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
魏建功(1901-1980),字天行,别号山鬼,也署天行山鬼,江蘇海安人。192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西南联大、台湾大学等校任教,达五十余年。他是当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设计并主编《新华字典》。
治印为学者魏建功的业余爱好。早在1928年,他就与金满叔、台静农、庄尚严、常维钧在北京结“圆台印社”,此后奏刀二十余年,兴趣不减。
藤印,是魏建功的一种印章。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魏建功随北大辗转播迁,第二年年初抵达昆明。当时西南联大师生开办夜校、组织诗社、出版壁报,文化活动非常活跃。建功先生则喜欢为友朋在手杖上刻制杖铭,铭文言简义丰,很受欢迎。当时市面上所售的手杖是以越南产的一种白藤制成,直径一寸左右,相当坚实。友人郑天挺曾建议魏建功将藤杖截成段,断面略似桃形而多棕眼,用来治印,别致有趣。建功先生为这一创举颇感自豪,称之“藤印”。自谓“天地间堪充印材者何啻百千,富家儿持金逐玉,争奇斗艳,实则败絮其中;君子安贫乐道,但得印中三昧以陶冶性情,又何必鸡血田黄”?这一年,他频频治藤印赠送亲友,竟然刻了八十多方,心裁独出,自成气象。后专门辑成一册,题《何必金玉印谱》。郑天挺曾为魏建功的篆刻题写了赞语:“其神清,其锋利。贞固其操,温其懿。君子佩之,劲以励其志。”
1939年7月7日,联大教授以书法义卖纪念抗战纪念日。魏建功的藤印义卖,大受欢迎。原定刻一百方,后一增再增至一百一十七方,得款全部捐赠抗日前线。义卖的藤印,曾拓印《义卖藤印存》。1947年抗战胜利之后,魏建功在北京请师友在印存上面题词。张伯驹有《七绝二首》,其一曰:“不须砍作邛州杖,直为摹成汉殿砖;钤入丹青图画里,苍茫犹带五溪烟。”最后一句,恰切地道出了魏建功苍朴古拙的印风。
20世纪80年代,当年襄理义卖的吴晓铃先生与冰心谈起魏建功的治印时,冰心说:“魏先生是文字学大师,他的治印不拘一体,富于书卷气。我那年从你手里‘义买了一方藤印,现在有人找我写点什么,我总是钤这方印,我喜欢它,也是怀念他。”(吴晓铃:《记天行山鬼〈义卖藤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