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扫码阅读《春节采价不打烊!跟拍CPI采价员超市行》
提到“统计”二字,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是枯燥乏味的数字、高深冗长的报表和让人发晕的数学模型……
很多人觉得统计只是专业人士的工作,和普通人的生活关系并不大。其实,统计和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可以说生活中处处皆统计。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加大统计公开透明力度,发布类型更多的统计数据,让很多经济领域术语逐渐被普通市民熟悉。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其中被提到最多的指标之一。
那么CPI到底是怎么来的?市场里“只问不买”的采价员是干什么的?为了向大家更直观地展示抽象数据来源,展现采价员的工作,今年的2月15日,大年初四,我跟随国家统计局海淀调查队的采价员边丽英一起到超市,采访报道CPI数据统计重要的第一步:采价。
“三文鱼有货了吗?”
“黄花鱼怎么没有了?是卖完了还是没来货?”
“带鱼这是29.8一斤吗?”
……
当我一早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美廉美超市花园路店的时候,采价员边丽英已经开始工作了。
身背帆布书包,胸佩“统计调查证”,手握采价器,边大姐穿梭于各货架之间,对要采集的商品逐个询问,熟练地对商品拍照、记录商品价格。而对于标签价格不清楚的商品,她还要向超市工作人员逐个询问,遇到工作人员忙的时候,边大姐只能在旁边耐心等候。
“在超市采价还算好的,如果去农贸市场采价,你只问价格不买东西,可能会遭受摊主的白眼。”边大姐说,“好在我们采价都很多年了,一些老摊主也都认识我们,总体来说还比较理解我们的工作。”
我随边大姐在超市一楼采完了蔬菜瓜果等食品价格,又到二楼采集日用品价格。别看只是采集、输入等简单的工作,里面学问却很深。我经常看到边大姐拿计算器边算边记,我凑过去一看,原来她在计算一款洗发水价格时,应采400毫升,厂家加送100毫升,但是价格不变,采价的时候必须仔细看,然后再换算成400毫升,才能录入。
“肉价、菜价的变化与季节性因素息息相关,一旦与上次采集的价格有所不同,就要拍照、上传。疫情期间,还需要关注蔬菜瓜果的货源、供货量、进货价格变动等。采价员有一个微信群,大家都会把采集的价格变动情况发图片到群里。”边大姐打开随身携带的帆布包,从规格代码、规格名称,到计量单位、备注信息等,里面有她对采价信息的详细记录,“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这样能让我把采价工作做得更细致。”
“边姐,走慢点,镜头没跟上!”
“边姐,拿起您的统计调查证我拍一下!”
“哎,刚过去的那个人挡住了,重新来一遍吧……”
新媒体时代,单靠文字已经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还原采价现场,展示采价员用笔记录用心采价,除了常规的问答采访,我还拿起了手机,跟拍了边丽英穿梭于货架的忙碌身影。
“我从2008年开始成为一名CPI采价员,五天一次的采价工作从来没有停过,十几年来每次都定时、定点采价……”采价结束,我和边姐在超市一角交谈,当她面对镜头从容道出这十几年的采价经历时,没有怨言,没有遗憾,有的只是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坚持。
事实上,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和指数的编制是一项十分复杂、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全国各地区、同类各种商品、报告期各时间段价格的总体平均水平,与每个人对一时、一地、一种商品或服务价格的感受肯定存在着差异。国家统计部门编制和发布的价格指数是宏观指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概况性,将涨价的商品与降价的商品进行了加权平均,将涨价的地区与降价的地区进行了加权平均。这与人们购买商品的具体时间、地点、种类的实际有时存在差异。真实还原采价员的采价现场,对公众了解CPI、正确使用相关的价格指数研究经济形势,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在写稿的时候,我不但详细描写了采价员的采价现场,还特别展示了采集的数据是如何直报国家统计局的——每位采价员手机里都安装了“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而每台采价器均安装了GPS定位功能,能监督采价员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采价点采价。此外,我还用近1G的拍摄素材剪辑成了一个一分半的微视频,真实还原CPI采价员的采价现场。
2月19日,《中国信息报》在头版上刊发了文字稿,中国信息报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了相关的采价视频,文章和视频还有幸被推荐到了学习强国平台综合频道首页,收获近30万阅读,更多的人了解了“CPI数据是怎么来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统计人的共鸣:“我就是采价员,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不去内心不安!”“刮风下雨,飘雪骄阳,也挡不住采价步伐”“本月有幸参与采价工作,调查员辛苦了”……而当看到还有读者留言“小小工作,大大能量,又了解了一个新的行业,棒棒棒!”时,我感到很欣慰。
其实早在五年前,我就曾采访过边丽英,没想到现在她还坚守在采价的岗位——毕竟她早已退休,应聘采价员这个面向社会招聘的岗位,拿不算多的补助,完全凭的是热心和责任心。从2008年成为海淀首批采价员,边丽英已经采价13年,每个月都得采集上千笔数据。每个月逢5逢10是雷打不动的采价日,在固定时间、到固定采价点进行采价,以保证数据的同质可比。“定时、定点、定人”的原则,也意味着采价员即便遇到逢年过节,也必须风雨无阻,保证采价按时进行。
“疫情发生后,采价工作坐公交逛商场感染风险高,队里专门叮嘱做好防护,给我们配送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我坚守采价员工作岗位,做好疫情防护,每次采价回家都消毒清洗衣服,除了常规采价工作外,我还仔细和商家交流,了解货源、供货量、进货变动等价格背后的内容,及时上报情况变化,给稳物价做一点贡献。”不同的采价地点,相同的采价责任,虽与上次采访间隔了五年,但边丽英的初心并没有变。
“逢年过节赶上了采价日也得按时按点出来采价,有时候家里人也有抱怨,遇上商户忙着生意,也没有功夫理我,我就先去别家,楼上楼下得反复跑五六趟。但我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得做好。有时看到电视上发布CPI数据,我也很高兴,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啊!”听着边姐乐呵呵地讲述她的采价经历,我也深受感动。数据里彰显国计民生,而这些平凡的采价员,正是国家数据源头的采集者,他们牺牲假期时间,风雨无阻,用耐心、责任心采集的一笔笔数据汇入国家的大数据库,才有了后续的录入、审核、汇总、计算等一系列工作流程,最后才形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着力打造透明统计,加大对统计数据的诠释力度,稳步推进统计数据生产过程和调查方法的透明化,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是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而真实还原数据生产过程,则是打造透明统计、阳光统计行动的重要尝试。作为国家统计局主管的行业报记者,我认为自己有义务让社会公众了解统计、认知统计、贴近统计,搭建统计工作与社会各界紧密联系的桥梁,让统计工作者更被理解,让统计数据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