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与模式探索

2021-06-15 09:37罗玉洁罗英
高教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成果

罗玉洁 罗英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新时期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国际坐标、立足中国现实的教育使命。OBE作为一种基于学习产出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为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与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成都工业学院运用布鲁姆认知理论,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贯穿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全过程,探索建构“3+3+3”——“三目标三平台三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OBE;地方应用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1-0135-05

Abstract: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recognizing historical orientation, grasping international coordinates and understanding China's reality. The OBE concept, as an educational concept based on learning outpu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sing Bloom's cognitive theory,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runs "student-centered, results orient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3+3+3"--a new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three objectives, three platforms and three evaluations".

Keywords: OBE; local application type; situation and polic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自2016年以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师队伍、教学方式、学习考核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及时、准确、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发挥独特优势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整体教学质量,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著者团队积极探索并主动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总方向,调研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以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综合改革项目为依托,运用OBE基本理念和教学设计方法聚焦立德树人与育人育才关键,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面向国家、立足地方、重在应用”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持续改进的闭环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探索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Spady W.D.于1981年首次提出。他将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有助于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实质性成功的经验。”OBE理念强调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即在整门课程完成后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和水平要求,然后根据这个目标设定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保证目标的达成。OBE理念由“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个核心组成,有效回答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OBE理念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目标的达成和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目标的实现。

(一)以学生为中心是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OBE理念倡导实现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校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转变,以课堂集体面授向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转变,以教师传授制定教材的既定学科内容向学生应用教师设计的和可获得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转变。然而,传统的教师认知偏差、本位意识、专业水平欠缺所致的“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需求和教学方式转变需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离不开学生的需求,应贯穿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知晓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主流认知、行为特点,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二)成果导向是关键

成果是指学生通过完成阶段性或所有学习过程,获得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包括所知内容、实际能力、价值观和情感因素的学习结果。成果导向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强调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学习成果与课程结构有清晰的映射关系,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实现价值导向的学习成果有确定的支撑和贡献。基于成果导向“围绕面向真实问题解决、重视多学科知识交叉、关注学生团队协同合作”的个性化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沉默的大多数“低头族”变知识记忆、简单复述的浅层学习为知识综合应用、问题创造解决的高阶思维深度学习,有助于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知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灌输性与启发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持续改进是保障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依据。OBE的教学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而非以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时间投入、学习方式为评价标准,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个人的学习进步。“形势与政策”课借助于多元化和分层性的学习评价标准,根据每个学生能达到课程要求的程度,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针对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与结果的评价,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现状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现状的了解情况,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定义和学习结果的实现提供持续改进的动力源,为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

二、基于OBE理念,重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运用OBE理念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课程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四个问题,构建课前、课中与课后有效衔接,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条件与资源、教学质量与评价等多元改革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

(一)聚焦学生中心,明确教学目标

应用型本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结合为依据,运用布鲁姆认知理论,实现认知、能力、情感三目标。

目标1:培养学生政治文化认同:能正确认识新时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機遇和挑战,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维护国家利益。

目标2: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能领会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能够以事实求实的精神通过所学知识正确的透过现象、摸清规律,科学看待外部世界和自身。

目标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资料搜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践行和增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社会参与素养和能力,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围绕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为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把“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基础上,基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按照“3+1”分模块专题式教学进行调整。事实上,“形势与政策”课要求达到宣传主流思想价值、培育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和观念塑造的教学作用与每学期安排仅8个学时的现实困难对该门课程教学提出极大挑战。基于此,采用分模块专题式教学,实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是一种较好的选择。“3”是以教育部每学期规定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作为基本依据,围绕从严治党、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形势与政策、生态建设等方面内容综合成3个专题。“1”个校本特色专题是立足学校红色资源,突出爱国爱校教育,结合综合改革实情,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例如,著者团队根据“3+1”模式在某一学期开设了“努力学习陈毅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从‘五位一体看中国5年成就”“‘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成都机遇与青年使命”“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四个专题。这些专题在遵循学生认知客观规律基础上,既考虑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又结合实际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困惑。专题模块式教学内容的调整不仅优化了知识结构,也着实解决了“形势与政策”课要立足“政”、突出“新”、回应“惑”的新要求,实现党情、国情、省(市)情与校情有机统一。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方式创新

1. 充分发挥朋辈作用,促进生生协作学习。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Merrill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四个阶段:激活、展示、运用和整合。其核心思想是,只有当教师针对学生实际面临的真实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且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指导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效能才会得到提升。基于成果导向、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投入水平和会话质量,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建构“存在感”,在表达中争取“获得感”。紧密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策划独具特色的活动,发挥朋辈效应,引导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观察力、价值判断力和行动践行力。例如,著者团队设计了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的“爱国爱校爱自己”系列3大专题、6大版块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活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与学生社团合作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电影周及“我眼中的十九大”大学生微课大赛;围绕学校综合改革及“十三五”规划,以“我要如何做成工人”“未来五年的成工院”为题展开全校学生大讨论;在讲解“陈毅精神”专题时,开展陈毅诗词朗诵大赛、“陈毅故里行,精神存我心”征文比赛。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的“中国梦”“成工梦”与“个人梦”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增强了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获得感。

