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农村是我国社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国家和社会应当基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发展,引导农村人民早日进入小康生活,而精准扶贫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都是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提升农村精准扶贫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文章以此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并就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期待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是市场经济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该商务模式是将传统的面对面的商务模式进行了转变,从线下交易转变成为了线上交易,不仅极大的节省了交易双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交易的效率。而农村具有较为丰富的电子商务资源,将电子商务引入到农村发展中,不仅可以为农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交易市场的丰富化发展。但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此进行思考,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一、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发挥出精准扶贫的价值和意义。就当前精准扶贫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所表现的优势进行分析,其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升农村发展的基础
对于区域内的农民而言,每一个区域都有具备较高销售价值的农产品,但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中,这些农产品的影响范围有限,农民无法将区域内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出来。但在电子商务助力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农产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极大的拉升了农村发展的基础,让农民可以用同样的农产品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劳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比如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新疆的大枣、宁夏的枸杞、陕西的苹果、黑龙江的野山参和黑木耳等,只能在区域内进行销售,极大的限制了这些农产品销售量的提升。在电子商务的帮助下,这些产品的知名度逐渐提升,这样不仅提升了这些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而且也极大的提升了这些产品的销售量,真正实现了产品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扩大农产品的市场
精准扶贫不仅是要帮助真正需要发展的人进行发展,而是要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交到这些人手中,引导其进行发展。而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价值之一就是让农民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进行发展之外,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模式进行发展,将更多的农产品销售到更大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农产品销售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销售模式而言,这种新式的销售模式极大的减少了中间商,避免由于中间商而造成的农产品价钱的增加或降低。这样农民就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模式提升农产品销售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激发农村发展内动力
经济活动是由交易双方组成的,其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农民而言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农民可以借助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的卖出,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加,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刺激了农民的在生活、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需求,让农民也可以借助电子商务进行各种商品的买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民思想的转换,还可以提升农民的商业素养,为农村的长期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及其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显示,单就2019年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同比2018年,2019年城镇消费品总额达到了251.317亿元,增长了7.9%,而乡村消费品总额更是提升了9.0%,同时经过相关数据显示,农村2019年消费总额是城镇消费综合的近2倍,充分的体现出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和价值。但就实际的发展现状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依然较低,无法满足农村电子商务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农村物流冷冻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是农产品,而对于大多数农产品而言,其对产品的保存和运输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水果、蔬菜、肉制品等内容之后,这种对于冷冻物流的要求较高。但就当前部分区域内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因缺乏完善、科学、有效的冷冻链和运输链,导致部分农产品只能在小范围内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这样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更是让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无法体现,对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压力。
(二)农村快递网络建设层次较低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除了农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快递网络,只有健全的快递网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就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农村快递网络建设不健全,部分村镇还未建成规范的快递收发点,难以实现对各种农产品的有效收发。而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在,随着抖音、快手、直播等电商手段的融入,一种碎片化的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出现,并表现出普遍化的发展模式,而这种发展模式让农产品的销售更为零散,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更是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素养较低
为帮助农民群众能够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增加农民的电子商务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部分区域虽然倡导和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并未对农民群众的电子商务素养进行培养。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观念的转变,仍然有部分农民比较认可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无法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部分农民虽然比较认可这种商务模式,但因为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较低,无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难以将电子商务的价值体现出来;第三,相关法律素养的提升。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部分村民开始分享自己销售的“小技巧”,而部分小技巧存在一定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长久存在会影响整个区域内的电子商务网和电子商务链,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较大的伤害。第四,相關商业素养的提升,电子商务在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的同时,也增加了同类同质农产品的竞争压力,部分农民为提升自身的销售额,会采取一些有损市场经济规则的措施,比如肆意发起价格战、对其他商户进行诽谤等,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市场的交易环境。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人才匮乏
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与农村而言,城市对于各种人才的吸引力更大,这就导致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逐渐的流入了城镇,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无法脱离人才的支撑,但就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人才的缺乏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一)基于电子商务的基础需求,重视物流冷冻产业体系的构建
物流冷冻体系的建设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区域物流冷冻产业体系的构建重视起来,发挥出政府在区域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促进区域物流冷冻产业的发展,比如,政府可以基于产业园区构建的理念进行思考,在区域内物流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大型的物流冷冻产业园区,引导区域内农民将各种农产品带至产业园区内进行统一化处理,提升农村物流冷冻产业体系建设的质量。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关键需求,重视快递网络的体系的构建
快递网络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农村电子商务的碎片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区域快递网络体系的构建更是成为精准扶贫背景下重要的建设内容。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深化与各大快递企业的合作,令其能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第二,鼓励区域内有发展潜力的农民或企业,令其与相关的快递企业签订合约,加入到农村快递网络体系的构建中。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素养需求,重视区域农民电子商务素养的提升
农民群众的电子商务素养,是确保农村电子商务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提升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农民电子商务素养的提升重视起来,全面提升农民的电子商务素养。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宣传、培训以及监管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管为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的对区域内农民的电商平台进行监管,确保区域内农民的电商活动都合规合法,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产生,为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助力。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的构建
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为实现对农村电子商务有效推动和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人才的育、选、培、留等多各角度进行思考,全面提升农村电子商务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建设和发展。以人才的“选择”为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选择,让每一个人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较高的作用和价值。比如相关可以构建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选培机制,借助选培机制为不同的人才选择适合其工作的岗位。
四、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而言是一场发展的机遇,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各个区域内的扶贫工作人员,应当基于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积极的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礎建设水平,不断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