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觉
悲伤有什么用?还不赶快振作起来?这几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白或者内心戏。很多人把从容淡定、宠辱不惊的成熟姿态当作形象工程来悉心经营,即便面对悲伤的事也能面不改色地应对过去,美其名曰“情绪管理”。然而,情绪管理并不意味着一场对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歼灭战,尽管谁都不喜欢悲伤,但事实上,悲伤不仅是人类所固有的,而且是必要的,甚至是有益的。
迪士尼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将人的五种主要情绪人格化,以乐乐(快乐Joy)、忧忧(悲伤Sadness)、怕怕(恐惧Fear)、厌厌(厌恶Disgust)、怒怒(愤怒An⁃ger)的视角,讲述了一个11岁的小女孩莱莉从明尼苏达州搬家到旧金山的曲折经历。
在影片中,乐乐以团队领导自居,始终以小主人的快乐为己任,甚至不惜排除异己来维护小主人的情绪。但事实证明,让忧忧强行振奋精神、抹除不开心的记忆乃至为记忆重新上色,都是徒劳的。不但徒劳,还让主人公陷于危难。最终,是悲伤的出场填补了心灵的需索,将小女孩从失控的临界点带回家人的身边,带回有泪水、有深情和有效交流的生活轨道。至此,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乐乐也不得不让出领导权,给所有人平等的位置。
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只有快乐、没有悲伤的人生同样是残缺的。每种情绪都是我们对社会情形所作出反应的有益组成部分,我们对每件事情的理解和评价无不受到心情的强烈影响。而在此前,或许很多人都和乐乐一样,倾向于将悲伤视为一种负面的状态而避之不及。现代生活的烦恼也催生了大批授人以快乐之道的书籍、课程,似乎不快乐已经成为一种公害。殊不知,过度抑制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危害并不比释放它更小。患有“无痛感症”(CIPA)的人,即便屡次受伤,也无法警觉,将自己从伤害中脱离。而悲伤正是心理上的痛感,它促使人们在应对损失的时候清醒过来,调整心态,改变对策。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福加斯曾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情绪不仅会影响人们思考的内容,还将影响思考的过程本身。快乐或悲伤的情绪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当人快乐时,大脑更有可能在潜意识里依赖即有经验和知识(比如成见)来作出决定;而当人悲伤时,则更加关注外部世界的新信息。心理学上把这类思维称为“适应性”思维,它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具体,更注重事实。
正如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中因搬家转学而不能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环境的小主人公,悲伤的情绪是一个信号,让她注意到生活正在发生的变化。这种敏感或许让人略感不适,但也因此,人们将对身边的角色态度和事态发展投入更多关注,以便全面掌握情况,在必要时刻及时反应,从而不用领受那些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作为该动画片的科学顾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荣誉教授保罗·艾克曼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达契尔·克特纳也是情绪专家,他们在为此撰写的《悲伤才是成长的主角》一文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悲伤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就是:接受悲伤,并让它呈现出来。悲伤会让失去的东西(比如童年)变得更为清晰,并帮助人们向着他们所收获的东西前进。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影片中那些喜忧参半、五味杂陈的情绪或记忆被赋予更高意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