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
【内容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闻传播的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带来了新闻传播业传统发展方式与运作逻辑的中断或终结。本文基于传播五要素的视角考察了新闻传播现实发展中的“变”,也基于建构人类传播价值基础的视角分析了新闻传播未来发展中的“不变”,以期为在新闻传播领域把握现实、面向未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行动路线图”。
【关键词】互联网生态;新闻传播;媒体转型;价值逻辑
一、中国新闻传播的“变”:基于传播五要素的视角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新闻传播生态,它实质上意味着新闻传播业传统发展方式与运作逻辑的中断或终结。如果我们从构成传播“五要素”的角度来考察的话,这一变革深刻地体现在对于这些要素的外延、内涵及结构方式和运作法则的极大改写。
(一)传播者:从专业化到精英化,再到“泛众化+智能化”
大众传播时代,我们的传播主体是政治、经济、知识精英,包括专业化的媒体组织。记者和编辑作为社会信息“把关人”,基于新闻常识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Event)中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概括、提炼和修正从消息源处获取的新闻素材,将之变为适合受众接受的信息。①
隨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个体借助于网络关系建立沟通与表达渠道,形成“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传播模式。虽然在社交网络的加持下,“人人都是传播者”已经成为一种可能,但书写文字作为一种数千年传承的符号体系,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精英化逻辑与标准。因此,当文字仍然是社交媒体平台用以传播信息及观念、思想与意义的主要工具时,并非每一个社交网络的参与者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传播者。有研究表明,在微信、微博上得到广泛传播的文本中,95%的文本是由3%-5%的精英人士书写出来的,而95%的普罗大众在这一平台上的角色,依然只是阅读者、转发者和简单的点评者。
4G技术开创了“泛众化”传播的新时代。视频语言作为一种可以容纳多元要素、多样文化的“宽通道”表达方式,前所未有地降低了人们参与社会表达、成为传播供给者的门槛。过去不常见到的亚文化形态得以完成其表达空间的释放和价值实现。在5G时代,中长视频会进一步跟短视频形成彼此呼应、功能互补的协作体:短视频形成关注、设置议题;中长视频则对社会决策者的选择、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视频会成为未来社会传播现象级的主流表达方式,为公众参与社会沟通、协商或博弈提供非常有利的入口与手段,进一步带来社会信息传播主体的“泛众化”。
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资讯写作、社交机器人以及“深度合成”等形态的“技术生产内容”(MGC),在5G时代还将进一步形成“人机共存”“人机协作”的传播局面。
(二)内容:从资讯内容到关系表达、媒介功能
传统上对于新闻传播内容的理解,是“关于资讯传播的内容”。从4G到5G时代,内容本身拓展为由于“万物互联”和“全时在线”所产生的大数据。随着数据驱动的社会个体和群体交互行为以指数速度继续增加,信息内容的生产与分发都日益受到计算和自动化的驱动。
此外,由于泛众化传播的兴起,关系表达与媒介功能这两个内容范式中的价值层面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并亟待开发。作为关系表达的内容,在当下社会表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传播的实践表明,情感共振、关系认同的力量有时候远大于事实与逻辑的力量;而利用内容构造场景、形成新的沟通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媒介功能,由于内容极为丰富且成本低廉,以内容作为构筑场景的介质是非常适用和便利的,在未来的传播中将会得到有力的探索和丰富的展开。
(三)传播媒介:从物理媒介到关系媒介,再到算法媒介
社交媒体出现后,广播、电视、报纸等物理意义上的媒介在相当大的意义上被关系媒介所取代,社会关系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意见的最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而到5G时代,算法即媒介。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与定位系统能够“框定”场景,把我们的心理、生理都融入到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去,建构起融合现实与虚拟、沉浸式的全新传播空间。只有算法能够洞穿物理世界、生理世界和心理世界,成为连接信息与用户需求、社会资源与社会关系、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联结者。算法对信息的审核、分类、关联、过滤、推荐决定了社会现实对互联网用户的“可见性”,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中介,影响其对自我身份、人际关系、社会分层及社会意见气候的感知,传统新闻媒体的把关人作用正在逐渐让位于算法“隐性的把关”。②
(四)受众/用户:内容的消费者、生产者与传播权力的赋能者
在传统大众传播学中,受众是信宿,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消费者,其权利半径仅限于作为信息消费者的权利边界。随着用户确立了在传播全域的主体地位,未来传播的制胜关键是用户洞察基础上的服务以及基于服务的价值变现和意识形态引导,因此对于用户的精准把握成为未来传播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未来传播内容服务的四个关键是:使用户能够“看见”(即信息触达)、使用户能够“看下去”(即文化共振)、使用户能够“看懂”(即减少信息解码中的偏差与文化折扣的产生)、使用户“既能看懂又能用”(即认同基础上的行为发生)。说到底,传播致效也好、媒介融合也好、媒介化的社会改造也好,其可行性的前提基础就是从用户洞察及服务于用户的需求发端的,这是未来传播的基本逻辑。
(五)传播效果:社会传播影响力的重构
