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 沈国辉
摘 要:农业科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的基础。因此,基于农业科研特点,对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的经费浪费、使用效率不高、规范性不强、随意性大等症结问题进行总结,对农业科研经费使用与监管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高效使用;监管
中图分类号:G311;F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4-0109-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低水平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贡献率不断攀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在育种、栽培、生态、安全、信息化及产后保鲜加工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也不断加大。科研经费作为农业科研活动的基础性保障,在农业科学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关乎科研领域的内容和深度,而且也关乎农业科研持续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科研經费及管理水平是影响农业科研发展和成果形成转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科研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逐年递增,农业科研经费在使用和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农业科研经费在使用中存在经费浪费、使用效率不高、规范性不强、随意性大等症结问题。随着国家对财政经费监管和八项规定的落实,如何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的安全高效管理,减少农业科研经费使用风险,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农业科学单位科研经费高效使用与有效监管的意义
(一)聚焦农业科研目标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效果
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的基础保障,科研经费是支持和服务于农业科研活动的专项经费,每项经费均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内容和详尽的计划,因此,在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中,必须以农业科研活动实际需求为中心、内容为依据、计划为蓝本。由于农业科研活动门类领域内容庞杂、不可控复杂因素多、年度重复性概率低等因素,导致农业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问题,比如,研究材料费虚报、经费违规挪用、冒领临时用工费等。这些问题对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目标的实现和科研任务的完成,造成研究资源浪费、经费使用出现违规超限、研究目标出现偏差偏离,有些甚至严重影响到项目的完成和绩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监管,对于安全高效使用农业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科学监管和控制经费支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科研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研项目的增加、经费的增多,一方面极大促进了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经费制度执行和监管等方面不到位,农业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的风险也日益突出,农业科研经费挪用、贪污、浪费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重复研究、目标偏离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科研创新能力,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随着科研经费监管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科研绩效系统化升级对农业科研经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监管,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减少科研经费使用风险,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果。
(三)充分利用科研资源,优化科研结构,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创新能力
农业是既关乎人类食品需求和营养保障的传统产业,又是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与科技支撑能力密切相关的产业。农业科学单位以科研活动为中心内容,其资源高效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对农业科研活动开展与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科研经费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活动的基础,其使用方向、支持内容和使用效率是决定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科研经费管理不仅属于财务管理领域的事情,更是农业科学单位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其使用合理科学性对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管理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系统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监管,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总体管理水平、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创新能力,而且为农业科研的发展和集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四)建立以农业科研绩效为目标管理机制,完善农业科研评价体系
随着科研经费目标化管理绩效考核的推进,如何改变过去农业科研监管弱化、评价指标不明确、产出效益模糊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应该系统提高农业科研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经费安全高效使用,实现科研经费高效利用和产出最优化,更好促进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结构优化、科研环境塑造和人才培养;通过建立以农业科研绩效为目标管理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评价制度,完善农业科研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科研经费对科研活动的支撑能力。
二、农业科研经费管理新特点
(一)农业科研项目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财力日益充裕,为农业科研经费规模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农业科技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作为农业科研主要力量的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农业科研项目不断增多。据统计,我国每年科研经费增长在10%以上,研发成功了一大批农业技术成果,极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二)农业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与量化管理日益加强
我国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比较简单,主要看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重点考核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性。然而,这种考核忽略了经费使用效果和效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是绩效考核的实行,科研经费管理目标与方法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科研经费投入的产出成果逐渐成为经费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来源层次、渠道不同,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也有省市级的科研项目,还有非政府部门的科研资助经费。尽管不同科研项目管理要求也不一样,但经费管理目标趋于一致,即以科研成果指标量化为主要发展趋势。这对于全面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提高科研资金的利用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三)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不断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科研领域成为反腐败的重点,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法規日益完善,这些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监管依据。农业科研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破解农业科研面宽点多、管理不系统不到位的瓶颈,通过网络化制度构建和监管措施,补齐短板,系统提升监管水平。特别是要结合网络银行、电子支付等现代支付方式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促进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手段多样化,提升农业科研监管水平。
