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以河湖长制永葆水清岸绿构建人水和谐生态新格局

2021-06-18 13:24车小磊
中国水利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盐田区河湖水库

>沙头角湾 摄/黄思建

盐田区坐落于深圳市东南部,这里依山面海,是大湾区东进主动脉。从2004年起,盐田区就开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截污清淤、建设市政污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水质净化厂升级改造等措施,实施分步治水,于200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河流、海域全面消除黑臭,2016年起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

盐田区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共治,持续探索河湖永葆水清岸绿之道,形成“长效治水、优质用水、精细管水、生态兴水、全民护水”的人水和谐生态格局,推动水产城融合发展。2020年,盐田区所有河流年平均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主要河流水质提升至地表水Ⅱ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由Ⅱ类提升为I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全市最优。

坚持高质高效不断探索长效治水新路径

盐田区不断探索河湖源头管控的有效路径,从根本上巩固提升河湖水环境。

长效管控涉水污染源。搭建起涉水污染源“1+N”管控网络,水务、生态、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建立审批信息互通机制,动态掌握全区排水户情况,实现区、街、社区、物业、排水公司五级常态化专人联动。将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形成涉水污染源整治工作闭环,以点上问题“歼灭战”带动面上治理“全覆盖”。

推行执法交底进项目。首创涉水事务执法交底服务,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讲解涉水法律法规,指导办理水务审批,通报违法典型案例,实现执法监督模式“窗口前移、重心下移”。试点推广工地废水泥水分离,严控在建工地出水悬浮物浓度,有效防范在建工地面源污染问题。2020年,在建设项目激增的情况下水事违法案件同比下降45.4%,建筑工地类水事信访案件数同比下降 34.3%。

深化排水管理进小区。盐田区先行先试,全区602个小区约1036km排水管渠于2019年年底率先实现专业化运管全覆盖,到2020年年底,是全市唯一实现签约移交率、进场接管率、首次进场三项(清淤、测绘、检测)工作完成率“3个100%”的行政区。制定《盐田区新建小区供排水设施建设全流程管控体系》,从源头彻底解决新建小区供排水设施建设质量问题。

坚持节水优先不断提升优质用水新理念

盐田区坚定不移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持续提升城区用水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建成全国首个自来水直饮示范区。累计投资9.47亿元,在全市率先开展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全链条升级改造,并将从原水、到水厂、到市政和小区供水管网、再到126座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全数移交深圳市水务集团运营管理,实现全链条专业化运维。全区工业、商业、办公、居住区直饮水通达率100%,居民住户直饮水入户率达97%以上。

建成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盐田区将节水工作纳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统筹部署,全面发动节水改造,实现重点用水行业、学校、居民小区节水改造全覆盖。全区重点用水行业和公共机构节水载体建成率、建成节水型小区数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达全国先进水平,获评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坚持先行先试不断提升精细管水新标准

盐田区抓住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契机,形成一套“有主体、有经费、有人员”“权属集中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护物业化、服务专业化、信息数字化、共享多元化”的“三有七化”小型水库管理模式。

明权责,固基础。将分属集体、企业所管水库全部收回,交由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统一管理,明确水库功能、管理和保护范围线。2013年来累计投入1.49亿元,实施20余项水库除险加固和安全提升工程,各水库安全等级均在二类坝以上,持续筑牢水库安全基础。

齐配套,定标准。配全水雨情、大坝位移监测等各类水库运行保障设施,实时监测水库安全运行数据。参考中型水库管理标准,所有小型水库均高标准配建完善管理用房、防汛道路、物资仓库等水库管理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水库运行保障能力。制定11项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水库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小区排水管渠修复与清淤

>盐田港水厂

>恩上水库

强专业,重科技。引入社会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全面完善小型水库专业化、市场化、物业化运管机制。整合市区应急抢险队伍及专家,健全与专业应急部门联动机制,全面强化专业应急能力。建立水库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水库信息化运行管理。

库共管,景共享。通过民间河湖长体系、“盐田民意通”“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等引导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利用辖区山、水、林、湖(库)资源,先行开展水库开放共享,拆除水库原有隔离围网,分期实施水库碧道建设工程,不断释放水生态红利。

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描绘幸福河湖新画卷

盐田区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万里碧道建设部署,秉承“一河一库一特色,一山一水一主题”理念,以1条黄金海岸线、1条半山生态翡翠链、7条主要穿城河流、9座防洪景观水库为主要载体,全面铺开碧道建设,累计建成滨海、河流、湖库碧道21.1km。

