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产业不断壮大,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和一批绿色技术领先企业,部分高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
这是日前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设定的目标。
作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高新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效日益突出,已成为所在城市能耗最低、生态最优、环境最美的区域。据统计,2019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64吨标准煤,优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相关指标值和全国平均水平;136家国家高新区全年PM2.5浓度低于50微克每立方米的天数达到200天以上;86家国家高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25%。
三大重点任务勾勒绿色发展路线
“《实施方案》是国家高新区成立30多年来第一次由科技部制定的面向国家高新区开展的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说明国家高新区在绿色发展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也希望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响应国家战略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中国科学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刘会武说。
《实施方案》提出三大重点任务推进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包括,推动国家高新区节能减排,优化绿色生态环境;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强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国家高新区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鼓励国家高新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全面节能降耗,引导企业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探索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这一目标导向的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国家高新区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提出了具体、明确和更高的要求,有助于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常海说。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也是《实施方案》中非常大的亮点。”刘会武表示,以往谈绿色技术,更多是某一项节能技术或某一项环保技术,《实施方案》提到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际上从体系化、生态化的角度,无形中强调了技术群或多元化技术组合,强调了技术源头的持续供给及背后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强调了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关系及互动,这是一种系统、体系、生态。
多举措推进园区绿色发展
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走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从科技价值到经济价值,再到社会价值的转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众多国家高新区早已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交子公园、锦城湖公园、大源中央公园、新川湿地公园……从高空由北向南俯瞰成都高新区,一座座公园如翡翠般嵌于繁华都市的高楼中。生机盎然的天府美景圖,得益于成都高新区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品质公园城市建设。目前,成都高新区正牢牢把握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契机,实现从园区向城区、发展和治理方式的全面升级。
2019年,合肥高新区编制出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发展规划》,首设“环保鼓励奖”和“环保技改奖”,以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园区企业对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提标改造。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工业三废智能过程监控系统、大气污染物溯源监控等系统、重点河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环保大数据平台等。
实现碳中和还有待发力
国家高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国家高新区还存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绿色产业竞争力较弱、部分国家高新区重工业和高能耗产业比重偏大等问题。”朱常海表示。
比如,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国家高新区总体还处于探索初期,由于绿色技术供给需要创新生态中各主体协同发力,在创新生态尚未健全时,绿色技术供给和产业化能力提升还需要走更长的路。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进自主创新的核心载体,更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探索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相协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引领我国经济、科技、社会、生态全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绿色发展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内涵,更是‘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对于国家高新区来说是题中之义,也是应有的使命担当。”朱常海表示。
(来源:科技部)