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扫码阅读《“洋网红”武汉过春节,网友惊呼吊打BBC……》
扫码阅读《Chinese New Year‘s Eve Dinner in Wuhan!》
扫码阅读《China Chat Challenge for Chinese New Year!》
新华社于今年初推出“中国说China Chat”中英文政论访谈栏目,尝试在国际群聊中讲好中国故事,借助外籍精英观察视角放大中国声音。春节期间,该栏目推出《“洋网红”武汉过春节,网友惊呼吊打BBC……》《在武汉,和老外一起过大年!》《高佑思,我们走!过年就去武汉》等系列中英文融媒产品,获得海内外受众广泛好评、媒体用户高度认可。
主创团队在此简要回顾这组国传融媒产品的创作过程、传播效果和些许思考,希望以此为新起点,探索利用“外眼外脑”铸造外宣利器,通过搭建中外沟通桥梁,创新涉华叙事话语表达,有力驳斥西方媒体失实报道,助力塑造新时代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武汉曾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眼,也是全国抗疫的决战决胜之地。当病毒肆虐,上千万市民放弃春节团圆,或投身抗疫,或在家坚守。在经历封城战“疫”、解封重启和复工复产快进之后,这座英雄之城恢复了活力。新春又至,久违的年味儿终于回来了。
而与此同时,中国网民发现BBC在《一年后,新冠疫情如何改变了武汉》等视频报道中恶意使用“失真滤镜”,当时正值WHO病毒溯源团队到达武汉开始工作之时,外媒的歪曲报道和舆论误导于我不利。
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决定策划拍摄一场不同寻常的访谈,打破之前主持人和外籍嘉宾的圆桌讨论形式,考虑到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年夜饭又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将节目形式改为邀请知名外籍嘉宾和本地凡人英雄一起共度中国年、吃顿年夜饭,以此巧借外国人和本地疫情亲历者视角,展示中国抗疫成果、经济社会复苏故事和传统文化魅力,驳斥一些西方媒体对后疫情时代武汉的失实报道。
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和沟通联络,我们邀请到拥有数百万粉丝的以色列视频博主高佑思、曾留守武汉抗疫的法国医生克莱因,以及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意大利教授海龙等三位外籍嘉宾,还邀请到除夕夜给中南医院医生送餐的外卖小哥彭子龙、建造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钟巍巍、曾是新冠患者的方舱手绘漫画作家黎婧等三位本地凡人英雄。
与此同时,我们从武汉众多地点中,挑选出黄鹤楼、东湖、江汉路、楚河汉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火神山医院、水果湖菜市场等20多个具有武汉城市特色、春节氛围和抗疫代表意义的地点,让中外籍受访对象“结对子”,相互了解对方的抗疫故事、一起置办年货,相处几日后约在东湖畔骑单车、包饺子、打麻将、下厨房,共享热气腾腾的年夜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早在采访开始前半个月,我们便开始整理、挑选合适的有故事的中外受访对象。例如,分社曾多次采访过的法国医生克莱因,在武汉暂闭离汉通道期间,拒绝乘包机离开,奋不顾身地上门为有需要的患者看病;方舱手绘漫画作家黎婧,在方舱医院接受治疗时,用漫画记录医患生活并发布在社交网络平台而备受关注。
我们始终认为,一个好的融媒产品,没有内宣和外宣之分。海外受众喜欢的产品,国内受众多半也是比较喜欢的。从创意、拍摄到播发等各个环节,我们都在追求内外兼顾,同时推送至中英文各大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在各平台浏览量逾千万。其中,中文单条最高采用260家,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600万,微博阅读量过百万,“学习强国”首页推荐;英文被CGTN微信公众号全文采用、《中国日报》国内版和国际版双双头版采用和二版整版刊登,海媒三平台浏览量200万。
海外网友留言表示:“好想中国!”“真希望我在中国!”“希望世界上更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能看到视频,了解真实的中国”。国内网友则纷纷表示,新华社的这组报道堪称“吊打BBC”。
□“中国说”节目主持人缪晓娟和中外采访嘉宾合影。
我们受到这些评论的启发,又创造性利用海内外受众反馈,对其进行分类、提炼和点评,二次生产了新媒体报道《“洋网红”武汉过春节,网友惊呼吊打BBC……》,成功拉长传播链条,进一步巧妙引导舆论。
这组中英文融媒产品能在众多春节与抗疫报道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这几个方面:
——抢抓时机。今年1月14日,世卫组织派出的国际专家组抵达武汉,与中方专家组组成联合专家组,开展病毒溯源中国部分工作;2月9日,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召开发布会,通报工作情况,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武汉。同时,当时正值武汉封城一周年和中国传统新春佳节,回顾封城和战“疫”、喜迎疫后久违的团聚,是共同的社会情绪和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中国说”栏目组带着相对成熟的节目形式和创意来到武汉,与湖北分社团队一起展开多场头脑风暴。团队一直认为,要确保这组报道从大年三十开始播发,既向受众呈现一年来武汉浴火重生、欣欣向荣的变化,又向海外传播中国新年文化与年俗。
我们倒排工期,以较强的组织力与执行力完成了20余场拍摄工作和剪辑工作,每晚到了深夜还在开碰头会,梳理当天工作,并分工次日任务。在前期边拍边剪的基础上,报道团队又连熬两天两夜,进行最后的剪辑包装,最终做到了让这组报道在最好的时机,作出最好的呈现,收获最好的效果。
□新华社记者熊琦(左一)拍摄武汉方舱手绘小姐姐黎婧和以色列博主高佑思交流。
□新华社记者熊琦(右一)拍摄武汉外卖小哥彭子龙和意大利教授海龙一起逛超市采购年货。
——借嘴说话。通过让外国嘉宾讲述个人经历、交流见证武汉发展变化的感受,报道团队借眼借脑借嘴,以贴近群众和海外受众的视角,用事实说话,生动展示了在经历封城战“疫”、解封重启和复工复产快进之后,“英雄之城”武汉久违的年味儿,呈现出全面恢复正常与活力的社会景象。
疫情期间保障居民物资供给的志愿者、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的建筑者、新冠肺炎痊愈患者……我们将这些亲历武汉战“疫”的典型市民代表纳入报道时,并未刻意回避疫情期间武汉人的焦虑与恐慌,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武汉人舍小家为大家、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形象。
正因如此,这组报道让武汉的艰难历程和坚强复苏跃然屏上,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和发展故事、回击外界流言与偏见的佳作。
——开放访谈。“开放式脚本”甚至“无脚本”是本组报道的一大特色。报道涉及6个采访对象,可谓七嘴八舌;取景地逾20个,可谓遍布武汉三镇。然而,我们并没有为了减小控场和剪辑难度,而提前固化访谈交流的问答内容,也未对中外嘉宾互动做出任何限定。
以外籍视频博主高佑思与武汉插画师黎婧的互动为例,团队只促成两位受访者在黎婧家相识,而他们的聊天、互动内容均为自然流露。在主持人与10多个中外嘉宾共进年夜饭的场景中,所有人更是各抒己见、开怀畅谈。
这样的访谈节目设计为受访者在采访拍摄中随心所欲的沟通让渡了空间,为金句迭出的表达点燃了火花。尽管后来视频素材有600G之多,剪辑压力极大,但系列报道也因此摆脱了刻板印象和宣教味道,显得真实活泼、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