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发自深圳
1979年7月,蛇口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图
★发展之后的深圳也很快地意识到来料加工、污染程度高的工业不具备可持续性,走到发展“三资企业”的道路上。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不大,靠近展馆中央的位置,放置一座袁庚塑像,另一面展墙上,挂着历代掌门人的头像。
踏入展馆后,深圳蛇口开发的记忆在墙上渐次展开。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勇,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已在馆内工作二十余年。她介绍,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中国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代表着中国寻求独立富强发展道路的信念,1980年代的招商局站在中国改革潮头。
1979年7月,蛇口响起填山建港的第一声开山炮,代表着招商局在蛇口工业区迈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蛇口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1年5月14日下午,樊勇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回顾了蛇口历史。
南方周末:招商局提出要在宝安选址建工业区,当时为什么选择蛇口?
樊勇:当时不只选了蛇口,还包括大鹏、沙头角等地,这些地方当年招商局都曾派人考察过。三地中,蛇口距离香港最近,且有最好的港口优势,靠近蛇口镇,又不过多占用农田,放到今天,对比其他地方,蛇口的优势依然明显。
南方周末:早期招商局如何在蛇口拓荒?
樊勇:早期条件非常艰苦,你在博物馆内保存的照片上还能够看到当时人们的工作状态。当时,袁庚办公的地方就是一个集装箱。
南方周末:蛇口第一期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学,为工业区培养大量的管理人员,当时办学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樊勇:当时蛇口工业区极度缺乏人才,尤其最缺三类人,分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会计人员。袁庚特地从香港请来一些讲师讲课,香港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梁振英就曾作为讲师授课。
南方周末:蛇口工业区早期建立“三个为主、五不引进”的方针,当时为何提出这一方针?为何早期深圳却是靠“三来一补”模式建立起来?
樊勇:对于引进的企业,蛇口工业区首先提出“三个为主”,即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外销为主,其次才是“五不引进”。袁庚希望蛇口成为人类最宜居的地方。蛇口的建筑与西欧风格相似,没有很高的楼,容积率都非常低,环境优美,配套齐备。
选择来料加工,对于当时的深圳来说,这是能最快实现发展的路径。深圳也很快地意识到来料加工、污染程度高的工业不具备可持续性,走到发展“三资企业”的道路上。深圳未来的目标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袁庚和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员在蛇口的奋斗?
樊勇:我们都把袁庚称为“改革闯将”。从袁庚的生平来看,他曾是东江纵队的一名战士,此后又长期在国外工作,当他有机会参与中国改革开放时,已经到了六十多岁高龄。可以说,在袁庚的身上始终有着共产党人建设家国的理想情怀。
招商局建设蛇口,离不开党中央和广东省的支持。很多领导人关心蛇口的建设,比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就曾多次到访蛇口,蛇口的困难能够立即反映到中央,得到中央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袁庚本人的努力和运筹,比如他在海外工作时就认识一批当地的商人和企业,对蛇口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