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下基于“互信”机制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构路径研究

2021-06-20 15:29侯小菊刘延申徐坚陈耀东黄慧婷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区块资源

侯小菊 刘延申 徐坚 陈耀东 黄慧婷

关键词:5G技术;区块链技术;互信机制;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一、问题提出

2017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产教融合的深化过程中,促进包括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等的有机衔接,从而能够尽可能的满足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需要[1]。随着5G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相关高技术人才将出现巨大缺口。職业教育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另一方面,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里提出要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技术商用,要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的数字化创新型企业,要建立健全全国范围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体系[2]。由此可见,5G技术不仅仅是通过改变工作世界的工作方式,进而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也同时作为技术手段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支持[3],为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5G关键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将表现在“5G+互联网”重构产业中人与物、物与物的高效连接,破除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障碍。目前我国的产教融合服务正向深水区进展,将面临更为复杂艰巨的问题:新时代的产教融合服务如何解决开放与共享?如何吸引企业参与,打通产业链和教育链?在国家、市场和制度的多重治理思考逻辑下,是否可以构建市场化、专业化,支撑校政企行(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共商、共建、共享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构路径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二、缺乏互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2017年12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定位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其认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应当是由政府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应当具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主要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的形式,向公众提供资源服务,并基于信息技术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既包括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国家体系),也包括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省级体系)。国家体系指的是国家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4]。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通常指的是公共服务部门为了满足大众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搭建的软硬件环境,所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资源[5]。此次疫情期间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协同发展,实现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起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的支撑点。5G时代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则应是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的效能,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产教融合的城市、试点企业、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的优质资源,在“5G+互联网”基础上,建立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服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宗旨,搭建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职校学生、行业企业的“桥梁”。在政府主导下,采用市场配置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第三方开放型服务体系是服务国家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各种类似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以下的主要困境:(1)从全国范围内研究来看,不同类型的教育公共服务存在地区差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难;(2)从服务平台各主体的参与性来看,教育资源整合难;(3)从目前的服务平台的技术架构看,无法满足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要求;(4)从技术变革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角度来看,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服务长效机制还未建立,难以满足人们多元教育及终身学习的需求。

(一)交易互信:优质资源共享存在障碍

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究其根本,仍属于“准公共产品”。职业教育公共教育服务的基本目标是使用者享有等价的公共教育服务,这有助于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从目前的实践整体上来看,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出现优质资源难以共享的困境,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缺少完善的资源交易机制。首先,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各自为政,人为划定了“条条和块块”,使得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类资源归属不一,这对资源的交易造成了根本性的困难。其次,各类资源交易后,其版权归属是独占还是分享也存在问题,由于部分资源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如完全由商业公司独占版权,可能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第三,由于现有各类资源的交易缺乏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导致各类资源的定价困难,定价的逻辑和方式也不透明,又加之缺乏市场的调节机制,进一步阻碍了各类资源的顺利交易。

(二)整合互信:数据资源整合存在困难

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提供开放共享、动态更新的数字化资源库,为使用者提供教学资源的开发、查询和使用等服务。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例,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大多数承诺参与建设的企业并没有做到提供优质的资源。企业的优质资源还是没有完全共享。由于数据来源不同,数据采集标准和口径不同,以至于整合企业资源时发生了数据之间相互冲突,无法相互印证的问题。同时由于缺乏面向产教融合的标准化服务规则,在整合校企合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时,无法逾越版权的鸿沟。

另一方面,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其拥有的数据都有一定的保密性要求。由于缺乏相互的信任,都不愿意将自身的数据相互共享,更别说分享至第三方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6]。这就造成若不能够依靠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只能收集到较少的院校数据。而面对市场化的企业来说,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也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很难收集到企业的产教融合中形成的数据。

(三)存储互信:数据安全保障存在不足

目前,职业教育领域中能够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存储模式,通常采用两种技术架构实现:一种是相对传统的门户网站加上后台中心化存储的结构,另一种是门户网站加上云平台的新型结构。这两种存储技术架构成熟、应用实施的场景也众多。两种模式后台的数据均采用了中心化的存储模式,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存储模式不同。尽管两种模式都能够为大众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相关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共享,但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正式的互信,也无助于解决应用中的数据安全问题[7]。例如,在集中化管理的模式中,对集中管理的数据保障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用户数据被窃取。而在分布式管理的模式中,由于分布式平台之间缺乏互信机制,因此不同分布式平台需要各自独立建设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导致各自建立的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小而全,但其抵御外部攻击的能力并不强。因此,如建立在现有两种技术架构的平台上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尽管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操作规范,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用户数据的丢失的可能性[8]。

