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来湘西地区调研考察后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扶貧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建设,湘西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功地总结出了一套脱贫湘西模式,值得借鉴复制,也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脱贫摘帽;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1)03-0131-06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性的难点问题,消除贫困是我国几代领导人一直努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深化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改革,成效明显。2019年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551万人,比2018年年底减少1109万人[1]。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进入到后脱贫时代。围绕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战以来的成果、总结扶贫开发经验、脱贫不返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等系列问题,课题组参与了湖南民盟省委牵头的湘西地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地调研了湘西保靖县、花垣县、龙山县、凤凰县、永顺县、吉首市和益阳市安化县等县、市,通过实地调研,得到了一些启示,希望能够在脱贫摘帽后对后续工作有所帮助。
一、湘西地区人口与产业基本情况
湘西自治州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辖7县1市115个乡镇(街道),196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00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84%,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划定的111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人口66万人,现已全部脱贫摘帽。湘西州的支柱产业主要是“两茶两果一药一烟”,即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烟叶、中药材。截至2019年,全湘西州主要支柱产业中,种植茶叶面积45.37万亩、产值20亿元,柑橘面积97.34万亩、产值10亿元,猕猴桃面积19.65万亩、产值4亿元,油茶面积106万亩、产值3.64亿元(很多是新种植,5年才见效益),烟叶面积16万亩、产值5亿元,百合面积8.51万亩、产值8.5亿元。
二、湘西脱贫摘帽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加速社会治理的进程
湘西地区是湖南省少数民族的集聚地,少数民族占80%以上,湘西地区脱贫,标志着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湘西作为全国精准扶贫的首创地,通过扶贫工作队、产业与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渠道助力扶贫。[2]以产业带动就业,增加贫困户就业,贫困地区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在湘西地区,通过道路硬化工程、改厕工程、通讯工程、自来水工程等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通过党建促脱贫,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民与党鱼水情深。这些既推进了湘西的社会治理进程,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夯实了基础。
(二)为世界摆脱贫困构建了湘西模式
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脱贫攻坚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湘西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符合湘西脱贫的路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引领下,湘西地区结合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扶贫模式,特别是扶贫先扶智,在“双扶”机制下激发出当地贫困人口的内生斗志,为全世界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树立了典范。
三、制约湘西地区脱贫摘帽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单一薄弱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湘西地区产业来看,一是以茶业为支柱的地方特色产业,二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的特色产业。整体上湘西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方式,产业结构单一薄弱,虽有旅游经济与地方特色的茶产业,但分布不均匀。全湘西州约85%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人口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从农业经济看,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湘西地区山地多耕地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由于环境恶劣,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和实现,只能维持在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下劳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状态。农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在湘西地区工业经济失去了支撑经济发展的优势,国民经济的增长持续缓慢。
(二)资源整体分布不均匀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从湘西地理环境来看,山多、人稀、地广是构成湘西地区的主要特点。然而,发展旅游则需要几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人文景观,二是要有自然景观,三是要有便利通达的交通条件。往好的方面说,在广阔的湘西处处是景,处处是宝。然而在湘西,旅游资源整体布局上是不均匀的,并不是每个乡镇、每个村寨都是适合搞复制的旅游开发的。在湘西尽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A级景区11家,其中4A级景区4家,但相对区域面积达15462平方公里、人口达300万的湘西来说远远不够。绝大部分的村落古寨仍然是以不成规模的传统的种植业和传统的畜牧养殖业为主,而且交通条件、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不适合发展旅游经济。
(三)基层人才资源缺乏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从湘西的教育情况看,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湘西300万人口中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虽然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扶持政策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开始重视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在增加,但是真正大学毕业后回到湘西发展,特别是回到湘西贫困地区基层就业的少之又少。从湘西乡镇特别是村级基层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调研数据来看,在湘西1962个村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村级担任村官的没几人,更谈不上高层次人才在基层任职。人才资源的匮乏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阻碍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三无”地区帮扶发展创新不足制约了可持续发展
所谓“三无”地区是指无特色农业与产业、无区位优势、无特色产品的地区。这些地区交通落后,农业人口占比在90%以上,由于先天性地理环境的制约,农业仍处于传统作业模式,无法实现现代化的作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占比多。课题调研组调研了湘西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心村、长潭河乡水银村、马湖村,花垣县隘口村、白岩村、马其洛村等地。这些村整体情况来看,没有特色的产业,也没有有利的地理环境,更没有优越的旅游资源。这些地区的脱贫,除了政府以及当地帮扶组帮扶外,大部分收入不能来自当地的产业与产品。以马其洛村一户37岁的青壮劳动力贫困家庭为例,当地扶贫干部通过贷款的方式帮扶这户家庭发展养猪脱贫。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技术、缺少销路等原因,再加上碰到了非洲猪瘟导致亏损。像这样在帮扶过程中帮扶方式不合适的情况还不止一户,帮扶发展缺乏创新,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五)贫困治理机制尚不完善致使“等、靠、要”的思想滋生
扶贫攻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政府部门和当地干部想尽了办法帮助当地困难群众,特别是通过政府救助基金以及社会资金等,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通过送温暖、爱心帮扶等行动对困难家庭有各种救助措施,尽量解决了就业难、求学难、治病难等问题。然而,部分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政策到来之前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了贫困,这部分群众滋生出嫉妒心理,觉得自己努力还不如步子慢点正好赶上政府政策,滋生出“等、靠、要”思想,反而觉得困难光荣。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贫困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政府出资将房屋进行了改造,但走进房内却脏乱不堪,房中有凹凸不平的大坑,这是典型的自身问题。这样的案例不光是湘西地区存在。
四、实现湘西地区脱贫摘帽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支柱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
