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四)

2021-06-17 21:58王传贤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独角霸王虫子

王传贤

新学期开始不久,两位青年教师先后找我聊课,恰好都是三年级的内容,一节《燕子》,一节《昆虫备忘录》。聊课的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种情况,觉得课文中某一处写得特别好,但是好在哪里却说不清楚。

先说说《燕子》这篇课文,新教材基本恢复了郑振铎文字的原貌。这位老师讲,学生能够体会到燕子的机灵,“沾”啊,“掠”啊,这些动作都能讲得很好。可是,他觉得文中“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这一句里“嫩蓝”用得特别好,想让学生体会。可是,具体好在哪里却说不清。用他的语言来说,反正一看到这个词,春天的景象就好像出现在眼前了。

这位老师的语感是很敏锐的,他的直觉告诉他,这里的用法很特别,而且可以带来美的体验。那么,怎么能把这种体验表述清楚呢?我想,这恰恰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嫩蓝”,单从字面意思理解,无非是“浅蓝”。然而,浅蓝形容天空才好,形容春天就错了。关键在“嫩”这个字,“嫩”可以指颜色的浅淡。春天的天空颜色浅浅的、淡淡的,用“嫩蓝”自然是准确的,联系原句的“几痕”,这是从远处看,加之初春万物生发之季,颜色也是浅淡的,所以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嫩蓝的春天”是确切的。“嫩”还可以形容事物初生时柔弱的样子,比如“娇嫩”,婴儿的皮肤就嫩得如一汪水,吹弹可破似的;由此引申出新鲜浅淡的意思,“嫩绿”“嫩黄”。用了“嫩”字,颜色一下子鲜活起来了,充满生命力了。春天,万物复苏,欣欣然生长起来。自然中的一切都焕发出生命的力量,却又是新生的,娇嫩的,让人怜爱,引人呵护的。因此,“嫩”还包含着作家深深的对春的爱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了这样的理解,课堂上就会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生动的语言,体会语言中作家的情感,从而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积累更新鲜的语言样式。

再说说《昆虫备忘录》中关于独角仙的描写。这一位青年教师认为这部分的第一段中,“捏”这个动作用得好,很能体现汪曾祺先生文字的幽默。可是,这是怎样的幽默呢?他却只是单纯觉得这个动作准确,再说不出其他了。原文是这样写的:“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单看这里,这个“捏”指的是抓住这虫子很容易、轻松,只消用两根手指就可以。我们反复再读,还有哪个字会跳入眼中呢?一定是“摔”吧。四句很短的话中,这个字竟然出现了三次。为什么作家反复用这个字呢?“摔”有坠落、掉落的意思。明明是飞行着的,突然从空中坠落下来,这个“摔”显出这只独角仙坠下的速度之急,落地之重。重到什么程度呢?竟然摔晕了。再看第一句,作家是先听到声音,再看到虫子的——“呜”飞行的声音不可谓不大不猛,“扑”摔得不可谓不急不重。能让作家听到飞行和摔倒的声音,想来虫子的体积不小、重量不轻。再联系下文,作家称独角仙是昆虫里的霸王,它的体型大——约两寸,外貌凶——长着角,力气足——能拉泥制的小车。然而,这样一个霸王,在作家笔下的出场却是滑稽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气势不可谓不足,可是循声找去,却摔在地上,晕了。我们可以想象,当作家轻轻捏起这虫子时,一定是乐呵呵的,口中也许还念叨着,“哈哈,看你这霸王还威风不?”你看,这个“捏”字背后,是一个老顽童得意的笑呢。

之所以讲这两个例子,是想跟青年教师说,阅读这件事需要我们沉浸到文字里,悉心感受。每每有体会,觉得自己跟作者產生共鸣的时候,阅读就会成为快乐的事情。就好像我们终于解开了一把锁,一个谜;好像我们获得了一位好朋友;或者是得到了一位名家的认可。而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学生,那更是善莫大焉了!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独角霸王虫子
住在砖底下的虫子
我才是独角熊
“霸王”不在家
虫子的信
独角仙
独角仙
解救独角王
霸王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