(四)资源互信:公共需求供给存在错位

目前市面上已经能提供部分功能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如奥鹏教育,该公司提供了服务对象从院校学生到社会全体的转变,平台的服务功能也提供了从单一的培养学生专项能力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再到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转变。尽管职业教育公共平台服务的功能持续不断延伸,涵盖了教学、实踐、实习实训、技能鉴定及技术服务等多项功能的综合。然而,还是未见企业和职业院校真正依托平台能良性互动起来,究其原因,双方都不愿意把最优质的资源进行共享。如何在5G时代,利用好区块链技术赋能5G网络带来的“高效、互联、可信、安全”特点,解决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双师”师资紧缺、实习、实训设备不足而企业大量设备闲置等办学困境的无缝对接以及供需错位问题。建立起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运营的长效机制,持续为学习者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服务仍是一个难题[9]。

三、呼唤互信:基于“互信”机制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现状分析

(一)5G技术+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此次疫情期间,我国在线教学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其中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平台”)的线上服务成为职业教育院校和企业战线抗“疫”的重要举措,为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年度分析中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已立项建设项目共计203个,覆盖了所有专业大类和156个二级专业类。目前,已有1329余所职业院校和2771余家行业企业参与建设;标准课程总量已达6615门,资源库项目资源总量达423万余条,资源库共有注册用户1588万余人,其中企业用户65万人。累计访问超过7亿人次,总访问次数48亿次。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互补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领域综合应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就明确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的校园,创新教育服务的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的变革[10]。5G、云计算、VR等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在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优化智慧学习环境,提升学习体验[11]。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富科技感和趣味性。5G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实训资源无缝进入课堂、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课堂教学环节,摄像头智能识别人像并自动切换画面、4K极清摄像机呈现着课堂实验与互动、课堂提问与回答声音清晰传递等,都离不开5G技术的支持。在5G技术发展带动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也正在向智能化、个性化的资源推送方式发展,多所院校加大了虚拟仿真在线实训资源、在线智能工厂的建设和投入,为教学模式转变提供有效支撑。

尽管5G所延伸出的万物互联将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效率,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AR、VR、超高清视频流等应用的大规模兴起和繁荣。但是,伴随着设备的大规模接入、数据的海量增长及计算需求的剧增,引发的一些问题必将引起关注。数据缺乏安全保障,容易被黑客窃听;海量数据采集、GDPR①法律生效突显隐私保护责任;在5G网络上开发各种物联网应用的成本高昂;除了通信以外,终端之间难以实现价值的交易和互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快5G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进5G数字经济的发展,迫切地需要融入新的技术管控[12]。

(二)区块链+教育的信息化应用现状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历数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数字化,到三通两平台建设,再到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到位,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仍是数据孤岛,其主要原因是信息化平台之间缺乏互通互信的前置条件,教育教学的数据记录与结果认证存在信任危机,区块链的出现为当前数据孤岛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机制。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落地应用,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2016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相继将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立了区块链发展联盟。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提出的“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价值。2017年,欧盟发布了《教育中的区块链》报告,专门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部署,报告提出了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的八种可能方案[13]。2018年4月,由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同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列入国家的信息化规划中,并将区块链技术定为国家想信息化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技术,在海量数据存储、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交易性上存在明显优势,由多方维护,采用多种密码技术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采用哈希指针连接以有效地防篡改,可靠地记录、同步、共享、验证交易和数据。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进展来看国内外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理论探索居多实践案例少。如有学者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构建、档案的管理、学习数据的存储与追踪、智能学习机器人的设计等[14]。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开放式的教育资源新生态和新应用中,有研究者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模与框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习记录、成绩查询、学习相关证书储存与发放、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教育服务契约建立等[15]。基于微软的Azure平台,由中央财经大学建成国内的首个校园区块链项目,该项目利用了区块链技术的特性,用于学生管理中,记录学生的相关信息[16]。墨尔本大学报道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学生档案管理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安全的数字系统来查看[17]。研究发现目前世界各国已投入运营的“区块链+教育”项目多以私立大学或民营教育机构项目平台的形式存在。从整体应用场景看,大多数案例基本形成“区块”分散而未能成“上链”的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5G技术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但是在面向需要建立互信机制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时,仍然存在着技术上的不足。而目前主要是国外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使用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应用还较为缺乏。显然,针对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仍然缺乏从体系层面的深入研究,将当前的5G和区块链应用实践直接拓展到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困难。因此,本文尝试利用5G+区块链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解决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供需错位的难题是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四、构建互信:基于“互信”机制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构路径设计

