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以“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拉开帷幕。本届中国航天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南京理工大学协办,40余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中央企业、高校和各国驻华使节等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开幕式上,揭晓了我国首辆火星车的名称—祝融号。国家航天局聘请“人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胡浩、叶培建、费俊龙被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启动仪式上,还颁发了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得“钱学森最高成就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杨孟飞、李斌、张柏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李陟等10人获得“钱学森杰出贡献奖”;遥感三十号卫星系统研制应用创新团队和嫦娥五号工程核心技术团队获得“航天创新团队奖”。此外,中国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梦之蓝”特别奖。
“航天创新团队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颁奖
“中国航天日”期间,中国航天大会、“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空间技术与发展论坛、航天专家思政公开课等40余场系列活动相继亮相。其中,月球样品实物及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实物首次在京外展出。
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发布了2021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2021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包括: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与太阳全球磁场探测、星系生态环境中的反馈效应及“重子缺失”问题、利用太空原位资源实现人类长期地外生存、空间准绝对零度超低温热管理技术、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基于核聚变推进系统的空间飞行器设计技术、大空域跨速域高超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方法与技术、吸气式高速飞行器内外流耦合声振环境评估与预示技术、地球同步轨道星地全天时安全通信技术、空间高压大功率发电与电力管理技术。
此次发布是继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首次发布宇航领域问题难题以来的第二次发布活动。
4月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主持并致辞,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发表致辞。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第一副总经理乌里奇奇致辞并代表中俄双方发布《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
吴艳华表示,中国、俄罗斯将与其他国际伙伴一起,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是中俄两国为推动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新的重要贡献,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声明》中明确,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伙伴开放,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上,我国第一辆火星车名字正式公布:中文名祝融号;英文名“Zhu Rong”。
2020年7月,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天问一号预计在2021年5月着陆火星(5月15日07:18,天问一号已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着陆区),然后释放中国首辆火星车。届时,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红色星球上轧下第一道中国印记。
我国第一辆火星车名字正式公布:祝融号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征程的首次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我国小天体探测如何进行?目前到哪了一步?难度是什么?意义如何?叶培建院士在参加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我国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包括小天体探测、火星采样返回和木星系探测,同时太阳系边际探测等任务已在论证中,其中,小天体探测任务是行星探测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征程的标志性任务。
(1)小天体探测方案目标明确
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我国小天体探测器方案的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对近地小行星探测与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探测,实现探测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全面性突破,使我国小天体探测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近期瞄准的探测目标,是一颗地球共轨天体2016HO3以及小行星带中的主带彗星311P。
(2)任务难度大 挑战多
小行星探测难度非常大:一是目标特性不确定性大,附着与采样机构需适应性强;二是小行星交会、下降、附着、取样过程,需要高精度全自主导航控制;三是超高速再入返回,需研制新气动外形和防热材料;四是要模拟小天体表面特性,确保地面验证充分。
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小行星探测会选择降落采样。掌握了降落技术,就意味着将来如果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我国可以直接接近并干预。小行星探测还需要解决航天器长远飞行的动力问题、通信问题,以及长达10年以上的地面管理问题。
(3)小天体探测造福全人类
“实施小天体探测,对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叶培建说,宇宙中的小行星非常多,对小行星进行探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和生命的形成,从而得到更多科学结论。同时,小天体具有丰富的资源。“有的小行星可能是某种矿物类,有的小行星是水,人类或许能从小行星上获得地球缺乏的资源。”叶培建表示。
国家航天局对小行星探测任务始终抱着开放的态度。在科学载荷方面,鼓励中外科研机构联合提出载荷技术方案,联合开展研制,鼓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团队联合应征,并明确提出利用该载荷数据开展研究的具体项目;在搭载项目方面,中国小行星探测任务预留200kg运载能力用于向社会开放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