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莹
无人经济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基建”,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服务模式的新经济业态。近些年出现的无人零售,无人物流,无人工厂,无人驾驶,使得“无人经济”的场景日益丰富,“无人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对人力的高度依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未来的发展前景积极可观。本文主要针对无人经济的现状及可提升路径进行分析探究。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无人商店开始出现,从奶茶店到酒店,越来越多的商家都开始采用无人化经营模式,2020年我国新增了1.1万多家无人经济企业,第二季度新增5600家,同比增长45.2%。无人经济崛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在今年的7月份上海出现了无人车早餐。无人车可以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餐点由各合作商家供应。可以提供早餐和午餐,这为白领的上班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无人经济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射频识别、物联网等传感技术,减少劳务输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型消费关系结构。随着时间的发展无人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无人经济时代,网络无人经济时代还有新无人经济时代。支付方式从投币到在线再到智能识别。产品范围也从食品,饮料到日常用品再到现在的全领域覆盖。
与传统经济相比,无人经济目前更多的是一种C2C(消费者对商品)或C2S(消费者对服务)的模式,其核心逻辑是去中介化,实现自助式操作,减少工作劳动输出及多余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二、无人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当前经济态势
1.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发展迅猛。
2.消费升级成为必要条件:现在正是消费者第三次消费升级,消费者们更加追求商品的品质及个性化。
3.政策红利: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发布文件,指出要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
4.劳动力成本提高:2019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9.05万元,世界制造中心已经向东南亚等转移。
(二)无人经济项目种类及现状
在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下,“无人”融入了更多行业。目前,无人零售是无人经济中较为成熟的一个领域,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等商业形态纷纷出现。此外,无人经济不断渗入制造业、物流、交通等行业。未来,无人驾驶,无人银行等更多的应用场景都将更加完善和成熟。
1.无人零售:无人零售最早以自主贩卖机的形式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零售发展迅速,覆盖的品类越来越广,呈现百花绽放的态势。其中,无人超市,无人货架,自助售货机是目前主要的表现形式。目前自助售货机仍占无人零售85%的市场份额。无人零售中我国网络支付使用率达到85%,且在2019年零售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达到19亿美元。
然而,无人零售兴起不到一年的時间,曾经被资本追捧的公司纷纷倒下。2018年年初开始,许多明星企业就相继爆出亏损,裁员等消极信息。这些企业的失败暴露出目前我国无人零售存在很多问题。如运营成本高,技术不够完善,盗损率过高等问题。尽管目前无人零售行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但是在用工成本快速高涨的背景下,零售企业仍将推动零售行业加速向无人化演进。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机械臂等新型技术与装备的出现,将让零售业可以选择通过无人来代替零售基础岗位工作。
2.无人物流:即快递全程无人运送。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让物流从仓储,运输,配送到最后送到客户手中的环节全程无人化,以智慧物流技术实现设备与人力的协同作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无人物流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个是无人机,在2019年中国移动机器人所有品类产品新增三万余台,其中无人机卡车在理论上也可以节省三万余台。二就是智能快递柜,它是无人物流中的最后一环,其中蜂巢快递柜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
3.无人工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未来的制造业会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工厂利用技术和自动化装备,让机器取代人工,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智能制造高速成长期,中国工业企业在部署智能制造中,主要部署重点为数字化工厂。作为无人工厂重要的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旺盛。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9年产量达到18.69万套,同比增长26.5%。2020年上半年,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的增幅,为24.4%,产量达9.38万套。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4.无人驾驶:是汽车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于汽车行业甚至是交通运输行业有着深渊发展的影响。无人驾驶汽车的来临将能够解放人类的双手,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目前,我国无人驾驶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将是我国对美欧日等传统汽车大国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领域。尽管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技术还不够成熟。此外,目前针对自动驾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险等还都不够完善。
三、对比有人经济看无人经济发展的优劣
(一)无人经济的发展优势(S)
第一是无人经济可以节约劳动成本,以无人零售为例,无人经济不需要雇佣员工,店主每天只要及时补货和清理货架,一家员工可以同时管理数家店铺,因为不需要雇佣店铺的店员,所以人工成本将大大减少。和传统的有人经济相比这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用工难等的问题。
(二)无人经济发展的劣势(W)
首先是无人经济在服务上面是不比传统零售行业的,因为销售是一种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服务行业。消费者不单是看重商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服务体验与感受。
其次是无人经济最离不开的工具就是智能手机。这给无人经济的消费者设定了一个购物的门槛。就是进行购物必须要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并进行互联网实名认证,有银行卡的绑定。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有一部分人群不适应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比如很多中老年人,中小学生都尚未开通支付功能,有些甚至还未进行身份认证。相比较而言传统的销售门店则面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三)无人经济的发展机遇(O)
首先无人经济有着政策的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无人经济”在当下,又恰逢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于一身,因此也让资本的春风吹到了这里,使之成为今年下半年最热的风口之一。
其次伴随着2020年上半年人们居家隔离,导致线下实体商场,便利店陷入困境,但是也使得无人超市,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自动贩卖机等快速发展。由于用工等方面都暴露了许多问题。新的无人工厂,无人物流,无人驾驶,无人值守服务以及机器人,无人机等新产品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从参与者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无人经济的主体使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更多人认识,接触,使用到无人产品,服务和模式,其一是因为更多企业认识到了无人经济的发展先机,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无人经济的企业之中。其二是由于无人经济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体验的升级,需求侧的用户也会不断的扩大。
(四)无人经济发展的威胁(T)
无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托线下的门店。在这个无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零售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完整的线下门店网和品牌效应。但是到目前为止,无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线下门店,如果没有线下门店无人经济很有可能变成线上购物。
最后是无人经济还是受到技术研发的限制。如果企业不掌握核心的技术,很有可能会受制于人。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隐患。
四、从无人经济的发展瓶颈看提升路径
(一)发展瓶颈:
1.无人经济集中于一线城市,地区分布不均
就目前无人经济的发展来看,呈现出严重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2.无人经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总体来看,无人经济虽然能够降低劳动成本,满足消费升级,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和实惠,但是目前我国无人经济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相关利益者诚信缺失,技术完善与社会就业问题突出,消费者文化和城市化水平受限,且技术方面仍需要改善,产业起飞道阻且长。
(二)提升路径:
1.应该加大无人经济的传宣,让更多地区的消费者接受无人经济的消费理念,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线发达城市。如果可以扩展无人经济的消费市场,那么对于无人经济的行业發展将是十分有利的,也会促使相关于无人经济的法律监管机制尽快得到完善和落实。
2.逐步升级无人经济的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随着无人经济的成熟化发展,无人经济的技术将得到提升。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定量的适用机制,弥补无人经济给消费者带来的冰冷感受,并让消费者选择出诚心如意的产品。其次可以开发研制出线下投币支付与线上扫码支付并存的买单模式,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无人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我国应逐步加强无人经济基础理论研究,明确无人经济的业态性质、范围边界、标准规范等。加快制定完善无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责任部门和准入条件,规范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
3.丰富无人经济参与者,使经济业态将更为多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无人经济最先出现在零售服务行业,本身就是消费多元化需求的体现,也是对有人经济的有益补充。在当前我国人力资本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无人经济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尽管目前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但是无人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大势所趋。5G的到来,AI,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无人经济进入了更多的领域。未来,无人经济参与者,经营业态将更加多元化。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