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立琼 肖玉朝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定和实施,国家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职业教育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教学的革新者、技术创新教育的推动者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型势在必行。为此,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应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合作模式,开展包括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教学观摩、学生实习/技术指导等全方位合作,实行“2+0.5+0.5”培养模式,即在校集中学习两年,半年进行项目实战强化能力训练,半年在企业带薪实习。在实训环节,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等因素把实训内容分为开发类、实施类、设计类、运营管理类不同的类型开展项目实训,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性格、职业兴趣、技能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类型,参加项目实训。该措施保证了所有合作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能力和兴趣匹配的实训类型,通过完成实训积累岗位项目能力,从而具备就业能力[1]。
从全省范围来看,湖南省有70多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软件技术专业,使得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需具备较高的竞争力才得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以下几个问题是高职院校亟需思考解决的:一是学生就业观念偏差问题,如何缓解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及时纠正学生的就业观念偏差;二是就业指导与就业现实脱节问题,如何提升就业指导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实际需求不匹配问题,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等因素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没有符合现实中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目标。下文将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基于高职校企合作提升就业质量研究的路径和建议。
面向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校企合作双方共同研发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引入有企业从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运用当期运行的真实项目,实施案例教学。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短期内进行小改,中长期进行大改。将行业企业最认可的用人标准,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锚”。
不断夯实校企合作基础,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可从教学管理优势互补、增强专业特色和学校综合实力、积极推进开办“新专业”和升级“旧专业”的探索、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入手解决学生实习实训难题、促使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提升[2]。
实行“分阶段、分层次、分岗位”三分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技术基础、应用技能、综合素质几个方面都得到提升,成为在IT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人才。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拥有健康快乐的成功人生的教育方针,第一,分阶段设置培养目标,采取“2+0.5+0.5”培养模式,实行“2+0.5+0.5”培养模式:两年进行技术基础、技术应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半年进行项目实战强化能力训练,半年的企业带薪实习。第二,分层次设置实践模块,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设置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块,如软件开发实践课程包、软件测试实践教学课程包、软件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包等近十种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块,构建难易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包。第三,根据不同实践教学课程包在第五学期对学生实施分岗位分类别实训培养,如研发岗、测试岗、实施岗、产品营销岗等多个类别的顶岗实践岗位。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专业技能水平实际来合理选择自己的岗位,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在整个人才培养期间,CQC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全程贯穿(见图1)。
着力于学生在行业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方位多层次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与指导,整个就业过程让学生具有参与感、存在感、价值感,可就“就业前”“就业中”和“就业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图1 校企合作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流程图
1.就业前,职业素养贯穿在自新生入学到毕业整个阶段,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意识。就业指导课程以体验式教育为基础,针对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职场应具素养等脱节的现状,着眼于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情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完善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从个人修养、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素养等方面着手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辅助学生在大学阶段逐步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例如,通过模拟面试进行职业评估,课程包括目标管理、职场礼仪、职场交流、简历指导、个人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规划、职场基本常识等。
2.就业中,组织就业面试活动,增强学生感知就业存在感。举办专题推介会、双向选择、一对一简历推送等活动,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解决。坚持面试两指导:面试前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面试企业增加面试通过率;面试后指导帮助学生总结面试经验,协助做好入职准备。就业成果共享,及时在各班级群及家长群公布面试通知及录用通知,增强学生就业紧迫感。
3.就业后,构建就业跟踪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闭环。就业后,可由专职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就业跟踪回访,及时了解学生最新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如出现异动进行再次就业推荐。在此过程中,同步保持跟企业的交流,了解企业的最新用人要求,反馈到教学当中并实际应用。
高职院校应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目前来看,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路径进行思考:一是要根据不断夯实校企合作基础,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根据行业的技术特点并按对照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就业指导要“接地气”,校企合作双方的教师要加强对行业的了解并给予学生的建议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和可行性;三是要提升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竞争力。四是要实施“产—校—园”融合发展战略,对接市场需求,聚焦产业发展,职业院校要主动与行业领军企业、本地产业园区合作,紧密对接地区主要产业链,多元办学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积极探讨新时代下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