”现象,保证了文化性的有效呈现。
《湘江周刊》在内容选取上,坚持有格调、有意味,成为读者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龚旭东提出:“编辑要体贴读者”的观点,文章内容的句式、标点、字体是否使用合理,语言文字是否捋顺,阅读文章是否能沉浸在其中,是文化性的重要体现,只有严格要求文章的内容细节,才能做到文气通畅,才能保证读者的阅读体验。刊登在《湘江周刊》2020年5月8日头版的《蔡皋:一个基本粒子有一万个迷,你身上有多少迷?》一文,选取在疫情下的春日里,普通民众在自家花园中培育花草,思考着人生的哲学,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反映着人世间的琐事。发表在2016年6月17日头版文章《村官如何为人处事》一文,摘选自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在汨罗八景新任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文稿用十分朴素的语言与浅显的事例来教育乡干部,颇有苏格拉底式的引导教学意味,与人民打交道,核心就是能让人民群众听懂,才算是有意义的建构。
文学来源于生活,究其原因,是因为文学是对于作者生活、情感、所处境遇的体现与升华。文化性不能离开人民,不能离开生活,《湘江周刊》在文化性的诠释上,做到了与人民生活相结合。《湘江周刊》内容中展示出的文化性,正是其宗旨的最好诠释。
四、引领性是《湘江周刊》的立场之帜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点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性。《湘江周刊》作为湖南文化、文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高地,在引领湖南文艺发展导向、营造良好文艺创作氛围、坚持高标准的选稿要求等立场、导向方面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
为结合湖南当前文艺创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湘江周刊》在2016年1月1日刊发了《如何繁荣湖南文艺评论与创作》一文,文中针对当前湖南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淡化茅盾文学奖情节。湖南一些作家过于纠结能不能得茅盾文学奖,以至于在多元化时代陷入了一元化的桎梏,紧盯“茅奖”使得评论与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打开创作思路与风格。二是重视湖南网络文学。小说创作与研讨在火热进行的同时,对于网络小说创作同样也不能忽视,网络文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力军,应当从边缘挺进中心,湖南本土对网络创作的研究和评论应该发声。三是要有强大的内心定力。衡量一个国家的文艺,应该要有精品。作家要有强大的内心定力,不受外在的影响、金钱的影响、政治的影响。以上意见,为创新推进湖南文艺创作、优化文艺创作思路、氛围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2021年1月1日,《湘江周刊》还刊发了《迈开文艺新征程的第一步》,聚焦湖南省第十次文代会,结合与会代表的精神与意见,对新一年湖南文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愿景,同時还提出了未来五年的“湖湘文艺人才培养计划”,使湖湘文化这片沃土能够结出更多优质的果实,也为湖南文艺人士提供一个更加高质的文化精神家园。
从以上内容的选取中可以看出,《湘江周刊》保持着良好的引领性,兼顾了湖南文学发展与社会政策的结合,对于促进湖南文艺工作迈向新台阶是具有前瞻性意义的。
作者系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社长,新湖南长沙频道、华声在线长沙频道主编
参考文献
[1]宗和.脚踩坚实大地 扎根人民之中——文艺座谈会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J].光党员干部之友,2014(11).
[2]张晶.人民是文艺审美的主体——对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美学理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
【编辑: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