三生融合的魅力滨海漫道。盐田区海滨栈道有着“世界第一长海滨玉带”美誉,西起中英街,途径沙头角、盐田港、大小梅沙,东至揹仔角,全长19.5km。盐田区结合海滨栈道台风“山竹”灾后修复重建契机,按照可抵御百年一遇台风标准筑牢碧道基础,设置人性化入口空间,实现漫步径、跑步径、骑行径“三径”无障碍贯通,打通登高望海、绿道观海、栈道临海、海岸亲海4层空间视线,在节点处增添8处主题观景平台、4间智慧书房及3座大型驿站。因地制宜打造自然岸线段、城市岸线段和港区岸线段3大主题段落,串联起中英街商贸区、沙头角文化区、壹海城商业区、海鲜美食街、大小梅沙旅游区等重点活力空间,形成一条城市“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集滨海观光、生态自然、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海滨风情度假岸线。

>盐田区海滨栈道 摄/李小辉

>恩上水库环库碧道 摄/李小辉

生态引领的“生态翡翠项链”。盐田区有着“七分山、三分城”的显著地域特征,各水库坐落于半山之间,库区有着优质的生态资源与水环境。2019年起,盐田区以恩上水库为试点,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原则,拆除水库原有隔离围网,打通环库休闲路线,重新梳理植被布局,对水库消落带进行生态修复及绿植提升,依地形打造堤顶揽胜、赏杉观湖、探谷寻溪等特色空间景观,营造出市民亲近自然、户外休闲、生态科普的绿色通廊空间。同时,盐田区结合半山公园带项目建设,将环库休闲碧道与3处瀑布景观、6个公园(节点)、13个山海观景平台及23个登山入口相串联,与城市精品带、滨海休闲带共同串起独具盐田特色的“生态翡翠项链”,行人、跑友、骑行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路线,在“悠然登半山、一览山海城”间,实地感受“依山拥海、共享天籁”的怡人美景。

>橄榄绿河长启动仪式

>学生参与护河治水

坚持共建共治不断完善河湖治理新体系

全民参与护河治水,共同营造身边的青山绿水。

引导护河治水“全民化”。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盐田区积极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各年龄阶段的热心人士参与护河治水,在每个街道各建立起1支护河小分队,委任民间河长、志愿者河长、“河小二”。2020年,护河志愿队伍由2400人壮大至5000余人。同时,盐田区针对深港界河巡查难、管养难问题,创新推行“橄榄绿河长”“橄榄绿护河员”,将部队驻防巡护与护河治水相结合,发动驻盐武警战士主动参与河湖巡查管护、防洪度汛、违法行为排查及污染源管控。

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为推进志愿活动规范化、常态化,2019年,盐田区与社会组织共同建立护河志愿服务站,打造护河志愿服务队集散地,形成从招募、培养、成长到发挥成效的志愿服务生态链。以专业化培训引导为抓手,引导护河力量从排水户—管网—河湖网全链条介入。护河志愿队伍自河而起、向海延伸、向山深入,陆续推出了家庭护河、夜跑巡河、健走护海、徒步巡库等特色宣传活动,把巡河护水融入亲子、休闲、运动等内容之中。

注重宣传教育“针对性”。盐田区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推出科普进校园、宣传进社区、实践进家庭、培训进企业、宣贯进机关、普法进军营等个性化宣传活动。针对个人住户、排水商户、小区物业等分布广、数量多等问题,以社区为单元,联合护河志愿者逐个进行进店入户宣传引导,派发节水小妙招、负面排水行为清单等指引性手册,实现全区19个社区爱水护水宣传全覆盖,力争每个人都参与、每个行为都能落地。生态文明教育走进幼儿园、小学课堂,开展水环境保护科普,设立“小小河长”跟着河长“巡河护河”,开展探研母亲河、河流水质变化及治理等项目式学习,通过网络直播与市民分享河湖治理保护经验,实现25所公办学校河湖长制宣传全覆盖,发挥学生在河湖保护中的宣传、示范和监督作用。

盐田区用实践凝聚民心、激发民智、发挥民力,不断引导群众争做治水践行者,为社会公众营造了浓厚的“节水、爱水、护水、享水”氛围,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护河治水之路,形成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幸福河湖的良好治理格局。

猜你喜欢
盐田区河湖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出山店水库
深圳盐田区智慧教育成果亮相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
2017年盐田区禽流感预警监测结果与分析
深圳市盐田区开展敬老月活动
出山店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