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构路径上,主要是要解决交易双方“互信”问题。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三阶段论”中认为,若要在起点是一种全新的、没有任何交往历史的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首先要经历计算型信任阶段,在这个信任的初始阶段,每一个人倾向完成自己所做承诺的原因是因为害怕未达成承诺将会导致的惩罚[18]。因此,当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双方都会相信对方会在可能的惩罚威胁下完成自己的承诺。同时,除了可能的惩罚之外,双方的信任建立还可能会受到潜在的利益诱惑,行为受监控的程度,付出与回报的比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将区块链这个新技术的引入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时,也将着重从职业教育校企资源共享、教育过程激励、教育成果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主要问题产生的交易互信、整合互信、存储互信、资源互信等方面进行应用。通过对传统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改造,我们提出了基于“互信”机制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路径。分四个层面进行,首先是平台架构设计,其次是部署方式及数据“上链”流程设计,第三是提出四个“互信”问题的应用实现路径,最后提出应用“上链”实施建议。

(一)平台架构设计

系统框架分为两个维度,横向的数据维度和纵向的认证维度,技术架构设计为4个逻辑层,分别为数据层、服务支撑层、交互层和用户层。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1.数据层

数据层封装了区块链的底层技术,主要是设计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等基础服务能力保证交易安全的实现。考虑到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需求,增加了钱包功能。在数据共享中,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原始共享数据可以存储于IPFS等集群中,校企融合链上的智能合约存储共享数据的哈希指纹等信息。

2.系统服务层

系统服务层集合了系统平台、应用微服务、数据分析平台、资源整合平臺、教学服务平台是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块链技术功能实现的重要层级。服务支撑层由各类脚本代码、算法机制、智能合约组成,该架构中智能合约封装了学分识别转换合约、教育资源交易合约和教育资源建设合约。合约按照拟定内容在触发条件发生时自动执行,数据流通可全程追踪审计,厘清权责;支持校企合作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实现有效的数据监管。

3.应用服务层

交互模块提供业务功能所需的各类管理服务和接口服务,实现机构间的资源和数据的整合与互通,并对数据流进行全程记录与管理。

(二)部署方式及“上链”流程设计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部署方式如图2所示,主要设置好区块链节点、公共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等技术关键点。

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区块链一般可以中心节点、企业资源节点、学校节点、就业信息等节点组成。中心节点主要负责:组织各企业节点,共同实现平台上区块链组网;制定数据共享规则、身份认证规则、隐私保护规则等规则合约;管理维护整个组网,建立产教融合服务链上标准规范,实现区块链数据有序安全共享。部门节点负责:根据信息中心指定的规则,实现本企业的数据到链上共享;通过共享网络在公共账本上查询其他学校的数据索引。分布式账本是多企业数据共享平台的关键之一,支撑实现数据多方维护、多方共享:信息中心节点在公共账本上建立信息数据的目录体系,便于实现各企业节点查询和调用共享数据;并记录数据的操作共享过程和在链上共享全量数据;并可抽取相关数据目录索引信息到上级索引链上,实现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同类型企业数据共享。也可以进行授权操作,实现从全国索引链到城市数据链的联通,进而实现数据的跨部门跨区域传输。从而实现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到试点企业的智能共享互信的数据信息。解决了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认证互信功能。

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业务数据上链前需要将业务数据处理。一笔业务数据在区块链处理的流程分别是上链前处理、上链处理和智能合约处理。数据上链前处理主要是通过工具将业务数据转换成区块链可读的方式,由中心节点处理,并且对信息进行签名。处理完成的数据发送到区块链节点后,就形成了一笔区块链交易并进入上链处理的阶段,这一过程是去中心化的,需要由节点处理。链上处理大体可分为交易广播和区块共识流程。上链处理完成后,业务数据已经记录在链上,链上数据需要进行智能合约处理。智能合约处理包括合约逻辑处理以及修改状态梅克尔树等流程。智能合约的逻辑处理完成后,会修改状态梅克尔树。梅克尔树是一个二叉树结构,不同的叶结构通过梅克尔树链接到根,能起到防篡改和索引的作用。通过梅克尔树的索引,能够快速定位合约的历史状态,可查询某个业务执行的区块高度的合约数据来获取当时的执行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合约调用失败和上链失败是有区别的,触发合约调用的时候交易已经在区块里留下记录,而区块是防篡改的,因此调用失败并不会擦除区块里的记录。如果交易因为数据错误或者共识问题而没有被记录进区块,则不会触发合约处理的过程。

(三)基于“互信”机制的应用实现路径

由于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复杂,从技术为应用服务的角度上,我们提出四个主要的“互信”机制应用实现路径。

一是在交易互信问题上,依托在数据层设计的数字钱包功能,对教学资源交易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实现平台合约的生成和存证交易记录无法篡改、真实有效,所有的交易和合约数据都将被永久保存。以区块币的形式对校企共享的教学资源成果进行奖励,以此激发优质资源共享的内生动力。

二是在整合互相问题上,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用户层构建去中心化的知识库,将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大型产教融合企业门户网站等各类互联网教学资源直接通过区块链平台进行整合访问。解决单个教学资源库构建过程中教学资源来源单一,呈现形式不丰富、内容不严谨、开放性不强等问题,以及面向教师和学习者解决教学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优劣筛选困难、个性化服务不足等问题。