2. 聚合优质资源,实现多元多维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多元化多维度的“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能形成良性互补融通,凸显“1+1>2”的教学功能。著者以“2+2”——“双团队”为主体、“双实践基地”为载体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深挖学校资源、强化校地合作、创造集聚效应、践行社会服务。“双团队”是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成立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生宣讲团”和学生“求是共进社团”,在“形势与政策”课“三全”育人和发挥高校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宣讲团”充分整合校内优秀师资和社团优秀骨干学生队伍,以“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为主题,以“新”作为主线,面向全校、社区、校地合作企业及欠发达地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志愿巡讲。“求是共进社团”是隶属于教研室的自治性学生组织,是开展“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有力桥梁。

(四)支撑教学目标达成的“三位一体”教学平台搭建

1. 开放共享的在线教学平台搭建。“互联网+教育”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要敢于打破传统课堂的话语传播方式,变价值观单向传播为课堂和网络空间立体化传播,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主体作用,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诉求。“微信公众平台”和“在线精品课程”数字多媒体资源能有效解决单一纸质教材不能满足课程时效性、学生课后对知识难点解析无途径等困境,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创新网络教学形式。著者团队建立了“形势与政策论坛”微信公共平台,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推送时事热点新闻,保证“形势与政策”教学资源的时效性。每学期围绕教学专题,组织省内外专家、教学竞赛获奖的骨干教师录制当期在线精品课程,帮助学生在课余对教学专题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再梳理。开放共享的在线教学平台以加强数字多媒体资源与纸质教材的融合度和互动性,使教学资源更丰富、更及时、更具吸引力,更体现时代特色,突破教与学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2. 打造形势与政策大讲堂品牌。形势与政策大讲堂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新载体,是课堂教学的高阶延伸。“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整合优秀师资,建立复合式教学团队。搭建“立体化三层次”的复合式教学团队包括专兼职教师、政企领导干部和权威专家。高素质专兼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丰富经验的高校政企领导干部是补充,国内权威国际问题专家、特约评论员是课外延伸的重要力量。他们熟悉国家政策,对国际国内形势能深入点评、精确解读,对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广度和思维深度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例如,著者团队每学期开设两期学校特聘教授——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主讲的专题讲座,形成特色品牌“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的教学长效机制,实现了形势与政策课堂与课外的无缝衔接。

3. 搭建校内外联动专题实践教学平台。习近平强调实践育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基地建设上,必须摒弃以前走马观花过于注重形式的缺陷,回归教学的本质,专注于平台本质的建设。通过与实践基地合作,开展极具地方特色的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实现学生社会实践有效落实与为实践基地建设发展建言献策的双赢成效。立足“形势与政策”课特点,发挥实践教学资源优势,搭建紧扣教学内容的校内(红色纪念馆)+校外(红色基地+博物馆+乡村+企事业单位+法院+社区街道)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群。通过创新立德树人和革命传统实践教育手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牢固树立其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人生观。

(五)持续改进,建立“及时-形成-结果”教学评价机制

基于OBE基本理念运用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评价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实现持续改进的依据。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打破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秉承灵活、开放、多样原则,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建立“及时-形成-结果”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是可行的。以著者学校——成都工业学院为例,形势与政策的成绩由在线教学平台成绩(在线学习记录+在线测试)+课堂成绩(即兴及参与考核)+实践成绩(成果展示、互评考核)构成,与知识、能力、情感教学三目标紧密对应。

1. 基于在线学习记录和在线测试的在线教学平台成绩为形成性教学评价提供数据依据。在线教学平台具有专业的数据统计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可视化程度,为改进教学方式提供重要依据,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平台记录基于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学习成果和学习频率的大量数据,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行性。

2. 参与即兴式考核为及时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参与式考核重在过程考核,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提升主体意识为主。即兴式考核以教师即兴提问、随即布置任务、随堂测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路、语言表达等能力。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生随堂表现及对课程总结情况进行考核鉴定。

3. 基于成果式考核的结果性评价。成果式考核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检验的有效教学评价方式,以成果展示为考核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搜集信息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包括依据教师预先确定的主题所形成的论文、调研报告等成果,参加实践教学所开展比赛的参赛作品,通过协作学習形成的主题成果汇报、参加师生宣讲团面向社会服务的发言稿、宣讲报告以及听取“形势与政策大讲堂”后在班上进行宣讲的PPT成果等都视为成果式考核内容。

三、结束语

运用OBE理念以成果导向进行反向设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是培养学生知识创造与传播、国际视野与理解、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途径。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设计与模式的创新注重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以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有借鉴意义,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02/27/c_1120538762.htm.

[2]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

20180424_334097.html.

[3]高德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质量提升:规范化建设与综合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26-29.

[4]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教学,2016(9):18-24.

[5]施晓秋.遵循专业认证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160.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成果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