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声音

2021-06-15 06:55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浮云王安忆天赋

王安忆趣谈作家的培养

王安忆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作家培养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文学它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天赋很重要,可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但是天赋是不能教的。另外一部分则由你的生活经验来决定。应该说,文学还是有一部分可以教的东西,这部分就是技术性的东西。比方说,小说的虚构能力,框架和结构,包括语言,那么我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语言是好的语言,什么语言是垃圾语言。这种东西我觉得还是可以培养的。作家,起码要有一个虚构的能力,比如,你告诉我你有很多的生活经验,你有很多的不高兴,或者愉快的事情。可问题是,你要把这些从你自身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感情,通过一定的技巧,虚构成一个故事,那就是一种能力。我们现在经常出现一些作家,很快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耗完了,非常浪费地就把自己的感情用完了,写了一篇两篇作品很好,以后再也难以为继了,之后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我覺得我们的MFA可以使这个行当更加专业化一点……我们是铺路的石子,可以让写作变得再职业化一些。

叶兆言称好的文学都应该有一种疼痛感

叶兆言日前针对自己的短篇小说《会唱歌的浮云》接受采访时说:过去的一年,我都在写短篇,都在想短篇应该怎么写,写什么。首先我喜欢“会唱歌的浮云”这个意象,它是别人的诗句,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一直觉得要用这个意象写些什么。因为想写,就写了,写了,就写出来了,真相就是这么简单。好的文学都应该有一种疼痛感,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一种疼痛,我也希望读者能感觉到这种疼痛。写这篇小说的原因很多,为什么要写有时候不能说,说不清楚,只能意会,没有必要把它说透。譬如开始这个细节,是一个人的葬礼,为什么要这么写,当然是因为故事中的这个疼痛,与这个人是有直接关系的。中国历史上也有夫妻分居,但是自从有了这个人以后,中国人的分居也就变得合理了,变成常态了。关键还在于,这个人的死,给了一对夫妻一个机会,因为这个机会,这对夫妻有了一个女儿。有了一个女儿,这篇小说就获得了一个看世界的视角,这篇小说就是用这个女儿一代人的视角写成的。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在述说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的故事。如今,我们自己也老了,我们正在用自己的目光回忆过去,正在用自己的目光打量当下。过去的一切都是浮云,过眼烟云,说过去就过去了,谁也拦不住。但是,因为有了文学,有了小说,我们也可以试图让已经过去的浮云,唱出自己的歌声。

林白称自己的写作都是素材找上了门

林白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时代痕迹对于作品来说并不是坏事,但语言的陈旧感陈腐感非常之坏。好的语言自然是可以超越时代的,我还有待努力。像张爱玲的语言、金宇澄的语言,还有王安忆后期作品的语言,他们即使写千年之前的事,也不会有陈旧感。我自己回顾了一下我自己的作品,自《说吧,房间》开始,我的所有长篇几乎都是天上掉下来的(《玻璃虫》除外),是素材自己找到了我。《说吧,房间》是因为我被解聘了;《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是因为木珍来了,她本人就是老天送来的素材;《致1975》是因为我回北流一趟;《北去来辞》银禾雨喜的素材也是送上门来的。最近在写的,就更加是了。有时候,天上掉下来我不想接,但过了几年就还是接着了。

刘庆邦认为写作是终生学习的过程

刘庆邦日前来到中国作家网开办的云友读书会,他说由于长期养成的纸媒阅读习惯,也是因老眼昏花之故,我很少通过手机在网上读书。作者写出了作品,其文本价值是通过读者阅读实现的,读作品的人当然越多越好。而网上的阅读平台要宽广得多,读者也云集得多一些。特别是一些新生代的年轻读者,他们的日常阅读,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实现的,这种趋势已不可逆转。如果我们不想失去这些越来越多的读者,就不能拒绝自己的作品在网上传播。刘庆邦说:一个作家的写作过程,一直是学习的过程,写一辈子,就得学习一辈子。学习是多方面的,除了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青年人学习,也要向读者学习。我这次阅读书友的评论,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把阅读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真的,我不是故作谦虚,说的是心里话。读了书友所写的评论,我总的看法是:他们都是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忠实于自己的所感所思,没有人云亦云,具有相当的阅读天赋、阅读能力和阅读自信。他们的评论不笼统,不浮泛,都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可以看出思考的用心。篇幅虽都不长,却有着统揽全书的概括性力量。他们的文字功夫都很不错,自然、朴实,能有效地利用语言文字进行思想,并能准确地为思想命名。读他们的文章,能判断出他们良好的教育背景,几近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浮云王安忆天赋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努力是最宝贵的天赋
天赋
《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天赋
不畏浮云遮望眼
浮云
王安忆
奔驰CLA45 AMG
忧伤并美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