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2021-06-18 06:39王赞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改革開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小康社会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以新发展理念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引领、以三大攻坚战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战役,走过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水平、拓展了改革发展的新格局、标注了全面现代化的新起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全面小康;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1)03-0012-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将如期实现之际,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丰富发展的小康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虽然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标准在发展中不断拓展提升,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也在发展中不断明晰具体,但不管在什么阶段,不管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工作。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中国的小康思想源远流长,小康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思想积淀,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长河中劳苦大众对社会安定和丰衣足食的一种美好向往。《诗经·大雅·民劳》有云,“民亦劳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表达了处于贫穷和动荡社会中的人民对安康社会的强烈向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将“小康社会”这一概念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目标结合起来,擘画国家发展蓝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现代化的道路和目标进行了切合实际的调整和规划,提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基本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的务实的现代化目标。一方面,它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刚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无论从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看,还是从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条件上看,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巨大差距。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绘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另一方面,它不同于改革开放前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延续近代以来革命志士对“大同”理想的追求,提出要实现“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目标。然而,在一个以传统农业为背景的小农经济国家,急于实现“高度现代化”目标,反而造成了发展的缓慢和停滞。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以“小康”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概念和思想来阐述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基本现代化”目标,提出“四个现代化”,并将“四个现代化”落实到小康目标上。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小康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中的正式启航。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展望和安排了更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小康社会作为解决温饱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间阶段和目标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

(二)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

按照“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在1988年提前实现了,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是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实际上,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1997年就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是评价小康社会的两项核心指标。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时,这两项指标都较大幅度地超过了预期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郑重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中国人民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的跨越,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奇迹,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总体小康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从生存性消费向享乐和发展性消费逐步升级、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然而,实事求是地看,总体小康仍然只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发展不平衡、不全面的问题还很突出。这种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同失业、下岗率上升和最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相对恶化等现象交织在一起,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城镇贫困家庭生活困难问题十分突出;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同时居民素质整体还比较低。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大在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

从温饱到小康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然而,总体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小康。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人民又开启了从总体小康向建设全面小康迈进的新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大报告客观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指出国家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明确了全面建设高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但最为突出的仍然是经济指标,明确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这也表明,全面小康是比总体小康更高水平的小康,而这种更高水平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

从2002年到2007年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五年,增速分别达9.1%、10.0%、10.1%、11.4%、11.6%、11.9%,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25万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领域甚至愈演愈烈。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矛盾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党和国家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除了要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同时要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进步。由此,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四)从建设全面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对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却传递了全面小康具有的新意涵和新要求。如果说建设是把全面小康作为一项伟大事业和宏伟目标来追求的话,建成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完成这一伟大事业和宏伟目标的紧迫感;建设全面小康规定了整体的目标要求,建成全面小康则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完成的时间期限。对此,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站在新的起点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为了保证这“关键一步”的成功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小康社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又赋予了“小康”以更高、更丰富的内涵,明确了到2020年國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九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是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

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提出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全面小康为了人民、全面小康依靠人民、全面小康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了新内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贯穿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方面,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将人民群众作为全面小康的受益对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全面小康的智慧力量,围绕人民群众制定全面小康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全面小康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将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向。也就是说要将优化收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作为重要内容和目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系中来,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优化,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首先,全面小康是覆盖领域全面的小康,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经济社会各位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均衡地提升现代化水平的全面小康。这就要求要解决社会建设“短腿”的问题,要补齐治理水平、文明程度等方面的“短板”,要解决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问题。其次,全面小康是覆盖人口全面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就要求,全面小康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上,不能用平均数让贫困人口“被小康”。再次,全面小康是覆盖区域全面的小康。全面小康不只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康,而是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小康;不是城市的小康,而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推进发展更均衡、更协调的过程。当然,对于一个幅员辽阔、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要求全国各地“齐步走”,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一定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不是人人都过上同样生活的小康,但如果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他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显然是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的。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党和国家打响了脱贫攻坚总体战,目的是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所有贫困人口在两个一百年交替之际,不落下一人,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现代化征程的新阶段,要补短板、强弱项,破解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道路上的难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根本还是要靠发展。发展是最基本的经验,是最大的民意;发展是中国的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不仅如此,即便是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发展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践行对人民对历史的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苦苦探索和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表明,人民和历史,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向人民交出的时代答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满足人民对美好需要的时代表达。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不小康,最重要的标准是人民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为了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党中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中之重的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要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目标“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之所以说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是因为这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的需要。因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历史性创举,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实提高,才是全面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历史立下的军令状。小康梦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好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承接的光荣的历史使命,既是延续历史,又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时间能证明一切,历史会作出最公证的评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玩“数字游戏”和“速度游戏”,更不能搞“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要有真金白银的工作实效,靠的是真抓实干的担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强调:“没有一点实招、硬招,我很怕这件好事办不好,最后给人民交不了账,给历史交不了账。”