(四)农业科研透明度不断提高
农业领域具有品类多、流程长、结构复杂的特点,涉及到育种、栽培、土肥、病虫、安全、保鲜与加工等等多个领域,不同地域、品种、标准的农业相关产品、用品均有不同的价格。这就造成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缺乏执行依据。这也是造成监管刚性约束不到位的问题之一。随着大数据和采购平台的建设,农业科研也逐渐摆脱了监管盲区,大数据、产业链比对和市场竞价等方式增加了农业科研的透明度,减少了农业科研的监管漏洞。
三、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薄弱,缺乏科学依据
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监管的重点,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科学有效的使用。目前,由于农业科研涉及门类多、过程复杂和监管薄弱等方面因素,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预算管理薄弱问题,需要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从机制建设的长效性出发健全预算管理工作;同时,要强化科学的预算编制,从预算管理的目标出发做好充分的论证工作,改变为了编而编的现象,避免出现预算脱离科研需求实际,以及由此造成预算执行效率不高、预算支出多次调整而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问题。
(二)核算粗放,量化标准与依据不足
农业科研项目有其自身特点,涉及材料、检测等多方面,有些方面很难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和依据,由此造成当前的项目核算中存在着核算内容不精细的问题,导致会计科目和预算科目对应出现偏差。在材料费与耗材费、能源费与材料费、运输费与差旅费、劳务费与服务费、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等方面存在标准不一,甚至有可能在一个项目内出现错位归类问题,由此产生归类范畴的模糊性,致使成本核算的链条不精准、不完善。
(三)流程缺失,科研协作费和结余经费使用不规范
目前,在农业项目研究集成化协作背景下,科研协作不可避免,而且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项目协作涉及的单位多且复杂,各单位口径不一、经费使用标准不一,在有些预算含糊、研究任务分工不明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协作经费使用出现监管死角,有些项目组就利用协作经费监管漏洞,建立账外账,形成小金库。由于预算与执行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经费结余是科研经费在使用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有些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结题不结账或滞后结账的现象。随之,也有项目将经费挪作他用,无形中对项目总体绩效考核和评价带来影响。
(四)经费使用监督程序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农业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单位使用的科研事业发展的专项经费,经费使用必须围绕科研活动展开,需要确保科研经费支出的目标性和合理性,从而确保农业科研活动的效率效果。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着随意性的问题,粗放式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缺乏严格规范的流程监管,也有些即使有明确的监管流程,但因缺乏监管抓手,也未构建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使得很多经费支出缺乏真实性、可靠性。
四、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监管的建议
(一)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构建系统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农业科研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预算是后续科研经费支出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从目前来看,农业科研单位存在预算认识不足、预算管理不严、预算执行不到位等现实问题。因此,农业科研单位需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查缺补漏,强化预算管理,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健全预算管理机构、完善预算编制、严控预算执行等三个方面加强管理。要确保农业科研预算做实、做准、做细,特别是针对预算执行环节中存在的超限、超支问题,需要加强支出经费的审核与控制工作,分析经费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偏差原因,从而构建系统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二)严格流程,认真落实项目核算工作
经费支出是农业科研单位风险形成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项目内容和进度要求严格把关,制定落实核算制度,加强经费在使用及划拨过程中的审批流程、审批权限等内容的审核。严抓经费支出管理。支出经费的管理是监管的关键环节,农业科研单位要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经费管理的具体要求,完善项目支出经费管理制度。同时,要强化核算监管,提升监管严肃性,在经费核算中要以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杜绝将与科研项目无关的经费纳入到核算的范畴。
(三)科学规范,促进科研协作费和结余经费规范运作使用
农业科研单位要认真分析农业科研项目特点,研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和农业科研项目特点建立项目流程系统,实现流程化全程监管。针对协作经费监管缺失问题,要从项目预算入手,分析项目协作内容、进度节点和经费使用情况,建立与协作单位沟通渠道;同时,根据项目要求,尽可能协调规范、统一标准,形成比较一致的执行范围。针对项目经费的结余问题,研究分析经费结余原因,了解分析预算偏差、项目重叠、核算不精准等多种影响因素。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及内部审计部门应从工作职责出发,加强结余经费监管。
(四)完善监管程序,构建农业科研经费使用监督体系
农业科研经费使用中的不规范问题,事关科研事业健康发展和单位创新能力的提升,预算外支出、随意支取、经费浪费等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与科研价值的实现。因此,农业科研单位要在国家各级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项目责任人、财会部门、内部审计三道防线,加强对科研经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构建完善的农业科研经费使用监督体系,突出目标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农业科研经费使用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周玉月.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推进“放管服”的难点与建议分析[J].财会学习,2018,(30):165-166.
[2] 祁旭辉,郭长安.高校科研经费协同监管机制建设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2):69-70.
[3] 郭宏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7).
[4] 李素琴,刘成录,谢苹,赵倩倩.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6):86-87,92.
[5] 卢博宇.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0):78-80.
[6] 崔克檐.项目管理在科研院所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7] 黄雄婵.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2).
[8] 张玉华.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44-46.
[9] 朱茹颖,刘彬.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初探[J].决策探索,2007,(17):42-43.
[10] 刘蓓蓓.浅谈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