1.合理规划当地支柱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促进湘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务之急,在湘西山区根据特殊的环境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以茶为支柱产业,合理规划“两茶两果一药一烟”的产业链条。也就是将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烟叶、中药材合理布局规划,以这一特色产业为依托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到产业有规划、产业有布局,规划有条理、布局必合理。
2.特色产业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湘西地区药材产业可探索湖南安化“茶香花海”的产业模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安化地区茶香花海规划建设了万亩茶、花,集观赏、旅游休闲、茶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园。在园区具有适合现代化生活的安置小区,安置了山区移民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可以在这个园区从事由园区提供的工作岗位,能够让贫困家庭不去远方就可以谋生。湘西地区森林分布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药材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在湘西药材产业覆盖区域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将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相对接,形成特色的集旅游休闲、康养发展成产业与健康项目,形成链条式的产业吸引和解决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村民的就业。
(二)构建旅游产业1+X模式助推可持续发展
所谓旅游产业“1+X”模式是指符合开发旅游的乡镇或者村落,政府部门统一规范经营模式,统一整体布局,形成中心外围模式,也就是以一个旅游乡镇或者村落为中心,外围发展X个产业乡镇或者村落。首先,合理布局,规划发展。以适合发展旅游的乡镇或者村落的先天性基础条件为基础规划整体发展吸引游客在当地的停留天数,比如,在适合发展旅游的村镇的基础上,可以在周边外围村镇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其次,规划农业产业。特色的旅游经济需要优化和调整,需要有一支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可以在周边村镇发展油菜产业,这样游客在中心村旅游的同时,春天的油菜花盛开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同时又带动了当地特色的养蜂产业,而蜂蜜可以当旅游产品,菜油可以作为旅游产品卖给游客,也可以卖给当地特色的餐饮饭店。再次,规划当地种植业。旅游中心村以旅游为主,外围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发展观赏农业,在外围村可以种植不同季節的水果和蔬菜,游客到中心村旅游的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领略到不同的风采,从而增加在当地的停留天数,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做到共同致富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在旅游中心村构建住宿为主的旅游经济。让游客吃在周边,玩在中心和外围,食宿在核心景区,真正做到让游客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快乐,让广大老百姓真正得到旅游带来的实惠。
(三)加快培育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
1.通过“内培”模式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推进可持续发展。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具体做法是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一是根据乡村人才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一村一名产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带头人的培养,再由带头人帮扶对结的模式带领其他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实现脱贫摘帽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农民特点开展有效培训。在湘西主要是围绕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烟叶、中药材等重点产业与湖南农业类院校的合作,加快对农民实战技术的培训,让广大农民根据当地产业情况掌握有一技之长和谋生之道。
2.通过“外引”机制发挥乡贤的积极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乡贤人才是一个地方的宝贵资源,要振兴地方经济,乡贤的作用不可忽视。乡贤作为一个地方的成功者,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源人脉关系,重视乡贤在带动和帮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首先,从情感上留住乡贤的乡愁。这部分人一般是通过求学的道路或者从商等方式离开了本地,甚至户口已经迁移,要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需要当地善待其家人以及善待乡贤的祖宅基地。其次,鼓励乡贤回乡创业或居住。乡贤们在自己的祖宅回乡定居后,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带来资金、消费、产业等,并能够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带动和帮助当地居民通过网络电商模式将当地产品推向市场,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精准帮扶促进“三无”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精准扶贫促进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旨在帮扶过程中,认真调研与思考,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摸准适合每个贫困家庭的情况,个性化地开展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无”地区的青年劳动力,在没有专业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市场等的情况下,就业扶贫是关键。可以针对这样的家庭在湖南范围内,帮助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开展就业扶贫。其次是智力扶贫促进可持续发展。扶贫先扶智,越是落后贫困的居民的思想越落后,要解决这些地区的落后状况必须从居民的素质入手。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居民的技术培训,加强对贫困生资助力度,辅助完成职业技术教育或本科教育,鼓励贫困地区的学生学成后回到基层就业。[4]通过落实“三支一扶服务基层计划”“职业学生到基层电力”“职业学生到基层卫生院、大学生到村任村官”等项目助力贫困地区学生就业并服务当地,形成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居民思想素质并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
首先,发挥扶贫干部及乡贤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引导。通过扶贫计划帮助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回到农村,在当地工作的同时帮助引导困难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其次,规范扶持政策和精准扶持对象。对勤劳肯干重视教育但缺乏资金的困难家庭首要扶持;对具有劳动力、具有上进精神、踏实肯干但缺资金的家庭重点扶持;对不求进取、行为习惯懒散且缺乏资金的家庭分类扶持,通过心理辅导、岗位扶持等方式引导这类家庭通过劳动达到脱贫致富,杜绝“等、靠、要”思想。
总之,脱贫摘帽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摘帽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永恒研究的课题,是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政策和精准扶贫政策的需要,是全面脱贫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文章以湘西、安化等地实地调研为依据,从产业、经济的发展、居民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思考,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为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习贤,袁建涛.后扶贫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返贫的科教防治[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0(6): 82-88.
[2]黄承伟.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J].党建,2020(6):22.
[3]李琳,彭桃英.湖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4(4):82-85.
[4]熊劲松,梁琦.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基层服务问题调研[J].保险学院学报,2019(12):64-68.
责任编辑:谭桔华
收稿日期:2021-03-08
基金项目:2020年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重点理论研究课题“湘西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TZLX043);湖南省职教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1+N网络共享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JGB201910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C1065)
作者简介:熊劲松,男,湖南桃江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体育产业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统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