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来自新闻传播业采集、生产、加工和传播信息对社会现实的塑造,这种塑造意味着媒体通过议程设置、铺垫效应和框选效果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影响甚至“制造”公众舆论。在媒体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互动假设中,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调动公众的注意力资源,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事件成为社会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通路,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与政治权力的行使。社会系统的或精英的力量借助媒体影响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而媒体也在整合异质性利益群体的生活、建构共识的过程中,维系与再生产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
在网络社会,内容不再是稀缺资源,连接与再连接的关系赋权成为社会传播影响力运行的基本法则,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受到了侵蚀。一方面,主流新闻媒体丧失了信息生产及受众接触信息的渠道垄断优势,在社会传播的整体格局中退守到一个重要性相对下降甚至是边缘化的位置;另一方面,个体、社会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借助互联网参与到社会影响力角逐的场域中,看似微小的元素、偶發事件经过网络复杂系统的非线性演进成为掀动风暴、屡屡改变甚至“颠覆”社会认知、主导性话语及价值观念的“蝴蝶之翼”;与此同时,大数据和算法衍生出规模指数化、手段数字化、效果精确化的计算式宣传模式。国家或有资源与能力的非国家行为体则作为“隐蔽的说服者”,使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机器人(Bot)模仿真实用户,以远低于人工的成本和远高于人工的效率进行信息及意见的大范围传播与扩散,以影响网民对政治人物/事件的评价,型塑舆论。③社会权力的生成与运行更加隐蔽、内在与泛化。
以上所述的深刻和重要的革命性改变,对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需要通过基于现实发展的研究,在“可供性”视角下,帮助中国新闻传播业立于时代发展之巅来透视到底发生了哪些具有根本意义的改变,透视这种改变对中国新闻传播业未来发展的变革性要求。
二、中国新闻传播的“不变”:基于建构人类传播基础价值的视角
在这个“万物皆变”的时代,有没有让我们心存坚守和定力的东西,成为我们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把握航向的“压舱石”和“定盘星”呢?
(一)传播属于复杂范式是不变的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始终是一种复杂现象,必须用复杂性范式去对它加以认识和把握。所谓复杂性,简单地说就是诸多事物和要素的彼此缠绕与互相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彼此关联、整体功能不等于个体功能简单叠加的社会有机现象。而复杂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看到这些环节的关联与嵌套,并采取与之相称的对策措施。具体地说,复杂性逻辑的一个深刻内涵就在于,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构造,不能简单和机械地还原为一个一个个体和局部功能与价值的叠加。换句话说,一个元素或者局部的评价不能用就事论事的方式去处理和看待,必须还原到它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整体链条中加以把握才是科学的和正确的。现代复杂性理论的探索告诉我们: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些看似简单明了的要素通过分层、分叉和分支,进而被某种发展所锁定,然后被放大,于是一种原来谁都没当回事的微元素、小事件竟会演进为一场风暴、一个趋势、一种潮流……这正如一块手表、一支烟、一个场合下的一个笑容,居然在这种复杂性的作用机制作用之下形成一场卷动足以让一个机构、一个官员陷于一场政治风暴漩涡之中的滥觞。诚如法国学者莫兰所言:“自然界没有简单的事物,只有被简化的事物。”
由此,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复杂性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我们清晰和可靠地理解与把握事物未来发展的进程及结果,使我们在传统视野下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它会以一种我们不曾预料的方式发生变故,乃至向我们发起攻击。就从当前的发展而言,我们不能指望新创出某一种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无条件地在各地推而广之,必须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到现实变量的复杂性而学会“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实践操作应该“看菜吃饭”和“量体裁衣”;也不能指望一种模式、一套操作可以“一劳永逸”地持续有效下去。要在复杂性范式的指导下建立起“随动”和“权变”的发展逻辑,顺势而为,不做“刻舟求剑”式的蠢事。
今天在传播领域其实有三个逻辑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逻辑;二是市场逻辑;三是技术逻辑,三者都有自己一整套的规律和规则,问题在于我们要找到它们之间的交合点。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只有政治逻辑是人可以能动性地去改变和安排的,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它并不应该是一个直线性的逻辑。中国古代的大学问家老子认为,“大道不直”——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不是直线,江河行地九曲十八弯才是社会操作中的最佳捷径:看起来它绕了很多的弯路,但事实上它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在社会实践当中,在复杂现实面前,如果我们用直线性的简单思维判断和解决复杂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向左一步,向右两步,后退两步,前进三步。我们要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不可能只用一步直接“将军”把对方给“将”死,必须要有曲曲折折、左左右右、进进退退才行。因此,必须因情施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如果政治太过刚性,就没法跟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相交集,就无法搭上时代发展这辆快车。