一诺重千钧,担当践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不断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不断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创新举措,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卓越地践行了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是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但拓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广度,也深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之前也提出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部署,但将其提高到总体布局的层面,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匹配来定位,则是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工作举措。从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协同治理机制到强化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从签订各级领导生态环保责任书到推广河长和湖长责任制、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发出健康中国号召,都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效落实,也赋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生态文明意境,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二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总体框架、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四个全面”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它的结构保持完整,但在不同战略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动态调整的。在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第一个百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全局和统领意义。这个战略目标必须紧紧扭住、毫不动摇。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战略举措也必须牢牢抓住,毫不放松。可见,总体布局规定了国家建设和发展覆盖的领域,而战略布局则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战略框架。战略布局和总体布局一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

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导向的基本遵循,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的强大思想武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发展理念不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校正了过去我们对小康社会的一些错误认识,为建成让老百姓满意、得到人民认可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引领。

四是以三大攻坚战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战役。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三个制约问题日益突出:一是重大风险日趋复杂且难以预料,二是贫困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三是环境污染问题突显且积重难返。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战略性任务。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才能牢牢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才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才能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弱项。三大攻坚战,每场都是攻碉堡、涉深水区、啃硬骨头、闯地雷阵的硬仗。三大攻坚战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只有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才能得到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从2016年到2019年,我国保持了年均6.7%的经济增速。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60万亿元,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6.8%,但二季度实现由负转正,实现3.2%的增长,三季度实现4.9%的增长,从而前三季度实现了0.7%的增长,成为2020年同一时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产业发展看,我国制造业稳居世界首位,工业产值保持持续壮大的趋势。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2019年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6.3%,[2]且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截止2019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4万公里,通车里程稳居世界第一。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同样稳居世界第一,运营里程占到全球高铁里程的67%以上。[3]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朝“网络强国”稳步迈进,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发展动力和发展协调性来看,2019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位列14位,一年时间向上提升了3位,以位居世界第2的研发投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高。[4]尤其是在超级计算机、裁人航天、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技术成果,使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间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联动发展取得新进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

从民生保障水平来看,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出发,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一个一个得以解决和发展,使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各项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2019年,中国老百姓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3岁,比2015年又延长了0.96岁。[5]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的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建成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6]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各级财政对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20年已经达到人均550元,比2015年的人均380元有了显著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加快走向合并,城乡医保全面并轨,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升,报销范围不断扩大,异地就医实现异地即时报销,解决了2.36亿流动人口医疗报销的难题。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我国坚持就业优先,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保持在1300万人的高水平上,而登计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上。2019年,学前教育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3.4%、94.8%、89.5%、51.6%,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中国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7]

