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暗夜”中的追光人

2021-06-19 05:47丁静,樊浩宇,陈梦竾
中国记者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家微光志愿者

采访手记

扫码观看《暗夜微光》

扫码观看《这个故事充满眼泪,BGM是浓烈的爱!》

2月24日,微纪录片《暗夜微光》等报道在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首页大图展示,浏览量361.5万,获得超过3000条评论,被《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网、腾讯视频等55家媒体采用。这是一个3岁半的小女孩,因患罕见病进入生命的“暗夜”,在自己8岁的姐姐(骨髓捐助者)、爸爸妈妈、北京“助医小家”、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简称“首儿所”)的帮助下,走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希望之路的故事。不少读者评论:“感人至深”“我也要做志愿者”“这就是记者该有的样子”。还有不少爱心人士联系到报道涉及的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表示愿意捐款、捐物、陪伴孩子。首儿所有意向与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合作,再建2至3个“助医小家”。

“进入影子,把光呈现给观众”

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在全国各大儿童医院旁边设立“助医小家”,为患儿家庭提供免费住宿;帮助遭受性侵或曾被暴力对待的儿童进行恢复,做的都是“雪中送炭”的事情。从志愿者们整理的文字中,可以读到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有“共情”点的故事,是好作品的起点。

北京是全国优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首儿所一大半患儿都来自外地。这些患儿家庭往往人生地不熟,再加上高昂的治疗费用和疾病的折磨,迫切需要有人帮助。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在北京各大医院附近设立了9所“助医小家”,每个“小家”能同时为3个家庭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住宿。在这里,家长们有条件为抵抗力低下的孩子用高压锅做饭,最大程度确保卫生;志愿者每周都来探望,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倾听家长的诉说;患儿家庭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彼此安慰……令人动容的是,很多受助的患儿家长,在孩子结束治疗后成为了志愿者,千里寄来自己种的粮食果蔬。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来京治病的大病患儿家庭大多不能回老家,是一个很好的采访时机。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能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经过两次采访之后,初步想表现这个“小家”发出的“微光”。但随着采访深入,我们又找到一个“光源”。

3岁半的哆哆(化名)得的是罕见的慢性互动性EB病毒感染,这种病比白血病更加凶险,病毒会在体内反复发作,导致器官衰竭,不治疗的死亡率是100%。唯一根治的办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相合度最高的是8岁半的姐姐。严重晕血的姐姐在山东老家就反复接受抽血。来到北京后,她接受了骨髓穿刺术,检查结束后,她疼得“都不会爬了”“下床就吐了”。但当妈妈告诉她,只有她能救妹妹,问她救不救的时候,她又坚定地说:“当然救啊。”妈妈问:“那你还怕疼吗?”她回答:“那我就忍会呗。”

天真的回答,将姐姐作为一个懵懂却坚定的“奉献者”的身份刻画出来。后来在剪辑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她牵着妹妹在医院走廊里走的长镜头,最后给一个牵手的特写,配上这一段同期声,很多人看后反馈,非常“催泪”。

经过前后23天的采访、拍摄,我们最终确定了这个故事的主线——哆哆的姐姐、哆哆的妈妈、小家志愿者身上的“微光”,最终落脚在“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这类疾病治愈率已近80%”发出的“光”。

“有光就有影,我们要进入影子,把光呈现给观众。”微纪录片导演、摄像,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编导樊浩宇说。

所有的“技巧”就是还原真实

这个片子我们始终在追求真实。拍摄中大部分画面是固定镜头,基本没有用推拉摇移,剪辑中基本没有用特技,一些虚焦的镜头、摇动的镜头我们也都用了。不光我们的内容展示出来是真实的,我们的记录过程也要让观众感受到真实。

片子一开始就是灵魂之问:“当厄运降临”“心爱的人在生死边缘”“有没有人为你伸出一只手?”再配上哆哆妈妈哽咽的同期声,描述治疗中的煎熬,大部分观众一开始就能被带入情绪。高潮部分,是哆哆妈妈为了陪女儿进移植仓剃光头发的画面。有观众反馈,当滋啦滋啦的电动剃头刀声音响起的时候,就像这刀割在自己的心上。片尾则是哆哆“入仓”之后,姐姐瘫坐在医院门口,抬头望着住院楼,久久不肯离去的镜头,姐妹情深、以命相守,不少人反馈,此处是“泪点”……

审片的时候,发现我们的第一版出现了问题。大家看素材的时候都能落泪,看片子却没有想哭的冲动,于是毅然决定推倒重来,重新写脚本、配音、找素材、排字幕。

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每一个镜头的选择、每一处声音的细节、每一句解说词和字幕,一帧一帧我们反复斟酌,只为追求更好。

大家在编辑素材时,听到哆哆妈妈哽咽地讲出“在急诊室里等待的时候,特别难熬,感觉一分钟都挺长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相信真情的流露,不止可以打动我们,也可以打动看这个视频的每一个人。

编导陈梦竾说,让自己作为一束微光,尽自己的努力,去传递希望和力量,这就是记者应该成为的样子。

“记者的使命感被唤醒,还愁拿不出好作品吗?”

这次在报道形式上我们有两个创新,一是跨部门的报道团队“走基层”,实现了专业化报道力量的“强强联合”;二是视频、图片、文字报道实现了深度融合。

我们的报道团队有两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四名视频编导。从一开始踩点到剪辑,大家都在一起工作。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不同的报道形式可以互相补足;二是不同工种在融合报道中互相借鉴,增加了多样视角;三是人多力量大,融合报道流程长、环节复杂,大家一起干,速度就快很多。

在报道呈现时,融合就体现出了优势:视频很精彩,但在新媒体端口推广的时候,如果没有吸引人的标题和简介,点击量就会打折扣。文字记者因为全程参与采访,了解每一个细节,可以根据视频情况精准制作标题、客户端文案、微博文案,让报道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摄影记者全程参与,每一个细节都有照片记录,不仅成为文字所描述场景的视觉补充,实现真正的“图文互动”,更是视频“封面”的最佳搭档。我们多条报道的封面就是一张妈妈剃光头发,在镜中擦脸的照片,非常有冲击力。

在采编过程中,我们一直是多线同时作战,甚至哆哆进仓的关键画面,也是我们一部分人在机房剪辑,一部分人在现场进行拍摄,同步进行。每一个细节都经历了团队的细致推敲,仅标题我们就从头到尾想了二三十个,最终精选出了微纪录片《暗夜微光》,融合报道《这个故事充满眼泪,BGM是浓烈的爱!》,微博《“刺透骨髓”的爱》,图文互动产品《“抗癌小家”:生命寒夜中的微温》。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新华网北京频道的美编李骁姗,她精心制作了9张图片海报,成为这组报道的“传播利器”。

这组报道,最有获得感的可能是报道团队。真正走到人民中间,感受人民疾苦、帮助人民解忧,让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坚守初心”四个字的分量。当记者内在的使命感被唤醒,每一个人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还愁拿不出好作品吗?

猜你喜欢
小家微光志愿者
志愿者
微光奕奕
我是志愿者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追光
微光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流淌的微光(组诗)
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