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拥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深入研读第三卷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章节,结合近年来南通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践,越学越感受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越学越领会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路径,越学越坚定以答卷意识答好时代课题的信心决心。
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政治“必答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化认识。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充分彰显了坚定的政治担当、浓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内核、“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为民宗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二是在大战略的布局下扛起使命。以共抓大保护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全国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和长三角核心区域,拥有江岸线166公里,占全省15%;与总书记提出的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接壤,有两个镇就在崇明岛上;长江南通段年均船舶流量超过100万艘次,是世界最繁忙的水域之一。南通始终把守好生态本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发展内在需要,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以“地处长江下游、工作勇争上游”的担当和追求,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三是在走前列的追求下创新作为。省委要求南通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南通将推进长江大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南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全员参与、一体管控、示范引领、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优江拓海、江海联动发展,建设江海生态走廊,加快生产力优化布局,奋力打造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民生“基础题”
总书记明确,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任务,要求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南通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打了一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的总体战,一场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国家和省反馈问题整改的歼灭战。开展非法码头、化工园区、小杂船等26项专项整治,国家和省警示片披露8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审计等287个交办事项整改完成率超过90%,93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在全省率先完成,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均消除劣Ⅴ类,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最优。以水环境治理为例,一段时间南通主城区水质较差,在国家和省里都挂了号,南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实施四大举措:一是控源截污,让水清澈。以濠河及周边城区66平方公里作为治水试点,采取“一级技术排查、二级人工排查、三级疑难排查”的方法,分片、分河、分段找准问题症结,扎实开展“六小行业”、沿河环境等专项整治,消除生活污染直排口349个,完成3841个问题排污点和56条河道沿河环境整治。二是智慧管控,使水温顺。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城区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打破原先市、区、街道分头管理的格局,主城区44个涵闸泵站实现一体化调度,调水方式变为“电动、自动、遥控、联动”,开关闸时间由“手动十分钟”缩短为“电脑十秒钟”,实现水随人意。三是自然做功,令水畅流。先后拆除坝头坝埂100多处、开挖河道1745米、建设管涵1805米,44条断头河全部接通大水系。利用长江潮位和内河水位之间高差带来的势能,引长江水入内河,中心城区河道从过去基本无流速到现在平均流速0.14米/秒,实现满城活水。创新使用“黑科技”拓扑导流墙,让水体导流循环、永续流动,仅以每米700元的成本就让断头河的死水成为活水。四是生态修复,助水灵润。采取“生态水利工程+湿地公园”模式,36条“三面光”河堤恢复成自然护坡,打造蓝绿交织、可近可亲的滨水绿廊,五山及新城片区实施湿地化、海绵化、森林化改造,实现水体自净能力大幅提升。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市区主要河道水质就从Ⅳ类或劣V类全面提高到Ⅲ类,去年南通水质改善幅度列全国重点城市第17位,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发展“加分题”
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截然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们在实践中也确实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五山及沿江地区位于南通主城区南部,占地17平方公里、沿江岸线约14公里,多年来“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小景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多重利益主体、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特别是沿江老港区原来主要从事硫黄、矿石、煤炭和集装箱作业,扬尘、污水、噪聲等不仅对长江造成了污染,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生活。2016年底,南通以“啃硬骨头”的决心,采用“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的组织推进体系和“一周一协调、半月一督查”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实施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短短两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产业退”。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拆迁民居、非居共2508户,计150多万平方米,关闭狼山集装箱港区和当时全国最大进口硫黄集散基地,腾出岸线12公里,对沿江岸线进行生态改造、植被恢复。二是“港口移”。全面退出狼山港区港口功能,整体搬迁到下游通海港区,转型升级为一个现代化集装箱港区,吞吐量连续2年保持30%以上增长,实现搬大搬强。三是“城市进”。五山及沿江生态修复区内超过三分之二的区域免费开放,沙滩、足球场、滑板场、慢行步道和露天游泳池等功能配套同步到位,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时走进森林氧吧、欣赏长江碧波。放大滨江片区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引进邮轮母港等重大文旅项目,提升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等功能,正以国际一流水平打造国际街区、城市客厅。四是“生态保”。坚持高标准规划、分片区修复,将五山地区划为7个片区,划定道路、水系、林网及景点四条红线,构建功能明确、衔接顺畅、联系紧密的生态绿色廊道和观光交通游线。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初步形成林地、自然保护地、湿地、水体层次互生的生态体系,获批狼山国家森林公园,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在南通举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长江大保护推进会先后在南通召开。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不仅扮靓“绿水青山”,而且带动了片区价值和城市能级提升,生动诠释了“两山论”。
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治本“综合题”
总书记以生态文明的宏阔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江海、城乡发展,注重“三生”融合,实施“三沿”联动,努力提升全市域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产业带。大力破解“化工围江”问题,严禁长江干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扩建化工项目,近三年关停化工企业396家、沿江化工园区2家,海门临江新区由化工集聚区转型成为生物医药科技小镇,跻身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20强。加快沿江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动普通船舶向豪华邮轮等“高精尖”领域拓展,创造了十多项全国乃至世界首制产品,船舶和海工产业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1/10和1/4。持续推进沿江生态林建设,突出大规模增绿、高品质植绿、抢救性复绿,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造林面积35万亩,2020年新增造林面积4.18万亩,为省下达任务的1.7倍,沿江生态长廊基本形成。二是沿海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以新发展理念整体规划沿海发展,确定生态、生活、生产岸线比例为42:18:40,结合海堤建设,规划建设可漫步的绿道、可游览的车道、可观海的骑行道,打造纵贯南北的海滨景观大道。精心打造小洋口、仙渔、龙湾等特色小镇,重点建设蛎蚜山等2个国家级海洋公园、圆陀角等5个旅游度假区,努力打造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滨海旅游基地。以“大通州湾”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高端临港产业,2020年沿海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2086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6个。海门港已开工建设总投资千亿元的中天精品钢项目,洋口港LNG接卸储运领跑全国,正加快打造国家级LNG接卸、储备、供应基地以及销售中心;吕四港布局发展粮油食品加工、储运、贸易于一体的“大粮油”产业,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國优质安全的粮油食品供应链。三是沿河打造产业兴旺、亲水宜居的高品质城镇生态廊道。南通河网密布,水域面积778平方公里、河道总长2.4万公里,百姓临水而居、镇村沿岸布局。南通注重自然肌理、历史脉络、文化传承,重点突出“五横五纵”骨干河道,坚持规划引领、典型引路,着力构建城镇生态廊道。加强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出台南通特色民居、农房设计导则和图集,引导农民有序适度集中居住,打造江海田园乡村样板。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