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 王登俊等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全球供应链暂时性中断,以城市为单位的产业发展面临系统性风险。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增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维持经济运转和生产生活的能力,是当前城市治理的重点课题。特别是在现代产业进入产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主动增强现代产业体系韧性建设,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课题选择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南京韧性城市建设中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风险与对策。
经验与启示:高质量产业体系是韧性城市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和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冲击,快速应对、恢复并保持其主要结构、功能和特征不受明显影响,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不断调试实现更好发展。韧性城市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与其他韧性研究维度相比,产业经济韧性是一个城市韧性动力之源、重要支撑和经济基础。只有经济迅速的恢复,才能带动城市功能正常有序运转,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疫情之下,南京以科学务实的行动应对大战大考,经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交出了一份走在前列、令人瞩目的优异答卷。江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0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亿元,稳居全省区县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43亿元,增长11.6%,经济发展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现代产业呈现出良好的抵御能力、恢复能力、结构转型能力和路径更新能力。江宁区现代产业发展韧性具体表现在:
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多样化的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比同一产业在某地集聚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多个产业共存也比单一产业更能为城市带来活力。产业多样化集聚具有自动稳定器的特征,能够在剧烈的外部冲击下钝化经济波动的影响,降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江宁区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变化,优化现代产业布局,构建了“3+3+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绿色智能汽车、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未来网络、航空产业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内形成开发区、高新区、滨江开发区等产业板块,聚焦各自主导产业推进专业化发展,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多点多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既能有效保持现有优势产业的稳定增长,又为积极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壮大提供空间,稳固了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盘,是产业保持高度韧性的关键。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布局。产业链、供应链通畅与否,效率高低,决定了链条上企业的发展状态,也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江宁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较为强大的产业配套基础和产业链生态优势,并努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让产业发展更有弹性、更有韧性。以智能电网产业为例,覆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与通信全部六大环节,产业链中的输电、变电、配电环节产品技术优势强,智能控制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产业布局,引进了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电池、电机、电控、数字座舱、智能网联、整车、充电设备、后市场服务等核心领域形成布局,优质项目的集聚度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围绕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支持其巩固现有供应商、培养潜在供应商、引進配套供应商,加快整合行业资源,有力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创新生态体系。江宁区把高质量、高效率和创新作为发展基因,在产业选择、企业招引上,自觉克服追逐短期利益的冲动,一以贯之紧盯国际科技产业前沿,推动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区至创新策源地的转型。对标国际一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创新孵化圈层、技术转让圈层、企业集群应用圈层三个创新圈层,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运用整个创新链条协同发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区域内创新资源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千家,新型研发机构92家,获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成全省“双创示范基地”,集聚顶尖专家和高端团队43个,引进人才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区县前列。在创新主体集聚的同时,形成了许多标志性意义的“第一”和“唯一”:全国信息通信领域唯一、全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南京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首个标志性项目——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真正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协同的区域创新模式,让创新成果更快、更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问题与短板:韧性视角下江宁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江宁区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基础高级化做了大量工作,产业质效稳步提升,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但限制因素仍然存在,值得高度重视。
产业链发展不均衡、自主可控性较差。产业韧性体现在能够适应快速的市场发展和科技创新趋势,也能够在市场紧缩和封闭中保持自主自立。江宁现代产业虽然在产业链配置上形成了一定优势,但在产业链均衡发展上存在滞后。比如,传统汽车产业实力雄厚,产业链较为完整,但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特别是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方面产业实力偏弱,缺乏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基础软件受制于人,操作系统、开发平台等基础软件基本为国外垄断,95%以上的行业工具软件为国外设计,一旦面临封禁,形成明显“卡脖子”效应,将面临无基础软件可用的困境。需要构建链条完整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从主要依靠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中高端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不断增强产业链控制与主导能力,使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可预期、可控、可持续。
创新优势彰显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江宁的创新处于模仿、学习、集成的跟跑与追跑阶段,以招商引资思路来集聚创新资源,模仿后的超越、集成后的创新尚未形成系统性经验。创新资源整合市场化程度低,各类创新要素处于离散状态,技术与应用、人才与企业、资金与市场间的融合联动缺乏,创新要素的数量集聚并未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或创新优势。缺少具有行业带动力、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缺乏走在前沿的先进技术,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创新高原还不宽阔、高峰还未形成。比如,在智能电网产业中,国际影响力大和带动作用强的领军型企业较少,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相当一部分产品没有摆脱模仿国外的路线,引进技术多,但消化吸收不够,重模仿、轻开发,导致重复引进的困境。在高压绝缘材料、非晶带材、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等行业发展所必需的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元器件仍受制于人,依赖进口,自主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必须抓住CENI项目、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南京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契机,加强前瞻布局,加快创新突破,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政策调适不快、产业发展生态需要优化。与其他地区一样,长期以来江宁区实施政府选择、特惠措施为主的产业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条件下,直接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其弊端和不适应性越来越凸显。产业政策转型进展尚不如人意,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还没有充分体现,促进公平竞争和科技进步的政策组合尚未到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产业发展与现代金融不协同,创投机构数量少、规模小、集聚度低,金融产品多样性不足。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不协同,通用和专用人力资本积累不够,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人力资本配置与技术追赶、产业转型的需要尚不适应。需要在发展中持续优化提升,真正形成富有竞争力和活力的制度机制和发展生态。
