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群,潘百荣,孙幸渟,潘德清,孙士林
(1.慈溪市德清蔬菜技术研究所,浙江 慈溪 315302;2.慈溪市德清种子种苗有限公司,浙江 慈溪 315302;3.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育种的实质就是作物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重组,因此,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发掘其中的优良基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策略。韩家路黑藤茄与天元长茄均为慈溪市20世纪40—50年代的地方藤茄种质资源,这2个地方种质由于种植年代较久,自然串粉较多,整齐度差、长势弱、抗性差;因而,在21世初对该地方种质进行了提纯复壮。提纯复壮后的这2个种质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为此于2010年以韩家路黑藤茄为母本,以天元长茄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使两者的优异基因得到重组。经过5代的单株选择,第6代的混合选择,第7代的混系繁育,选出了茎、叶、果皮均为绿色,果实长条形、呈弯曲状,长势旺盛,耐热、耐寒、耐涝,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绿藤长茄新品种“慈茄2号”。
2010年夏,在慈溪市白沙路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韩家路黑藤茄为母本,以天元长茄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得到韩家路黑藤茄F0代杂合体单株,并选择了其中的1根茄子,收获了种子289粒。
于2011年将289粒种子播种、育苗、移植栽培,在开花前对每株茄子用网纱隔离进行自交,成熟时选择了生长势强的89号F1代种子。
2012年,用同样的方法,在F2代的分离株中选择出了茎、叶、果皮均为绿色,果实长条形,呈弯曲状,长势旺盛,耐热、耐寒、耐涝,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89-235号绿藤长茄优株。此后,用同样单株选择的方法选出了F3代的89-235-76号绿藤长茄优株,F4代的89-235-76-252号优株,F5代的89-235-76-252-247号优株,F6代的89-235-76-252-247-27、89-235-76-252-247-182、89-235-76-252-247-211这3个优株。
2017年春,将3个性状优良的姐妹单株混合播种移栽,让姐妹系间自由授粉,并且姐妹系与外界隔离,成熟后混合收获,得到原始的F7代绿藤长茄种子,定名为“慈茄2号”。
2.1.1 品比试验
2018年春季、2019年春季分别在慈溪市东部的龙山镇,中部的白沙路农业科技创新园,西部的周巷镇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从表1可知,“慈茄2号”平均667 m2产量为4 888.7 kg,比韩家路黑藤茄每667 m2产量增加307.4 kg,增产6.7%。
表1 “慈茄2号”绿藤长茄品种试验产量比较
2.1.2 区域试验
2020年春秋分别在宁波市余姚、镇海、北仑开展了“慈茄2号”绿藤长茄多点(区域)试验。从表2可知,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4 570.2 kg,比韩家路黑藤茄667 m2产量增加280.1 kg,增产6.5%。
表2 “慈茄2号”绿藤长茄多点(区域)试验产量
与韩家路黑藤茄相比,“慈茄2号” 绿藤长茄的赤斑病、锈病、枯萎病发病率均有所降低,抗病性较强,同时耐热性、耐湿性、耐低温能力均强(表3)。
表3 “慈茄2号”绿藤长茄抗病性、抗逆性
“慈茄2号”平均每根鲜茄质量51.0 g,果肉颜色白色,可溶性固形物6.3%,煮熟糊烂度较烂;每100 g鲜茄中维生素A含量为53 mg,维生素C为17 mg,维生素E为0.85 mg,胡萝卜素315 mg,蛋白质8.9 mg,膳食纤维3.3 mg,核黄素0.12 mg,尼克酸1.6 mg,磷202 mg,锌1.38 mg,硒2.03 mg。
“慈茄2号”生长势强,株高约77 cm,开展度75 cm×64 cm;主茎高度23 cm,植株茎部茎粗约2.1 cm,茎绿色、无刺,分枝性较强;叶片长椭圆形,最长叶长、宽分别为24 cm、17 cm,叶缘有波浪形缺刻,叶绿色,叶脉叶柄绿白色,叶柄长约10 cm,叶片和叶柄无刺;前期和中期花大多生成簇生花序,后期花多单生,第1花序着生于主茎第7~8叶处,以后每隔2~3叶着生一花序,同一花序可结果2~4个,花冠白色,萼片绿色;果实长条形,呈弯曲状,商品嫩果长44 cm,直径约2.3 cm,脐部尖,果柄较长,果实绿色,中部以下有白绿色相间条纹,平均单果质量约51 g,果肉白色紧密,果皮薄,可溶性固形物6.3%,煮熟糊烂度较烂;留种果土黄色,种子扁平肾形,金黄色,千粒质量3.7 g;中熟,定植到采收40 d左右,自开花到商品嫩果采收18 d左右,全生育期130 d;植物生长旺盛,耐热性、耐湿性、耐低温性能均强,平均单株留种果29个左右,鲜嫩果数多达60个;耐肥力中等,抗病性较强。
由表4可知,与原始材料韩家路黑藤茄母本、天元长茄父本相比,“慈茄2号”绿藤长茄茎、叶、果均为淡绿色,抗性强。同时,“慈茄2号”田间性状稳定,整齐度高,长势茂盛,适应性强,株型紧凑,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
表4 “慈茄2号”与亲本的主要区别
播种期:宁波及周边地区大棚种植于11月下旬播种,露天地膜种植于2月下旬播种。
培育适龄壮苗:一般667 m2生产田需备播种苗床3 m2,需种量15 g。变温催芽播种,播后小拱棚密闭,白天温控28 ℃。苗齐后白天温控25~27℃,夜间15~18℃,2叶1心时保持白天30 ℃,夜间20 ℃左右。苗期重点防猝倒病。
整地做畦施基肥:翻耕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饼肥50 kg,深耕细耙,开沟定植。
定植:一次性定植,667 m2栽1 800株;先密后疏定植,667 m2栽2 500株。
田间管理:大棚栽培于1月底、2月初带大蕾定植,多层保温,4月中始收,11月结束。露地地膜栽培于4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始收,11月结束。在培土封垄时,667 m2施复合肥15~20 kg,尿素10 kg。进入采收期,每5~7 d每667 m2施尿素10 kg。
病虫害防治: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斑病和绵疫病。实行3~5年轮作。在高温多雨季节,用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可防治褐斑病和绵疫病。茄子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70%克螨特1 5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