三是在存储互信问题上,在交互层构建资源分层处理。分别设计资源存储层、资源评估层和网络共享层。资源存储层可用于资源产权保护并完善法律政策,资源评估层利用数字签名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网络共享层则负责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库共享。

四是在资源互信问题,采用在服务层设计智能合约功能。该智能合约设计可封装职业教育中课程与学习、培训与实训、就业与继续教育以及服务与管理四个方面所涉及的学习经历信息流、证书认证信息流、学习评价信息流、学分识别转换信息流、个性化支持信息流、知识货币信息流、知识网络信息流等七个应用场景。解决产教融合中企业和学校部门间的复杂场景的数据共享开放,从而实现城市范围内甚至更大范围跨空间、跨时间多主体高效协作。

(四)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上链”工程的建议

在“5G+区块链技术”下构建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先以欠发达地区的产教融合城市为节点,将该城市中的试点的产教融合企业和本地区的高职院校为分节点,将核心应用场景涉及的数据接入认证人员识别信息库。汇聚到统一的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职校学生、行业企业的底层数据平台。在政府主导下,采用市场配置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第三方开放型服务平台。在具体试点上应注意三个原则:

1.各类资源的去中心化原则

试点城市和企业以及职业院校通过这些年的发展都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实施前首先要通过各类资源的去中心化,实现节点的资源集中化,进而通过整合实现个性化组织各类资源。各类资源的存储也是分布式的,这样就自然达成了各类资源的相互分享和相互备份。对于每一个存储节点来说,都完成了各类资源的集中存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通过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了节点集中化的资源存储。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可以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职业教育各类资源的个性化组织。职业教育的个性化组织需求不仅包括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选择,还包括学习平台和学习内容的记录。

2.数据采集可靠性原则

数据可靠性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必要前提。嵌入数据区块,利用区块链自身的安全机制,确保服务平台基础数据的可靠性。以此,建立数据提供方和使用方之间的互信机制,實现提供方放心的提供数据,使用方合法、合规的使用数据。

3.数据生命周期可追溯原则

数据生命周期是指数据从创建到使用、流通、迭代各环节,最后备份或删除。数据的整个阶段是可追溯的,即任意一个环节的读取者、更改者、备份者、删除者以及操作时间是有记录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相关技术,在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中的数据流通时,无需依赖第三方平台的支撑,可实现流通数据记录可查询、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并且数据的流通信息实现分布式备份存储,备份之间相互印证,避免意外造成数据损毁。在此基础上,各类数据和资源的相互交易成为可能。

五、研究展望

5G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的重要代表,对平抑教育不公平现象有促进作用[19]。5G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协同搭建多元共治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多元主体可共同在“互信”平台上发布职业教育供需产品,厘清人才市场需求和规模等因素的变化,实现用人需求、教学质量评价及教育方式的优化,使得职业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配。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数据共享与开放中的互信、隐私数据保护、数据安全访问、数据交换的时效性、可追溯性可审计、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等问题,推动产教融合政策落地。也促使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数据共享方式不断完善,改变了传统的校区合作中数据共享平台中大数据中心对数据绝对控制的现状。区块链参与方的业务关系同样会发生较大改变,有利于调动区块链参与方的积极性,促进校企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基于智能合约实现的身份认证机制和访问控制机制,可以解决传统业务数据共享系统中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体系复杂、重复建设、难以互联互通的问题。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的去中心化模式也有利于调动职业院校、各类企业的积极性,使之更加可能共享利用各自私有数据。这种技术平台更加开放,未来可以方便的吸纳行业协会、新型资本团体等社会主体加入到共享网络中,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共享。促进大型企业的数据共享以及学校数据向社会开放。还可以支撑数字资源产权登记、维权保护、侵权诉讼等已经实施整合的职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数字资源的共享、托管、转化、交易综合服务平台,解决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内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企业培训网站课程等信息化服务的认证标准和交易过程透明化。真正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有关要求,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上链”工程,在“信任三阶段论”支撑下,需要不同的参与主体能够共同认可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命,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由于实现第二阶段的了解型信任和第三阶段认同型信任还需要多元参与主体持续的互动和长期的演化,因此,如何利用好5G时代的先进技术,减少破坏信任的行为发生,协助不同主体间向认同型信任前进,也是未来前瞻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不断调整会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以及技术革命引发的岗位技能标准变化等给我国的职业教育会带来一系列挑战。如何快速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形成多元共赢的模式?面对未来高职不断扩招的新形势下,如何保障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依然能够稳定提升,丰富培养内涵,提高就业效率?我们相信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搭建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框架,解决构建共同治理,互为信任的合作机制,为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区块资源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资源回收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