(二)“以人为本”的传播发展的基础价值逻辑是不变的
传播,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以人为本的基础价值逻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新闻传播的任何技术创新、形式创新、机制创新或规则创新等,其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未来,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尺度去考量和把握:
1.新的传播能否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的流动性
信息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中的流动是一个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如果信息不流动,一个社会就会形成信息和意见的“板结化”,进而造成利益的“板结化”、社会的“板结化”,而社会的“板结化”、利益的“板结化”可能会引爆社会的危机。所以让信息能健康有序地流动,应该永远是一个社会治理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而促进社会信息流动的传播创新必定拥有其巨大的社会价值、治理价值和发展价值。
2.新的传播能否有利于扩大人们社会实践的自由度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看就是人类的实践半径不断扩大的历史,而所谓“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则突出表明了“以人为本”的媒介发展观。人们能够探索更多的空间,能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领地可以去展示、安放我们的价值、个性以及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传播(传播技术、传播工具及其传播革命)来扩大的。VR(虚拟现实)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从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并为我们进入虚拟世界提供了无缝连接;区块链技术是在传统社会的社会信任被打破之后为分布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起全新的技术保障机制;智能算法型媒介则为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物以及人与物理世界、生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的联结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便是媒介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实践自由度的扩大所作出的一次次创新突破。
3.新的传播能否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主、客观世界的把控能力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复杂性丛生的世界,我们需要用不断迭代创新的认识工具和实践手段来简化认识与把握这种现实变化的难度、复杂性,以提升我们实践操作的有效性。传播创新可以从沟通、联结和文明传承的角度提供给我们一些能够简化这种复杂变动的“抓手”——那么谁能提供这种“抓手”,谁就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这是传播创新在社会发展尺度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最后必须指出,在智能时代,传播创新越来越体现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传播的加持与协进,在这种模式下,人机关系会出现四种可能性:机器或者知识帮助人机之间产生更多的价值与可能,我们称之为“人机共生”;当然也可能在机器提升了人之后,人有了更多的价值与可能,而机器则没有进化,这叫“偏利共生”。但是也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机器出现在这个世界当中的时候,仅仅是机器发展,对人也许是伤害,我们叫作“偏害共生”。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叫作“吞噬取代”——技术的发展将人与机器共同毁灭掉。我们追求“人机共生”,也可以暂时接受“偏利共生”,但应拒绝“偏害共生”和“吞噬取代”。但即使在前两者的情况下,我们也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创新宗旨,它是全部传播创新的“压舱石”和“定盘星”。正如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言中所说的,我们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相反,我们更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因此“我们必须要为技术注入人性”。这或许就是未来传播创新的灵魂之所在。
注释:
①〔美〕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272页。
②罗昕:《算法媒体的生产逻辑与治理机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24期。
③欧亚、夏玥:《隐蔽的说服:计算式宣传及其对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对外传播》2019年第12期。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
【特约编辑:纪海虹;责任编辑:李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