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悬崖村”,本名为阿土列尔村,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的高山之上。2015年,正值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首次进入“悬崖村”,历时半年推出了三集系列报道《“悬崖村”扶贫纪事》,引起巨大反响。2021年春节前,团队再赴凉山,围绕“悬崖村”脱贫后续的故事线索展开蹲点记录,1月30日至2月1日,《新春走基层|记者再访“悬崖村”》系列报道连续三天在央视《朝闻天下》首发,获得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一等奖。其实,团队的每个人都深知,这组报道非凭一朝一夕,甚至一年、两年之力,而是来源于整个“悬崖村”报道团队的五年专注之功。
2016年,《“悬崖村”扶贫纪事》三集系列报道在央视播出,社会反响巨大、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引起习近平总书记关注……一个大凉山偏远村庄很快成了全国关注焦点,“悬崖村”几乎成为大凉山脱贫攻坚的“代名词”和“标志地”。
《“悬崖村”扶贫纪事》播出后的几年,“悬崖村”修建钢梯、种植油橄榄、发展旅游项目等等,我们一直都有关注。2020年5月,“悬崖村”所在凉山州昭觉县启动四川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这个村子迎来了绝对的“高光时刻”:村里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终于告别世代居住的悬崖,扶老携幼走下钢梯,登上楼梯,住进了县城里宽敞明亮的楼房。总台四川总站在央视新闻频道连续四天对“悬崖村”贫困户搬家进行了报道关注,在央视新媒体平台推出的8小时不间断直播,全平台观看量达到34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1.4亿。
越是热闹鼎沸时,记者越需要冷静和独立的思考。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当所有媒体和大众将目光聚焦于村民乔迁新居、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我们已经开始思考:“悬崖村”搬家后,还可以关注什么?
其实,早在搬家时就有不少人发问:“悬崖村”所有人都搬下山了吗?没搬走的人,怎么办?搬走的人能适应县城生活吗?他们的未来会怎样?未来的“悬崖村”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回避这样的疑问,因为正是有了这些疑问存在,才更显示了“悬崖村”的脱贫样本价值,也正是我们在新一轮报道策划中的主要思考点和关注方向。
扫码观看《[朝闻天下]四川凉山 新春走基层·记者再访“悬崖村”“搬下山的人”如何稳得住?》
扫码观看《[朝闻天下]四川凉山 新春走基层·记者再访“悬崖村”“没搬走的人”怎么办?》
扫码观看《[朝闻天下]四川凉山 新春走基层·记者再访“悬崖村”发展旅游该怎么干?》
春节前夕,团队经过初步调研和访谈,归纳总结了一些最受大家关心的问题,决定这一组报道分别围绕“没搬走的人怎么办”“搬下山的人如何稳得住”“发展旅游该怎么干”三个主题进行设问,通过对核心人物的蹲点记录和采访,回答问题、释疑解惑。团队内部一直把这组报道叫做:悬崖三问。
纸上谈兵总是易,得来真知必躬行。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靠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就能完成的,深入一线是新闻记者的使命,也是新闻作品的生命力,这正是新闻“四力”首先强调脚力的意义所在。在深入一线过程中,还要综合发挥观察(眼力)、思考(脑力)、表达(笔力)的能力,才能完成一篇好的作品。
以“搬下山的人如何稳得住”为例,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一方面,村民搬下山后居住较为分散,能用汉语交流的村民本就不多,从中筛选合适对象,还要具有明显代表性、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很不容易。结合几年来对“悬崖村”村民的了解和积累,我们请当地干部协助在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大致摸排,锁定了几户村民,经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确定了村民某色伍哈一家,他们一家六口人搬下山后,面临着孩子上学需要照顾、家庭支出大幅增加、缺乏技能不好找工作等问题,这些都是凉山易地扶贫搬迁中大多数群众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他的妻子也参加了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为适应新生活正在做出积极努力,伍哈的语言表达更让我们惊喜,简单朴实,却句句在理。
如何将主人公的样本价值进行提炼和展现,并将政府思考、扶贫思路和政策举措融入其中,是我们遇到的第二个难点。
在走基层蹲点过程中,我们跟踪拍摄了一家人的生活、找工作经历的不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学习情况、上岗面试等等,记录到的内容其实并不少,仅视频素材时长就达1200分钟。然而,比真实、完整记录更难的是讲好故事。如果说选题是好故事的基本前提,那么表达就构成了好故事的决定性因素,故事讲述得是否精彩、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关键在于表达。表达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谋篇布局、叙事结构、细节的取舍等等。在第一次成稿中,我们就陷入了思维定势:从个人难题说到普遍问题,再到政府的政策以及政策效果,这导致整个报道虽素材丰富,却缺乏重点,如同流水账;再者,由于政府领导多次出来进行解释和介绍,报道在整体上多了宏观的归纳分析,却少了一些人情味,没了家长里短的烟火气。
接着,我们迅速调整思路,以讲好故事,把故事讲得真实、生动为首要目标,调整表达方式,对故事结构进行了两次大刀阔斧的修改,最终,以一家人搬家后的真实生活作为切入口,但不再是流水账般的叙述,而是有侧重地放大了某色伍哈舍不得给小女儿买水果的小细节,梳理出搬下山后的首要矛盾,再通过一家人真实生活情况,分析困难原因,带出第二层矛盾。这样一来,也就将搬下山后面临的困难、技能培训情况和学习效果,多个过程穿插在一起,形成一个有主题的独立故事,最后,再用少量篇幅,由点到面,从个人说到整体。在这个逻辑线条下,政府领导的采访也不再成为一种解释,而是一种结尾处的提炼。报道最终没有止步于简单呈现,搬家后群众对生活的适应过程也做到了描绘真实。
从《“悬崖村”扶贫纪事》到《记者再访“悬崖村”》,5年时间,总台央视“悬崖村”报道团队50多次往返昭觉阿土列尔村,见证了这个村子的点滴改变,记录了大凉山脱贫攻坚的历程,这些改变和历程,也同样见证我们自身的成长。
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拥有灿烂的彝族文化;但同时,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复杂的社会历史等原因,这里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阿土列尔村只是茫茫大山深处众多彝族村落中的一个。
从成都出发,经过有着“云端高速”之称的雅西高速,6个小时车程到达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再沿着省道307线,经过4小时的翻山跋涉,可抵“悬崖村”脚下,这条路,“悬崖村”报道团队走了不下50多遍。
而上山的路,更难。直上直下的峭壁、木头藤条搭成的梯子、只有半个脚掌宽的“路”,是2016年“悬崖村”呈现在世人面前最直观、深刻的印象。随着2556级钢梯全部搭建完成,上山的路现在已经易走很多了,但对我们来说,每爬一次,仍然是体力和身心的巨大考验。陡直的路段,需要手脚并用,下山时,双腿会不自觉地抖,还有每次下山之后,持续好几天的全身酸痛。
□上图 张力在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优秀作品交流活动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下图 2021年1月,杨妮、缪秋成在昭觉县南坪社区某色伍哈新家中采访。
相对山高路远、条件艰苦,每次采访沟通协调中的艰辛,后期编辑制作中的曲折,更是难以言尽;但幸运的是,经过一次次经历,一次次从容应战,在挥洒汗水和泪水的同时,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笃定,让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得到淬炼。
“四力”,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言明了从事新闻报道应有的一种态度:用脚去丈量、奔走,用眼去观察、发现,用脑去思考、创新,用笔去讲述、表达,最核心的就是用心用情贴近。“悬崖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的脚步没有停止,思考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