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晗
“网红”早就不是什么“网红”词汇了。还记得芙蓉姐姐、凤姐的网瘾少年们,想必现在也都玩上了普拉多、牧马人了吧?而“网红”早已渗透到方方面面,“网红景点”、“网红大鸡排”、“网红打卡点”……就连越野这件事儿,也被“网红”给“侵蚀”了。
比如车——坦克300无疑是时下的“网红”车型,线上线下自带流量;比如人——玩了半辈子车的老前辈、改装厂的小老板和河滩边的村民都注册了抖音号,甚至不乏通过直播收入小切换途乐的“传奇”;比如线路——就在三五年前还非越野穿越不可抵达的目的地如今早已成了“网红景点”,什么水上雅丹、什么盐湖,柏油路一路通衢,停车场都开始收费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当然是废话。
好的一方面,流量带来了关注,带来了消费,带来了商机。老前辈们凭借自己的传奇故事就能获得线上的推广赞助,小老板们掌握了新的获客渠道,坦克300订单排到了两个月后。自驾游的人多了,曾经鸟不拉屎的地方路修好了、五星级酒店盖上了,牧民们不用再放牧,直接卖几十块一桶的泡面,拉动了GDP,促进了乡村振兴,说起来也是皆大欢喜。
不好的方面,流量拉低了圈层门槛和平均素质。比如车——坦克300是挺好,相比之下也不算贵,让新手们也能掌握更强大的能力,去上山下河。但这常常会让一些人膨胀,车辆的技术并不能弥补驾驶人经验的缺陷,所以“神车”短轴、翻车、泡水的事故也屡见不鲜,成就了更多“网红”话题;比如人——“网红”们可不止前辈老大哥,哗众取宠者、胡说八道者大有人在,而且不乏有模有样,这就害人匪浅了(有时候也确实损人利己);比如线路——即便是网络不发达的時代,也常见“道德卫士”们对越野活动的抨击。但草原上(甚至是沙漠中)的几行车辙和十几米宽的柏油路、水泥构造的景区大门和大量的铁丝栏杆,哪个对环境的污染更重?哪个制造了更多的垃圾?哪个消耗了更多的能源?拿着手机点赞的“卫士”们,这时候怎么反而不说环境问题,转而齐呼“厉害了”呢?
我个人是不喜欢“网红”这个字眼的。做人、做事、玩越野,都需要经验、胆识和内涵——但做“网红”并不一定需要这些。有时候只是一次哗众取宠,就“红”了。而且大家也很容易有共识,网红鸡排不一定好吃,网红景点不一定好看,甚至“网红本红”实际也远没屏幕里看起来那么光鲜。
但时代需要网红,网红也的确促进了时代。我倒是真诚希望,“网红”们(不管是人、车还是一切)要丰富自己,要谦虚谨慎,看客们更要明辨是非,获取真正有用的、正确的信息。
毕竟,“流量”这块大蛋糕,还是要由一把锋利的刀子来切开并划分的。你觉得你是吃蛋糕的人,还是那把刀子,还是这块蛋糕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