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鑫磊,韩汶荧,汪 洋,黄亚东,孙智信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T.gondii)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的有核细胞[1-2]。反刍动物感染主要通过摄入被含有卵囊的猫粪便污染的草料、牧草和饮水[3-4]。其感染会导致动物生殖障碍及流产,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弓形虫可通过动物性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人类,也对居民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5-6]。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最优质的天然牧场,然而目前针对该地区绵羊弓形虫感染的系统报道较少。本试验深入呼伦贝尔市的6个地区,选取放牧绵羊为试验对象,展开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检测,以期为该地区畜牧业发展,及人兽共患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数据参考。
1.1 样品采集及血清制备 本试验所用绵羊血液样品采集自呼伦贝尔市的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满洲里区、新巴尔虎左旗、牙克石市、扎兰屯市共6个地区,通过离心方法从全血中分离获得血清,共588份,标记后于-20 ℃冰箱保存待用。
1.2 试验试剂及试验方法 绵羊弓形虫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结果判定 在阳性对照样本OD值≥1且阴性对照样本OD值≤0.15的条件下,判定结果的临界值=阴性对照样本的平均OD值+0.15,若被测样的OD值>临界值,则被测样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1 呼伦贝尔市各地区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 本次调查从呼伦贝尔市的6个地区共采集样品588份,经弓形虫抗体检测,总体阳性率为12.07%。高于总体阳性率的有3个旗县,其中最高为扎兰屯市(14.81%);低于总体阳性率的有3个地区,其中最低为鄂温克旗(10.24%)。经卡方检验分析,各地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弓形虫抗体血清阳性率检测结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serum positive rate of T. gondii antibody
2.2 不同性别绵羊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 由表2可知,所检测的278份雄性绵羊血清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43份,阳性率为15.47%;310份雌性绵羊样品中,阳性样品数为28份,阳性率为9.03%。经卡方检验分析,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不同性别绵羊弓形虫血清阳性率Table 2 Prevalence of T. gondii infection in sheep in different sexes
2.3 不同年龄绵羊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 以12月龄及以上为成年羊,12月龄以下为未成年羊。结果显示,成年羊阳性率为18.58%;未成年羊阳性率为8.01%。成年绵羊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大于未成年绵羊,且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绵羊弓形虫血清阳性率Table 3 Prevalence of T. gondii infection in sheep in different ages
家畜羊感染弓形虫后,会导致脑炎、眼病和胎盘炎等较严重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神经症候或者繁殖症状等情况的出现,严重损害畜牧业发展[7]。呼伦贝尔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绵羊的重要产区之一,且以放牧绵羊著称,但近年来缺乏系统的弓形虫感染数据。方变变等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牛、羊弓形虫感染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呼伦贝尔市只涉及到新巴尔虎右旗1个地区[8]。本试验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呼伦贝尔市6个地区共588份放牧绵羊血样,结果显示,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12.07%。与已报道的国内其他调查结果相比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9-10]。因此就本试验结果而言,呼伦贝尔市绵羊弓形虫感染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本次试验数据显示,12月龄及以上绵羊弓形虫感染率(18.58%)高于12月龄以下绵羊(8.01%),且二者呈极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动物与外界环境接触时间较长,接触弓形虫卵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感染概率较大,导致年龄成为绵羊感染弓形虫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相关研究对于年龄是否为绵羊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素报道不一[11-13],这说明年龄因素可能与其他未知因素结合产生影响。此外本试验结果发现,性别不是绵羊感染弓形虫的主要因素,说明不同性别的绵羊存在同样的感染风险,提示相关人员需做好全面防控工作。
综上所述,该试验结果初步反映了呼伦贝尔市放牧绵羊弓形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数据。但呼伦贝尔市牧
场辽阔,绵羊养殖量较大,因此今后研究需扩大采样范围及增加采样量,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