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三中学 王 艳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长此以往,使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愈发严重,出现“学困生跟不上”“学优生吃不饱”的情况,无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就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借助“分层”加强引导,结合各层次学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消除学生间的差异化矛盾。
科学的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将其分成不同层次,以便提高备课的灵活性,在这一过程中,可适当强化与学生的沟通,清楚掌握其学习状况。
在教学实践中,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A层,即提高层,这个层次的学生数学能力比较强,能主动分析思考问题,善于总结数学规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其次是B层,也就是中等层,这个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易于满足,对于较难的题目缺乏探究毅力,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最后是C层,也就是基础层,这一层次的学生的基础水平与思维能力都比较落后,学习缺乏自主性,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待学习任务不够认真,整体上落后班级平均水平。在与这一层次学生相处中,我发现他们对于老师的批评不是很在意,但十分渴望得到我们的肯定,哪怕是小小的表扬都能激动很久。在给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可深入教材,展开备课。以“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教师可针对A、B、C三层设置不同目标,如对于A层,要求其掌握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决方法,并能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B层,要求其掌握较为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出结果;针对C层,则要求其能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概念,能够运用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求解。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B、C层的学生,要采取“扶”的原则,根据其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架”,让其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而对于A层的学生,要大胆地“放”,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给其提供自主思考、探究的平台,使其在原有水平上不断突破。
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对于导入环节,教师可这样设计:先让C层的学生回顾复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随后呈现几道练习题让其完成。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出示实际问题:现在甲、乙双方合作修路,甲方修了x米,乙方修了y米,他们合作修了10米。教师先让B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第一个方程:x+y=10。至此,教师可进一步启发:请你自主思考,增加一个条件,解答这一方程。对于这一问题,A层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开展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其相互交流,进行“帮扶”学习。求解过程面向A层学生,探讨结束后就可进入正题,清楚呈现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概念,并借助适当的练习巩固,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解法更简便?这样就将课堂推向高潮,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在思维风暴中解决问题,扎实掌握新知识。
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仅在于教学,更离不开课后及时的巩固练习。在设计练习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其挖掘自身潜力。新课结束后,我设计三类题,即基础题、综合题以及提高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学习要求上,我主张C层学生先完成基础训练,B层学生尝试一些综合题,而A层学生可接触一些提高题,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完善知识体系。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习题设计为例,教师可这样展开:
(1)基础训练。
(2)综合训练。
已知方程|x+y-1|+(x-y+3)2=0,求x,y的值。
(3)提高训练。
在学生完成后,要进行及时评价,结合解题正确率展开分析,帮助其找到新课学习的漏洞,制订个性化的改善措施。强化指导,落实个性化学习,让每个学生在训练中都能查漏补缺,获得相应提升。
总之,分层教学的实施是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其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在课堂、课后都能获得发展。教师要灵活利用这一模式,给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促使其学科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