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蓓
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企业应有哪些应对原则,我们以“危机管理DISCO原则”,并搭配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沟通行动前,企业应思考:我们必须采取什么样的管理行动,才不会让损失继续扩大或者可以立刻停止危机?
以2014年上海福喜食品肉品过期事件为例,事发当晚,麦当劳与中国百胜就以声明稿进行回应,两者都将“企业立刻采取的管理行动”,也就是“封存与停用上海福喜提供的所有肉类食品原料,并且成立调查小组”作为主要陈述,而非只是堆砌过多空泛的话术。
不过,百胜的声明稿显然更胜一筹,清楚地表明受影响产品(如肯德基芝士猪柳蛋堡与香嫩烤肉堡),以及替代的方案(紧急调动其他供应商资源),并对给消费者造成不便表达歉意。这份声明稿除了显示百胜管理上效率高,可以迅速查出产品,并且可调货供餐,公司对危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外,还让消费者不会产生过度恐慌。
面对现今社交网络消息泛滥的时代,企业很可能在无法掌握所有事实之前,就必须面对外界展开初步的回应,甚至是即刻的反应。无论是以声明稿、媒体采访,还是微博的一段文字形式进行回应,都有助于后续的危机处理。
一般而言,企业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时,需掌握下面三大重点:永远将民众健康和安全作为第一考量;秉持在意、诚恳且审慎的态度;虽然企业无法知无不言,但至少需沟通“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正在做什么来改善现状”。
在许多时候,企业处理危机经常第一时间想到的沟通对象都是媒体记者,反而忽略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例如渠道伙伴、消费者、政府部门、员工与媒体等等,其实他们对危机往往有更重要的影响力。所以,当重大且复杂的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必须立即判断:谁是事件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优先顺序是什么?如何通过各部门分工合作完成沟通行动?
另外,根据过去的经验,企业处理危机常会忽略内部沟通,事实上,在面对重大危机时,员工经常也会有来自家庭或合作伙伴的压力,导致士气低落无法正常工作。让员工知道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能让员工对公司有信心,有助于解决危机后的品牌修复工作。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不仅需要针对危机现况进行回应,更要思考决策对于后续发展的影响。这当中包括若依照目前的决策,预计一天或数天后危机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演变?最差的状况、最有可能的状况、最好的状况可能是什么?在道歉记者会之后,是否有可能终结危机?企业经营者必须多思考几个步骤或是几天后的状况,才能有效控制危机,不至于一直被危机追着跑。
有些公司甚至会反其道而行,在外界尚未知道该公司产品有问题前,主动通报管理部门,并且召开道歉记者会,说明具体的管理行动,让事件对商誉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也最重要的部分是,企业经常会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遇到外界追究责任的压力。在重大危机中,特别是与人命相关的事件中,所谓的责任经常是在正式法律责任尚未有定论之前,利益相关者就会先有其价值判断,认定企业应该负起的责任,也就是应该有的作为。
这就涉及情理法三者的优先考量与平衡处理。“情”指的是社会期待企业负的责任,“理”是企业完善管理应负的责任,而“法”则是法律约束企业应负的责任。
许多发生危机事件的企业或许在法律上没有责任,但是在理与情的层面,能为受到影响的消费者或是大众,付出额外的行动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不失为化危机为转机的重要方法。
在过去协助企业处理危机事件时,除了提醒企业未来要做好自我管理外,例如食品安全的溯源管理、工厂安全或环保管理等,我也会建议企业投入额外的资源,增进产业对于该项专业的强化管理或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或者以公益形式投入大众教育或弱势群体的协助。这些虽然不是企业一定要尽的责任,但至少代表企业愿意从情理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多做一些事。
上述DISCO原则只是参考,企业管理者必须审慎。当危机过去之后,企业千万不要就此打住,反而应该将危机视为企业在管理上的一种修炼,赶快上緊管理发条,让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作者:奥美台湾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