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者与编辑的情缘是弥足珍贵的,我与《广西文学》编辑的情缘,是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情缘。
这是一个暖冬的正午,散散淡淡的阳光,将本性刚烈的北风肢解得疲软而零碎。
有稀客从首府来,心呢,便于暖暖中不亦乐乎。
客运站的小广场,旅客稀稀疏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的目光热切切地探寻;我想象另一双眼睛,或许也在探寻,是那种从从容容地探寻。
两双目光终于相遇——凌老师——我的声音充满惊喜;你?你是?语气分明夹带着诧异和些许的疑虑。
沉吟有顷,终于对我有了印象。认出了我,他便眯缝着眼睛呵呵地笑,爽朗而亲切。
两双手终于相握,先轻轻而后紧紧用力,颤颤抖抖摇摇复摇摇……
一个作者与当年发表自己作品的编辑就这样双手相握。
这是相隔二十多年后重逢的相握。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凌渡老师与防城(今属防城港市)一群业余作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邓咏、苏虎棠、林宝、龙旦城,还有已故作家何津、潘恒济、龙鸣,他们的作品都是经凌渡老师的“点拨”和“斧正”走进《广西文学》,继而迈上广西文坛的,到了90年代初,傅启生、缪羽、苏萍和我等防城几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作者也都是因为凌老师的“牵手”和呵护走进《广西文学》的。
凌渡,何方神圣?
凌渡,本名凌永庆,原《广西文学》散文编辑、散文组组长、副主编,广西著名作家。
凌渡老师与防城作者、作家结下不解之缘,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候,为业余作者苏虎棠的一首诗,他从一百多公里外的南宁远赴防城城区后,马不停蹄,又风尘仆仆赶赴企沙盐场……当他弯腰躬背走进低矮潮湿、散发着汗臭味的盐工宿舍,一边自我介绍一边热情地与惊喜万分的苏虎棠第一次紧紧相握时,苏虎棠,这个历经磨难性格刚强的转业军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居然喉音颤颤语无伦次:“凌老师好,好好,凌老师。”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崇拜作家的年代,能与一个省城来的作家握手,是怎样的一种自豪和荣幸啊。更何况,一个身处偏远海岛的业余作者,能与一个省刊的编辑握手,是怎样的一种兴奋和激励啊。凌渡老师此行,是专程为苏虎棠投给《广西文学》的诗稿的修改来见作者的……不久,凌渡老师又为体验海边生活,在认识时间不长的中学教师邓咏的陪伴下走渔村、钻红树林、住京岛渔家……邓咏的多篇写海边生活的散文就是在凌渡老师的“指点江山”式的启发中发现素材,提炼成文,一跃而跨过长江的。
凌渡老师与防城作者的情缘,就是这段时间植下根脉,是包含着浓浓的编辑情的文学根脉。
随着凌渡老师走进防城边海一线的脚步的增多和足迹的延长,他对防城边海的情感愈发地浓厚,与防城作者的缘,便也就越结越广,越结越紧……凌渡老师除了自己创作出一篇又一篇边海韵味浓厚的美文佳篇,还以乐为他人作“嫁衣”的无私情怀关爱、呵护防城作者,而且扶上马还送一程——这些作者几乎都是经他介绍加入广西作家协会的。
在他的引导、启发、扶持下,防城的作者一篇篇带着海味和散发着边关热土芳香的作品,跨越邕江,跨越长江,走进《广西文学》,走进《中华散文》,走进《中国作家》……最终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钦北防地区一支生机勃勃、冲劲十足的文学小分队。
自从与防城边海以及这片热土上的作家作者结下情缘,凌渡老师这么多年来数十次走进防城,足迹遍及渔村海岛和北仑河畔、边防哨所。行踪所到之处,皆留下美文佳章。更为可贵的是,他对防城文学,对防城的作者,依然关爱有加,倾情呵护。在散文创作方面成绩骄人的林宝,更是让凌渡老师倍感欣慰。大家都说林宝是凌老师的“得意弟子”。对此,凌渡只是释怀地笑而不答。这是怎样的一种“师者胸怀”啊。
而我本人,于1983年在《广西文学》第七期发表了散文诗《京族三岛二题》后,相继发表了近十篇作品,这之中,有幸得到凌渡老师或书信或当面给予循循善诱的指导和语重心长的鼓励。1993 年,我与凌渡老师同船溯北仑河而上欣赏两岸风景的同时,他鼓励我们说,你们应该盯住这条界河,用界河文学来逐梦……转年,我的散文《北仑河畔少年梦》在第十一期《广西文学》发表。
凌渡老师与防城作者结缘后,潘荣才、严风华等《广西文学》的编辑相继走进防城,与防城作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更为可贵的是,还在防城建立了《广西文学》创作基地。可以这么说,防城的作者,正是仰赖《广西文学》的培养而茁壮成长的!
1994年元旦刚过,而立之年的我加入当时的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是潘荣才老师做我的介绍人。
2001年,严风华老师带领广西作家协会和《广西文学》联合采风团赴防城港与防城港市作者联谊并推出了《广西文学》防城港市专号。我的报告文学首次走进省刊。
而今,八十高龄的凌渡老师,对防城文学,对那些曾经与他有缘有情的作家文友,依然情缘弥笃。
2019年初冬,凌渡老师又赴防城。他对我们说还要为自己准备出版的散文集补写几篇边海题材的作品。其情切切,其意浓浓,真是一颗拳拳的文学之心啊。
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凌渡老师在防城的三天时间里,林宝和年逾七旬的邓咏,还有为他们当司机的我,怀着深情厚谊相伴随行,重走边海。凌渡迈着稳稳当当的步子,走进渔村,摸摸渔网提提鱼篓;走进红树林,望树根下的小蟹仔爬来爬去直行横行,听红树林里鱼游浅底的戏水声,听小螺仔张口合口的叭叭声;在北仑河岸畔,哲人似的凝视清清河水悠悠东流,遥想当年……
在光坡镇潭由村,凌渡老师不单与防城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起采风,还在露天的农家庭院一隅浴着冬日暖暖的阳光讲散文创作,讲素材挖掘与提炼,讲为人为文。凌老师结合自己的编稿和创作实践,谐趣开场白后,便就散文遣词造句的洗练、诗意营造与升华描写的传神……深入浅出,语重心长,没有一点名家架子,更没有大师的权威论断。自始至終,平平和和,通俗不失优雅,舒缓又兼明快。凌渡老师,不,写到这里,我必须尊称他为凌老!凌老,对防城文学,对防城作者,还要再续前缘再倾深情哩。
送凌老返邕的早晨,我和邓咏在班车门前与凌老握别。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作家相握的手,久久没有松开。他们两双充满真挚感情的目光,竟是如此依依,如此不舍……
班车开动的那一刻,两个老作家慢慢抬起右手,相互摇摆致意的那一瞬间,我看见,两双眼睛里,分明闪着泪光。
【徐仁海,笔名碧海,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防城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防城区文联副主席、防城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在《民族文学》《中国报告文学》分别发表报告文学五部;在《广西文学》《三月三》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六十多万字。著有中篇小说《青春的蹉跌》《黑帆》;出版散文诗集《走进你的梦里》,长篇报告文学《北仑河春潮》《大地春韵》,长篇人物传记《情满北仑河》《百年回眸》,长篇纪实文学《龙腾西湾》。报告文学《六万里路云和月》《二十八载家国情》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讲好“广西故事”民族进步征文一等奖。】
责任编辑 韦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