思路和举措:南京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城市经济是城市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支撑。江宁区在南京各板塊中经济规模最大,是南京的重要产业板块,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从江宁样本可以得出南京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韧性的一般性经验,要从夯实产业链、强化创新链、优化支撑链等方面出发,构筑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夯实产业链,构建多点支撑产业格局。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拥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韧性,能够迅速进行结构调整,从而获得更持久和更坚实的经济韧性。南京已经构筑了“4+4+1”的产业布局,要从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出发,推动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采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的方式,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坚韧性。一是强化产业生态构建。实施产业链培育发展行动,突出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强化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带动相关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推动行业之间系统性整合,瞄准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动产业向全链循环发展,加强产业生态链生产力。二是推进产业链全面提升。针对重点产业链,绘制产业链条图、技术路线图、区域分布图、招商引资图,图谱化推进强链补链工作,引进和培育关键零部件企业,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生产能力。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建立关键零部件、重要生产资源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全面梳理供应链断供缺供的风险隐患,完善采购、储备和替代机制。三是注重培育完善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引导研发、设计、检测、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加入产品生产各环节,推动形成完整、立体、模块化的产业形态。真正通过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优化配置和提升,使产业链中纵向上下游各环节间和横向多种功能之间实现互补,从而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多赢局面。
强化创新链,构建充满活力创新生态。创新是支持产业生态迭代更新,保持高韧性的关键。要打好顶尖人才集聚、科研机构集聚、优质企业集聚“三张牌”,整合政产学研资源,在“卡脖子”领域拿出突破性成果,扩大创新辐射半径,提高重点产业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一是集聚顶尖专业人才。以产才深度融合为导向,围绕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领域,梳理各重点产业的知名专家,持续更新顶尖人才名单,进一步落实各级人才扶持政策,大力引进顶尖团队及人才,以人才引进促新兴产业发展,利用顶尖人才资源攻坚基础技术。聚焦企业需求,推动重点产业、人才短缺企业和高校直接对接,支持高等和职业院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设产业人才梯队。二是加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在经营管理、投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集中精力打造具有产业支撑力的新型研发机构,树立技术高峰,在创新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高标准推进,推动创新提速增效。围绕补齐传统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链条重大需求,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功能,在人才、专利、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创投基金、孵化企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重要支撑点。三是以强本固基来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微观主体。重视企业微观主体的培育,借助产业体系重构契机,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引领行业变革、产业颠覆能力的独角兽、瞪羚企业,推进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完善后备培育库制度,做强培育服务机构,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构建好企业成长储备库和资源池;突破高端产业低端化现象,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基础产品、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和基础软件研发、先进基础工艺和尖端设计能力,挖掘培养“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合力推动产业基础从有到优、由优变强的高级化跨越。
优化支撑链,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需要推动生产要素质量变革、优化各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更需要深化改革,推动政府服务和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通过要素供给升级与体制机制有效保障来提高产业发展潜力的要素支撑。一要精准实施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链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监测分析各重点产业链运行情况,为精准实施政策支持提供依据。围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对符合相关条件的项目投资、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等,积极协调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级政策支持。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土地、研发经费、首购首用、税收、资本、人才、安居、知识产权、标准等方面优先保障。对强链补链新引进的特别重大企业、项目和平台,按“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给予支持。二要强化金融服务保障。积极发挥金融资本巨大作用,加强金融对重点企业的融资,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融资成本,保障产业链重点企业资金充裕。加大财政与金融结合,推进投贷结合、投融结合、投保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成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金融机构针对各产业特色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支持。三是注重“产业公地”建设。“产业公地”是众多制造业生产商、原材料供应商、消费者、产业工人以及科研机构的集合,能够对多个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重点产业的持续韧性和更迭,在于有支撑产业发展的“产业公地”,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供给、高效率的产业链资源,都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石。按照产业间的关联度构建集群,通过梯次有序布局,把终端消费品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与设计等生产企业紧密联系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建立完善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公地”支撑体系。四是提升空间布局韧性。土地和空间是产业项目重要承载,产业体系的韧性需要空间布局的弹性支撑,要构建有伸缩余地的城市空间结构。综合运用土地利用相容性、容积率奖励、开发权转移等弹性工具为用地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控制指标设定可浮动区间,促进规划指标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采用“空间置换”方式对旧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对质量较差、档次较低的厂房进行拆除重建,引导符合产业导向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大政府对各类空间资源的整体统筹,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低成本的空间支持,构建与城市交通、人口、环境匹配融合,激发城市活力的产业空间结构,为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建设提供高效率的空间供给。
(课题组成员:赵浩,东南大学;王登俊、许磊,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研究室;沈秀莲,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