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文庙小考

2021-06-16 06:38陈福圣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台基照壁阆中

陈福圣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文物保护中心 四川南充 637400)

阆中文庙,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火药局街,始建于宋,明清时期,文庙地址几经变迁,于清咸丰年间迁回今址。占地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大门、圣域贤关门、照壁、泮池、棂星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殿组成。原为祭祀先圣孔子的祠庙,解放后一度作为阆中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使用,泮池、月桥、棂星门、两庑、露台等建筑相继被改建,仅余圣域贤关石门、照壁和大成殿。2009年看守所迁出,2012年阆中市政府进行了文庙的恢复和周边风貌整治,使阆中文庙的建筑格局得到全面恢复,环境风貌协调。现整个文庙建筑群保存完好,结构稳定,是阆中科举文化和儒学文化遗存的典型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2010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2年进行维修保护和周边环境风貌治理后,布置了儒学文化陈列展览开放与游客参观[1]。

一、自然环境

1.气候: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大,年均温度在17℃左右,常年无霜期较长,年均日照1379.8小时,年均降水量1033.9mm。日照充足,雨水丰霈。

2.地理环境:阆中地处四川东部地台区,川北台陷区和川中台拱区之间,褶皱平缓,裂隙不发育,属丘陵向低山过渡的浅丘地貌,相对高度较小,海拔高度小于500米。城区位于大巴山脉和剑门山脉在此交汇处,嘉陵江流经其间。文庙位于古城区西北,嘉陵江从西、南、东三面绕城而过,北1500—2000米分别是盘龙山和玉台山屏障,形成了良好的小环境。

二、人文环境

文庙位于古城北大街西侧,四周全为居民住宅,人口稠密。城区产业以轻工、服务业为主,环境影响以生活污染为主,工业污染较小。城区有212国道、302省道交叉贯穿,嘉陵江从东南流向西北,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三、文物本体状况

阆中文庙严格按照中国文庙传统建筑格局,沿南北向中轴线依次分布有照壁、圣域贤关、泮池、月桥、棂星门、杏坛、两庑、大成殿、崇圣殿,东、西、北三面有围墙一道,与影壁两端相连,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三重四合庭院式建筑格局。围墙东南角有圣域贤关门,门外长35米宽5米的通道通向北街,于北街口设大门进入文庙。除大门、照壁、通道、东圣域贤关门和大成殿外,其余建筑为2013年阆中市政府在被改建建筑以及建筑遗址上恢复的[2]。

大门:位于北街81号,宽3米,两柱单间单楼牌坊式门,大门向内为一宽5米,长35米的通道通往东圣域贤关门。

圣域贤关门:位于围墙西南角,属随墙门,宽6米,四柱三间单楼牌坊式门,柱为石柱,门额为木质,门额下施雀替,通高5米。

照壁:位于围墙南端,为六柱五间三楼式一字形式影壁,素面条石台基高0.7米,通宽29.8米。墙身用青砖砌筑,明间面阔14米,通高6.1米,空斗砖墙心,施龟背锦式花砖窗。两侧次间、稍间各面宽3.79米,通高5.26米,空斗砖壁心,壁心施套方花砖窗。庑殿顶式檐墙,均为青砖出两层拔檐,上层为棱角檐,墙檐上施灰筒瓦屋面,青砖屋抹灰脊,脊陡板施灰塑步步锦和卷轴绶带图案。现保存完整,结构稳定。

泮池:距照壁北4.6米,为2012年在原址上恢复。池呈半月状,直径18米,弦径7.2米,深2米,素面条石砌筑,池水中植睡莲。

月桥:泮池上建有单拱石桥,称月桥,宽2米,两侧各有踏道5级,桥两侧施石勾栏。

棂星门:距泮池北6.3米,为2012年在原址上恢复。门立于0.45米高素面石台基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结构牌坊,通宽10.5米,高10.3米。每柱内外两侧施石抱鼓,庑殿式顶,屋面施黄色琉璃瓦。

杏坛:棂星门内在中轴线两侧各有一亭,为杏坛,为2012年在原址上恢复。坛建于0.75米高石台基上,东西两侧各有5级踏道相通,踏道两侧及台基四周均施石勾栏。杏坛面阔三间6米,进深三间4.2米,九檩四柱抬梁式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施灰筒瓦。

大成门:又称戟门,距棂星门北14.2米,为2012年在原址上恢复。面阔五间14.1米,进深两间6米。0.45米素面石台基,明间前有三级垂带踏道相通。分心造十一檩三柱抬梁式屋架,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施黄色琉璃筒瓦。

东、西庑:穿过大成门,至大成殿之间庭院两侧为东、西两庑。均各面阔九间32.4米,进深两间7.8米,0.3米高素面石台基,十一檩三柱前檐双步廊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灰筒瓦屋面,为2012年在原址上恢复。接两庑北侧,各有廊4间。

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建于2米高的素面石台基上,露台上于大成殿明间位置有5.6米宽5级垂带式踏道,可直上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五间19.7米,进深三间10.8米,抬梁式屋架,为13檩4柱8架梁前檐三步廊、后双步梁结构,殿身内采用了减柱造和移柱造手法,明间后金柱各向次间侧移1米,次间不施后金柱,使空间更加开敞。单檐歇山式屋顶,黄色琉璃瓦屋面、屋脊。殿身内梁架为彻上明造,不施斗拱,脊瓜柱两侧和八架梁、六架梁童柱外侧施透雕卷草纹替木。前廊施两步童柱和月梁,童柱加工为垂莲柱形制。前廊施卷棚式天花,栏额上施拐子锦,套方图案横陂窗。栏槛施木装修,明间用六抹槅扇门,次间用槛窗装饰。廊心墙为青砖墙,墙心施寿字纹套灰塑云幅纹花砖窗。

露台:大成殿台基前有露台,宽20米,深10米,高1.55米,露台正面中心有宽7.8米9级垂带式踏道,踏道两侧及露台东、西、南三面均施石勾栏。

圣迹殿:南距大成殿14.7米,为2012年在原址上恢复。圣迹殿建于0.75米高素面石台基上,台基正面有宽4.7米垂带式踏道可通。面阔五间18.6米,进深两间8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十三檩三柱前檐双步廊屋架,单檐歇山式屋顶,黄色琉璃瓦屋面。

园林:在西侧贤关围墙外有一片园林,曲径回廊,流水古井,桃、李果木成荫。

目前,文庙建筑经过维修保护,建筑格局完整,结构稳定。

四、价值评估

阆中文庙建筑严格按照传统文庙格局修建,所有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对称分布,建筑层次分明,布局严谨,既显得气势雄伟,又庄重肃穆,能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特别大成殿建筑在设计构造上既采用了官式手法,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研究川北地区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庙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和科举文化的典型实物载体,阆中自古科甲鼎盛,儒学兴旺,文庙的保存与贡院、锦屏书院、读书岩石刻、学道街、状元街等共同形成了阆中包括祭祀、学校、试院及科举纪念建筑在内的科举文化系列建筑群,对研究阆中古代科举、教育制度及其发展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阆中文庙位于阆中古城区内,其保存的传统建筑格局风貌与古城内贡院、书院、学道街、状元街等一系列文物建筑群形成了独特的科举文化景观,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猜你喜欢
台基照壁阆中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照壁:从“光天化日”到“五福捧寿”
灵秀俊逸的照壁山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桑大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台基股份:拟定增募资7亿发展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