从脱贫攻坚来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的贫困户占到90%以上,其中有2/3以上凭借发展产业和通过在乡村产业务工实现脱贫,他们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逐步上升,成为脱贫的重要收入来源,这当然也带来了转移性收入占比逐步下降,意味着他们自主脱贫的能力在稳步提高。产业扶贫是以产业为基础的扶贫脱贫,因而是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在产业扶贫以及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的推动下,经过5年的攻坚奋斗,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经从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有1000万人以上减贫脱贫。201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已经增长到9808元,年均增长30.2%,摘掉贫困帽子的贫困县越来越多,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7%下降到2019年的0.6%。[8]可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从生态环境治理来看,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国持续推动一系列环境治理重大举措,如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修复工程、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排污许可和河湖长制等。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4.9%。[9]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决胜全面小康阶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一个个数据记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江河清了、山变绿了、雾霾少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更稳了,可以说,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是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时期。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注中华民族发展的新高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注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高度,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性意义。

(一)提升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旨归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不断发展丰富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不断递进的趋势,永远不会停止。一般而言,人民满足了物质层面的需求,就会激发更多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产。因此,物质生活充裕、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虽然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处于动态发展中,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准却是具体的、可描述的。因此,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从建设全面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每一个阶段都会提出、更新和扩展新的标准和要求,都是在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阶段性问题,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标注了新的历史高度。20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跨越3万元大关,达到30733元。回首历史,我国人均收入跨入万元大关用了60年,而从万元向3万元跨越只用了10年,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显而易见。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从目前看,2019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按现价看已经是2010年的2.45倍,按可比价值计算是2010年的1.96倍速,到2020年翻番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奋斗的新起点。

(二)拓展了改革发展的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但反过来看,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又进一步拓展了改革发展的途径和布局,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境界。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努力奋斗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探索的过程,由此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根据这个总布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全面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和发展,在特定的时期都需要确定一个主体性的目标,明确一些具体的任务。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是改革发展的整体性目标,具体的改革发展任务也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由此,便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统帅地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层面的内容,其他三个全面都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而确定的战略保障。这些新战略和新部署,不但拓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成功的中国经验和鲜活的中国故事,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借鉴,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标注了全面现代化的新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关键一步”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体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依次交替中。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这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结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华民族走出了近代以来的屈辱与沉沦,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已经彻底摆脱,而且迎头赶上了以新一轮信息技术大发展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走上了与时代共舞、引领时代潮流的康庄大道。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胜利,为开启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更雄厚的资本,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开启这个伟大征程的前提和起点。实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战略安排的历史过程,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和实践的拓展、升华和发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并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依次交替延展的奋斗过程。为全面小康而奋斗的行程中,有现代化的追求和实践,有推进现代化的积极因素和力量的成长积累;为全面现代化而奋斗的行程中,有进一步加强全面小康的表现,也是拓展全面小康、升华全面小康的过程。

(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新时代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在回答这个历史课题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依循,不但强调实现“小康”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强调“全面”。也就是不仅强调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更要求要实现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于是,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一场硬仗。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中国是最早实现减贫目标的国家,先后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世界减贫任务的70%以上。这个成就是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减贫任务,更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得到的。摆脱贫困和消除绝对贫困,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上看,是为了实现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这个角度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就,必将更进一步加深人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和理解。一个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惠及14亿人口的小康,不仅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无可辩驳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所包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和基本原则,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必将使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孙照红.“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特色和经验[J].中州学刊,2021(02):13-19.

[2]新華社.2019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3%[EB/OL]. (2020-07-07)[2021-01-04]http://www.gov.cn/xinwen/2020-07/07/content_5524806.htm.

[3]陆娅楠.中国高铁强劲奔跑[N].人民日报,2020-01-01(05).

[4]新华社.2019全球创新指数发布中国上升至第14位[EB/OL]. (2020-07-25)[2021-01-06]https://baijiahao.baidu.com.

[5]新华社.人均预期寿命77.3岁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EB/OL]. (2020-10-14)[2021-01-10]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0-10-14/1523094.html.

[6]李培林,等.社会蓝皮书:202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56.

[7]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教育部,2019.

[8]人民日报评论部.脱贫攻坚奔向全面小康[N].人民日报,2020-11-13(05).

[9]新华社.走向全面小康——“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EB/OL]. (2020-09-28)[2021-01-14]http://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袁建涛

收稿日期:2021-03-01

作者简介:王赞新,男,湖南湘阴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期刊社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